小學六年級寫景的作文指導

  寫景的作文,就如同我們人眼一樣看到的順序,都會有前後左右,遠近高低,上下里外。因此,同學們在寫景的時候,要把順序弄清楚,最好根據映入眼瞼的順序來寫,效果會更好。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在我們作文中,不管是寫人,記事,也常常會有景物描寫。那麼寫景應注意什麼呢?

  ⒈寫景要按方位順序,由近及遠,由遠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裡到外,由外到裡,或由中間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寫,要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⒉可以按景物的類別來寫,如山、水、花、鳥;瀑、石、峰、洞;亭、臺、樓閣等。要寫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寫它的靜態,也要寫它的動態,還可以寫出它的環境氣氛。

  ⒊要仔細觀察,抓住在不同季節裡景物的不同特點進行描寫,不要硬編亂造,憑自己的想象來寫。

  ⒋寫景中也可以具體地寫些人和事,若讓人、景、事三者交融一體來寫,可以使作文更為感人。

  ⒌寫景物時不要忘掉自己與景物之間的關係,要有意識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寫進去,這樣使人讀了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葉聖陶老爺爺寫的《記金華的雙龍洞》不是具有這樣的特點嗎?

  ⒍適當地、正確地引用前人描寫景物的詩詞歌賦,也可以為作文增色。這就需要你平時多加閱讀和積累,別等用時再去找。

  一篇狀物作文有三個方面的要求:

  一、寫出該物特點。只有把物品的形象描寫得具體、有特點,才能給人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例如:“這盞小檯燈全身披著粉紅色的外衣。蘑菇蓋兒形的燈罩罩著奶白色的燈泡。燈柱是一根圓形的管子,光潔如玉。燈座是長方形的,揭開蓋子一看,還是一個漂亮的文具盒呢。最有趣的是燈座上伸出的兩隻小手臂——兩根細細的粉紅色的橫竿……”***習作《檯燈》***這就把檯燈的外形展現在讀者眼前了。

  二、充分展開聯想。要把物品寫“活”,還必須結合物品的形象展開恰當的聯想。例如:

  “這匹瓷馬好威武啊!它高昂著頭,好像在遠眺;它張大了嘴在長嘯……奮起前蹄,要騰空而起,那強壯的後腿,微微彎曲,好似鼓足了勁,已經做好了衝鋒陷陣的準備。脖子底下的那個鈴鐺,小巧玲瓏,在馬奮力奔跑時準會發出清脆動聽的丁當聲……我久久地端詳著這匹千里馬,彷彿自己正騎在它的背上,向前馳騁……”***習作《瓷馬》***這豐富的聯想以形傳神,使瓷馬躍然紙上。

  三、傾注自己的感情。在描寫物品的外形、結構、用途後,還必要傾注進自己的感情,喜愛或讚美之情。

  例如:“小鬧鐘啊,你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毫不疲倦,不停息地向前走,向我準確地報時,使我的生活、學習有條不紊;你那清脆悅耳的鈴聲常催促著我抓緊時間,爭分奪秒……小鬧鐘啊,你是我最忠實的朋友。”***習作《小鬧鐘》***託物言情,使文章的內涵豐富而深刻。

  寫動物狀物作文指導

  同學們,你飼養過小動物嗎?你仔細觀察過身邊的小動物嗎?選擇你最喜愛的一隻小動物,描述它的外貌,介紹它的生活習性,說說它的趣事,讓讀過你的文章的人也喜愛它。

  寫作要求:描述它的外貌,介紹它的生活習性,說說它的趣事。

  文章結構:

  第一段;提起這個動物,並點明主題。

  第二段;寫這個動物的來歷,不可寫的太詳細,也不可以太簡略,目的是要表達感情,突出主題。

  第三段;詳細描寫它的來歷及外貌特徵,包括這個動物的大小高矮,皮毛***長短、毛色、疏密、手感、花紋等等***,頭、尾、臉、耳、鼻、嘴、眼、牙、須、額、頸等等,還有四肢、爪子、膀子、腰身等等。當然不同的動物的外貌是不同的,要抓住特點寫外貌,不要羅列,還要安排好描寫的順序。

  第四段:結合小故事寫動物的習性特點,習性就是吃、睡、行***飛***、叫、玩等方面的特點。

  第五段以後寫故事,這些故事不一定都寫在一段裡,故事的目的是要進一步突出主題。

  再往後的段落寫情感、感受、評價等,在情感中結尾。

  動物的描寫,要發揮想象,多比喻、擬人,寫出你喜愛之情。

  寫植物狀物作文指導

  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有花草樹木,哪一棵植物給你留下深刻印象?可以描述它某個時候的樣子,也可以描述它成長各階段的樣子,注意抓住它的習性特點,寫出你的喜愛之情。

  寫作要求:可以描述它某個時候的樣子,也可以描述它成長各階段的樣子,注意抓住它的習性特點,寫出你的喜愛之情。

  文章結構:

  第一段;提起這個植物,並點明主題。

  第二段:它的來歷及位置,和動物狀物作文一樣,不可寫的太詳細,也不可以太簡略,目的是要表達感情,突出主題。

  第三段以後:這個植物的外貌描寫。它的各生長階段的特點或一個時期的狀態特點,從葉、花、果、幹或者根等方面著手。寫清楚它有關部位的形狀、顏色、手感、氣味等方面特點,

  按照一定的觀察順序寫作:由整體到區域性、由上到下、由先到後。

  下一段以後,寫故事。結合這個植物的樣貌特點寫故事,這些故事無論發生在什麼人身上,必須直接與這個植物相關,並且能突出主題。

  最後進一步按照主題突出抒發你的情感,在主題性情感抒發之中結尾。

  植物描寫要注意動靜結合,寫出它的姿態變化的美。

  寫物品狀物作文指導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一些日用品:書包、筆、檯燈、刨筆機、收錄機、玩具等等,有的外形漂亮,有的既好看又好用,還有的結構巧妙,既好用又好玩。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物品,給大家介紹一下,先說說它的樣子,再說說它的用法或玩法,抓住特點寫具體。

  寫作要求:先說說它的樣子,再說說它的用法或玩法,抓住特點寫具體。

  文章結構:

  第一段;提起這個物品,並點明主題。

  第二段:它的來歷及位置,和動物狀物作文一樣,不可寫的太詳細,也不可以太簡略,目的是要表達感情,突出主題。

  第三段:這個物品本身的描寫。一是它的感官效果,總體或各部分的形狀、顏色、用料;二是內部結構,裡面的情形;三是功能、用途、操作等方面的情況,其他特點等等。順序:由整體到區域性、由上到下、由先到後等。用準方位詞。如:上邊、下邊、左邊、右邊、裡面、外邊、前邊、後邊等等。準確地運用方位詞,才能把物品的部位寫清楚,也會使文章的層次清楚。

  小學生怎樣寫好寫景作文指導:

  一、學習抓景物特點的幾種方法。

  同學們,地各有貌,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特點。因此,我們要仔細觀察景物,抓住特點寫具體,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請看以下片斷,想想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特點寫的。

  ***1***.出示“夏日的中午,萬里碧空上飄著朵朵白雲。這些白雲,有的幾片連在一起,像海洋裡翻滾著銀色的浪花,像層巒疊嶂的遠山,有時在一片銀灰色的大雲層上,又飄浮著一朵朵大小不一、形狀不同的雲朵兒,就像島嶼礁石上怒放的海石花。”這個片斷作者是抓住了白雲的形狀、大小進行描寫的。

  ***2***.請同學們再讀以下幾個片斷,看看這幾位作者又是怎樣抓住景物特點寫的?

  ①“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這個片斷作者抓住了火燒雲的色彩絢麗的特點進行描寫的,從而反映了火燒雲的美。

  ②“遠處,幾棵櫟樹呆立不動,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駝鳥走來走去。一條彎彎的小河緩緩地向東南流去,岸邊盛開著一簇簇美麗的鮮花。”這個片斷作者抓住了櫟樹、羚羊、駝鳥、小河、鮮花的數量進行描寫的。

  ③“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來,啄木鳥‘篤篤’地啄著樹杆。甲蟲‘嗡嗡’地叫。揚科躺在河邊靜靜地聽著。”這個片斷作者抓住了青蛙、啄木鳥、甲蟲發出的聲響進行描寫,反映了小音樂家揚科對音樂的喜愛。

  ***3***.寫景除了抓住景物的形狀、大小、色彩、數量、聲響這些方面進行描寫外,還可以從那些方面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呢?還可抓住景物的神韻、動態變化來寫。例如:

  ①“現在正是枝葉繁茂的時節。這棵大榕樹好像在把它全部生命展示給我們看。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這段描寫作者抓住了大榕樹枝繁葉茂中所表現出的神韻進行描寫,使我們感覺到她充滿了生命力。

  ②以上描寫“火燒雲”的片斷。作者是抓住了火燒雲短時間裡色彩變化多、快的特點,反映了火燒雲的美、奇。

  ③“清晨,江面上格外平靜,碧波盪漾,銀光閃爍,海鷗在江面上展翅飛翔。此時,我總愛佇立在江堤上向北眺望吳淞口,那一望無際的江面,水天相連。一陳清風拂來,猛吸一口新鮮空氣,頓時令人心曠神怡。江堤邊的樹林裡,鳥兒清脆的叫聲此起彼伏。一群老人在堤岸邊散步,打太極拳……當陽光撒滿江面的時候,江面開始沸騰了。你看,那大小船隻來來往往,川流不息。機帆船的馬達聲、大輪船的汽笛聲,江浪的撞擊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支雄壯的交響樂。“嗚“的一聲汽笛。一艘萬噸輪由遠而近,所到之處湧起兩排巨浪,呈八字形,像兩條白龍朝兩面三刀岸滾來,浪花撲打在江邊的岩石灘上,濺起一簇簇白花……傍晚,夕陽把江面映得通紅。此時,我和小夥伴們總愛到江邊的岩石堆上捉螃蜞。一個傍晚可捉二、三十隻。晚上,沸騰的江面恢復了寧靜。這時,停靠在碼頭上的萬噸巨輪燈火輝煌,和天上的繁星交相輝映,把船邊的江水也映紅了。江風陣陣,迎面襲來,驅散了夏日的暑意。”這個片斷作者抓住了江面從早到晚的變化,寫出了江面特有的美景。

  ④我們的教室和操場中間,有一條甬道,甬道兩旁是兩排齊刷刷的梧桐樹。春風給它滿枝葉苞,點點鵝黃,片片嫩綠。夏日,一張繹葉就是一個綠色的巴掌,託著一輪驕陽。一棵樹就是一把漂亮的遮陽傘,樹下清風習習。梧桐美在秋天。每天中秋過後,幾場秋雨。幾陣秋風,把那葉子染成鏽紅色。此時,藍王碼電腦公司軟體中心高空,秋陽淡光,梧桐白白的軀幹,紅紅的樹冠,顯得分外嫻靜、妖嬈,優雅、莊重。走在這甬道上,置身在畫圖中,沉浸在恬適的氛圍裡。不必可惜,西北風一夜刮盡樹葉,那遍地鋪金,不正象徵這金色的豐收季節嗎?冬天,梧桐粗壯的樹幹,光禿的枝椏,倔強地挺立在那裡,頂嚴寒,鬥風雪。看到它,縮頸袖手的人會挺起胸來,凝視它的身影,會油然而生敬意。這個片斷作者抓住了梧桐樹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反映了作者對校園梧桐樹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二、總結抓景物特點,寫好景物的幾種方法。

  同學們,以上這些片斷告訴我們,要寫好景物,可抓住景物的形狀、大小、色彩、數量、聲響、神韻、變化等這些方面進行描寫。這樣就可抓住景物的特徵,使讀者感到鮮明生動,有身臨其境之感。當然,並不是在寫每樣景物時,都要運用以上這些描寫方法,應根據所寫景物的特徵,有所側重地選擇景物描寫方法,而且寫時要展開豐富的聯想。另外,還須注意描寫景物也要按一定的順序,一層一層地寫。有的按景物的遠近寫;有的按方位寫;有的按整體與區域性的關係寫,等等。但不能像列清單一樣地把所有景物都寫下來,要抓住特點,有重點地寫。最後,要說的是:不管寫什麼景物都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描寫景物開頭

  在文章的開頭,運用景物描寫,為文中所寫的人和事渲染環境、提供背景,能給人以美好清新的印象。寫景的內容,可以是天氣情況、自然風光、建築設施,可以是動景靜景、遠景近景、美景劣景、大景小景等。小朋友們都愛好景物,也最喜歡寫景,這種開頭,會一下子抓住讀者,有助於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

  當然,開頭運用景物描寫,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寫景的文字不能過多,不能一寫到景物,就沒完沒了,無始無終,結果,景物寫了很多,顯得頭大身子小,文章不勻稱;二是要重點突出,主要景物多寫一些,次要景物點一下即可,不能樣樣都寫,結果都沒有寫好;三是寫景是為人和事服務的,要與文中所寫的人和事有密切關聯,景與人事不能脫節,更不能把景物寫成了文章的累贅。

  請看下面這個開頭:

  瓦藍瓦藍的天,絲絲縷縷的輕雲如煙般繚繞,夕陽的光輝灑滿田間,萬條金線接天浮動,玫瑰色的光彩,映在綠得發黑的菜上,葉面上像抹了一層油,亮閃閃的。

  這段文字,是習作《路過天堂》的開頭,用的全是景物描寫,主要是仰視之景,夕陽下的美景,藍天、輕雲、夕照的光彩、碧綠的菜葉,渲染了美好的情境,為寫“我”下文“路過天堂寨”提供了優美的環境背景。讀後有身臨其境之感,令人心馳神往,顯然是一個好的開頭。

  三、景物的描寫手法。

  所謂描寫景物,通常指描寫自然景物,但也包括對社會景物即社會環境的描寫。

  景物描寫是小學生作文的重要內容。景物描寫的內容十分廣泛。山川大地,風雷雲電,春夏秋冬,清晨午夜……以及這些事物的交錯組合就構成了景物描寫的物件。寫作的目的則因文而異。有的在歌頌祖國山河的壯麗,有的則借寫景而抒發某種感情。

  小學生寫好寫景作文的注意事項:

  一、抓住景物的特徵。

  對所寫景物認真觀察,抓住特點,是寫好這類文章的前提。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點,關鍵在於作者細心的觀察,並將觀察所得銘記於心。正所謂"靜觀默察,爛熟於心"。因此,要求在觀察中,善於抓住不同季節、不同時間、不同地區中景物呈現出的顏色、形態、聲響、氣味等方面特有的變化,善手通過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觀察、體會。這樣,才能抓住景物特徵加以描寫。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節的特徵。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節的變化會引起景物的變化。每個季節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徵;二要注意時間變化的特徵。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時間往往各有特徵。白晝、夜晚、早晨、黃昏都為景物塗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氣候不同的特徵。同一景物在雨中、風中、霧中、雪中所展現的景觀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徵。南方、北方、城市、鄉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著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徵。

  二、要選好觀察的角度。

  選好觀察的角度,就要先確立好觀察點。要根據表達的需要運用固定立足點和變換立足點觀察景物的方法,或遠觀、或近覷、或仰視、或俯瞰。同時,要注意觀察的順序,是由近及遠,還是由遠而近?是由上而下,還是由下而上?這是指空間的變換。還可以時間的變化或遊覽的先後為順序。這樣,所描寫的景物才不會雜亂無章。總之,要做多角度、多側面的描寫。

  三、安排好描寫的順序。

  景物描寫的順序一般分為空間順序和時間順序兩種

  空間順序--一般是取一個固定的觀察點,按照視線移動的順序依次寫出各個位置上的景物。還有一種空間順序,不取固定的觀察點,而隨著觀察者位置的轉移來描寫景物,這叫做遊覽順序。

  時間順序--同一個地方在不同的時間裡,其景物是有變化的,按一定的時段依次寫來,可以表現出景物的豐富多姿,使人產生美的感受。時段有長短之分,長時段如春、夏、秋、冬,短時段如晨、午、暮、夜。選用哪一種時間順序,應視描寫物件的特點而定。

  四、要融情於景,表達主觀感受。

  國學大師王國維曾斷言:“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客觀的,而寫景之人則是有情的,作者對任何景物,總會有自己的感情。沒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過是蒼白美麗的“軀殼”,難以達到感人的目的;同時,觀察、描摹景物的過程本身也是寫作主觀感受的過程,因此,要在寫景的字裡行間,自然滲透感情,寓情於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體。寫景貴有情,在描繪客觀景物的同時,要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使讀者產生共鳴,進而給讀者帶來愉悅之情,陶醉之情,將讀者帶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薰陶,獲得美的享受。

  五、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

  只寫靜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滯,而只寫動景,又可能失去穩定。只有將靜態描寫景物形態特徵和動態描寫利於傳神的長處結合起來,所繪景物才會具體、生動,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描寫景物需要繪形、繪色、繪聲,彷彿使人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這就需要儘可能選用那些生動形象的語言。因而要善於找到最能表現景物特徵的動詞和一些恰當的形容詞,尤其要善於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但要注意不能堆砌詞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