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冊語文古文知識點歸納

  初一上冊語文的古文有不少知識點是需要同學們掌握的。學習古文知識貴在堅持、難在堅持、成在堅持。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歸納的關於初一上冊語文古文知識點,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世說新語》兩則

  A.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攣yì 撒sǎ 柳絮xù 擬nǐ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1***寒雪日內集 集:聚會

  ***2***白雪紛紛何所似 似:像

  ***3***俄而雪驟 驟:急、大

  ***4***未若柳絮因風起 因:憑藉

  ***5***陳太丘與友期行 期:約定

  ***6***相委而去 委:丟下、捨棄。去:離開

  ***7***下車引之 引:拉

  ***8***元方入門不顧 顧:回頭看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2***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規代漢語。

  ***1***未若柳絮因風起。

  不如比做憑藉風吹起的柳絮。

  ***2***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友人感到慚愧,下車來拉他,元方進門而去,連頭都不回。

  點撥:重點理解“未若”“因”“到”“顧”等詞語。

  B.

  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慍yùn 三省xǐng吾身 論lún語 罔wǎng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 學而時習之 時:時常。

  ***2*** 不亦說乎 說:愉快。

  ***3*** 人不知而不慍 慍:生氣,發怒。

  ***4*** 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省:反省,自我檢查。

  ***5***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真誠,誠實。

  ***6*** 學而不思則罔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7*** 思而不學則殆 殆:有害。 .

  ***8*** 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凋:凋謝。 .

  3.請寫出三個出自本課的成語溫故知新、見賢思齊、擇善而從。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①闡述學習與思考關係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於從正面學習,也善於從反面借鑑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在生活中,我們要表示應當向有長處的人學習,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來表示。

  ⑤闡述正確的學習態度是實事求是,不能不懂裝懂的句子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⑥當別人不瞭解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採取的正確態度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⑦ 表達對遠方朋友到來的喜悅之情,《論語》中有一句話可以表達這種喜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⑧闡述學習與思考關係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9*** 孔子認為怎樣才能做到明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10*** 孔子認為對先進和落後的態度應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1*** 讚美松柏堅強品格的句子是: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習舊知識,能夠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就可以做老師了。

  點撥:重點理解“故”、“為”等詞的意思。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讀書人不可以不心胸寬廣、意志堅強,他們責任重大,道路遙遠。

  點撥,重點理解“土”“弘毅”等詞的意思。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2.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古代詩歌五首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碣jiã石 澹dàn 竦sǒng

  峙zhì 堤dī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 次北固山下 次:停泊。

  ***2*** 客路青山外 客路:旅途。

  ***3*** 最愛湖東行不足 不足:不夠。

  ***4*** 路轉溪頭忽見 見:通“現”,出現。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2.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4.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5.《觀滄海》中體現作者博大胸懷的詩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6.《次北固山下》中蘊含深刻哲理的詩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詩中有一個對偶句,蘊含新事物孕育於舊事物解體之時的哲理,這兩句詩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7.《天淨沙·秋思》中道出天涯遊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錢塘湖春行》一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作者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朝代***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稱謂***。他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

  2.《次北固山下》選自《全唐詩》,作者是唐朝詩人王灣。

  3.《錢塘湖春行》選自《白氏長慶集》,作者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朝大詩人。

  4.《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選自《稼軒長短句》。從詞的常識看,“西江月”是詞牌名。這首詞的作者是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宋朝著名愛國詞人,詞風以豪放著稱。

  5.《天淨沙·秋思》選自《全元散曲》,從曲的常識看,“天淨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其作者是元朝著名戲曲作家馬致遠。

  :雖有嘉餚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的選集。相傳為西漢戴聖編撰。漢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稱為“經”,他的弟子對“經”的解說是“傳”或“記”,《禮記》因此而得名,即對“禮”的解釋。《禮記》全書用記敘文的形式寫成,一些篇章具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

  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畫,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闢而深刻。

  解釋字詞

  ***1***雖:即使;佳:美好;餚:用魚、肉做的菜。***2***食:吃;旨:味美;***3***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處。***4***是故:因此,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

  ***5***反:反省;自強:自我勉勵。***6***長:促進。***7***其:表示推測語氣;此之謂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此„„之謂也”是一種固定句式,通常翻譯為“大概說的就是„„吧。

  重點字詞翻譯:

  ***1***“雖有嘉餚”,“雖”,連詞,雖然。“嘉餚”,美味的魚肉。“嘉”美好。“餚”,做熟的魚肉等。 ***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動詞,吃。“其”代詞,指代“食”的物件。“旨”,味美。***3***“至道:最好的道理。“至”,達到極點的。***4***“弗學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5***“是故”,連詞。因此;所以。 ***6***“困”,不通,理解不清。 ***7***“自反”,意思是反過來要求自己。 ***8***“自強”,意思是自我勉勵。“強”,勉勵。 ***9***“故”,連詞,所以。 ***10***“教學相長”,意思是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 ***11***“學學半”,意思是教育別人,是學習的一半。

  譯文:即使有美味嘉餚,不去品嚐,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鮮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 的益處。所以學習以後就會知道不足,教學以後就會知道困難。知道不足,然後就能反過來要求自己;知道困難,然後就能自強不息。所以說:教學與學習互相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