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政治思想品德教案

  好的教學設計可以為教學活動提供科學的行動綱領,使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一***

  科 目 思想品德 課題 第五課 日新又新我常新

  授課班級 初一1班 初一2班

  授課時間 月 日 月 日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初步樹立完善自我的信心;全面、客觀、發

  展地認識自己;

  2、能力目標:初步學會用發展的觀點分析事物的能力;初步學會用全

  面的觀點分析事物的能力;

  3、知識目標:知道全面、客觀、發展地認識自我的重要性;知道認識

  自我的途徑。

  重點 1、自我新認識。

  難點 1、自我新認識。

  教 具 投影、多媒體

  教 法 案例分析法、講授法

  課 型 新授課

  課 時 2課時

  課 時 安 排

  ***二***

  自我新認識 1課時

  認識自我的途徑 1課時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超越自我,都希望今天的我是一個全新的自我。那麼就必須正確地認識自我,我們該如何認識自我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的一課。

  二、新授

  第五課 自我新期待 ***板書***

  第一框題 日新又新我常新 ***板書***

  活動1 自我新認識

  活動目的:引導學生通過認識新的自我來認識到人是不斷髮展變化的。

  活動準備:瞭解內在美主要包括的內容,內在美與外在美的關係。

  活動過程:

  1、通過認識新自我來認識人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萬事萬物也處在運動和變化之中,我們也一樣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大家先來看一個小故事。

  ***放投影***

  有個男孩子,從小就是一個講究平衡發展的學生。他每一科成績都維持中上,運動也行,但稱不上明星球員,頗有創作天分,但若要做個真正的藝術家,卻不怎麼熱衷,在考大學時,語文成績與數學成績不相上下。

  在他大一時,所選的全是科學課程,還打算主修理論物理。***他那望子成龍的父親是個很實際的人,他說,學物理可以,但是理論兩個字要去掉***

  一年後,做兒子的發現,物理學動人之處在於抽象的部分。

  父親的憂慮沒維持多久,兒子到了三年級又有了新想法,他雖喜歡數學的井然有序,但受不了那冷冰的感覺,於是又決定該攻藝術。***這時,素來忠實的父親禁不住自問:“我們到底是哪裡錯了?”***

  好不容易,錢也花了,時間也付出了,這位年輕人終於達到目標,做了建築師,從此再也未改變過志向,而且做得有聲有色。

  雖然他的父親曾一度絕望,認為這個兒子怎麼都不成材,但事實上,這個孩子行動大膽而民憤、明智,他好不容易發現自己真正的性格與才華,然後選定一個行業,從一而終。

  根本沒有人能在16、17歲作好決定,為自己的一生定好方向,即使勉而為之,也是利多弊少。

  活到老,學到老。挖掘個人潛能,才是終生事業。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人也是發展變化的,沒有人能夠在16、17歲就決定自己的一生,現在讓我們用全新的目光重新審視自己,用多彩的詞彙給自己繪製全新的畫像。

  ***投影***

  習慣方面的變化

  學識方面的增長

  性格方面的變化

  能力方面的提高

  大家可以對比小學階段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在這幾個方面有哪些新變化,然後請幾名學生把自己的變化講一講。

  生1:我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的體能大大提高了,自控能力加強了,比小學的我有了很大的進步。

  生2:我的思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習進步也很快……

  2、教師小結:從剛才同學們的回答中,我們會發現每個人都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因此我們不要停留在昨天,要勇敢地、積極地面對今天,抓緊時間彌補昨天的遺憾,為自己的明天奠定基礎,使自己的明天更美好。

  活動評價:需要引導學生不要受思維定勢的過分影響,要能用新的、客觀的眼光,用發展觀點重新審視自身。

  活動2 “內在美與外在美”討論會

  活動目的:通過對“漂亮” 姑娘不美的故事引申討論內在美與外在美的關係。

  活動準備:收集有關內在美、外在美及二者關係的資料,思考應該如何處理好二者的關係。

  活動過程:

  1、 請一名學生講述課本中“漂亮”不美的故事。

  2、 討論什麼是真正的美。

  生1:美應該是從內向外散發光芒的,在這裡氣質修養似乎比單純的容貌更重要。

  生2:一個人的美不僅是外表的,還有內心的。漂亮女孩不能總“天生麗質難自棄”,要用更多經歷充實自己,否則思想空虛了拿什麼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呢?

  生3:我喜歡完美。我認為內在美和外在美兼備才算美。假如評分的話,內在美佔60%,外在美佔40%。

  ……

  3、 教師指出內在美的內容。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的美不在於外貌、衣服和法式,而在於它本身,在於他的心,要是沒有內心的美,我們常常會厭惡他漂亮的外表。”人的外在美雖然是自我形象的重要方面,但並不是主導方面。人的內在沒才是自我形象的主導方面。

  內在美表現著一個人的內心品質,包括他的品德、學識、才幹、性格、氣質等比較深層次的東西。內在美主要有:品德、理想、學識、個性。

  總之,一個人的美應是外在美和內在美和諧統一,內在沒對外在美起促進作用。

  活動3 回顧自身經歷,發現自己的優缺點

  活動目的:通過該活動,使同學們初步懂得用全面的觀點看待自己。

  活動準備:收集相關資料,思考如何全面認識自己。

  活動過程:

  1、 填寫優點表。

  你知道自己的優點嗎?所謂的優點是你能運用的才能、技藝與人格特質。這些優點也就是你能有貢獻、能繼續成長的要素。

  你有哪些優點?請你在表格上列出五件幫助你成長的經驗,你可以列出事件的本身或者列舉出提供你經驗的人。假如有可能的話,把這些好的經驗和你目前的優點聯在一起。

  優點表

  經驗 優點

  母親遇到了一些煩心事,我想法設法安慰她,開導她,使她轉有憂為喜 我善解人意,善於與人相處

  以一位心理學博士是的故事為例,他這樣描述到:我家裡雖窮,窮卻對我有好處,我學會了設計彈珠遊戲。這個遊戲,不但使我賺了錢,也使玩遊戲的孩子們得到了很大的快樂。使我學會如何應用創造力賺錢。因此他這樣記載自己的經驗:

  經驗 優點

  設計彈珠遊戲 創造力,能賺錢

  2、初步理解全面的觀點,學會用全面的觀點看自己。

  師:我們都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談一談對這個小故事的理解。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這個故事強調,我們看問題一定要全面,即我們所說的全面的觀點,否則,我們就不可能對我們要認識的物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現在,我們要全面而深刻地認識自我,也必須用全面的觀點來看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要看到自己的缺點,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大家可以解釋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嗎?

  現在看看自己有哪些缺點,並填寫缺點表。

  教訓 缺點

  有一次,朋友弄壞了我的鉛筆,我

  大發雷霆,結果失去了這個朋友。 缺少對他人的寬容和理解。

  其中,我最想改正的缺點是 。我要通過 來改正。改變這一點,會讓我變得 。

  三、課堂總結

  正確認識自我是一個人不斷進步的基礎,只有對自己作出如實全面的判斷,才能發揚優點,克服缺點,不斷完善、超越自己。認識到優點不要自大,認識到缺點要謀求改進,如果僅認識自己的消極面,就會陷入混亂,認為自己沒有什麼價值。所以,要正確、全面地認識自己,決不要看輕自己。

  日新又新我常新,每個人都是變化發展的,自身的優點、缺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過不斷改正缺點來完善自己。

  四、活動與探究

  1、“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說明人 *** ***

  A、是會發展變化的 B、是具有兩面性的

  C、身體變了,心理沒有變 D、變得只有優點,沒有缺點了

  2、談一談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請根據對周圍同學的觀察,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並以此作為一種看問題的方法來評價自己。

  ***三***

  第二課時

  一、匯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用全面、發展的觀點認識自己,那麼如何正確地認識自己呢?這一節課我們來學習認識自我的途徑。

  二、新授

  活動1:對自我經歷的回顧

  活動目的:通過對自我經歷的回顧,總結一下認識自我的途徑。

  活動準備: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表現,總結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

  活動過程:

  1、教師談認識自我是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同學們的文化科學知識越來越多,幾乎可以說無所不知,但缺少自知,並且在改革開放後多元價值觀的影響下,使同學們自我認識難以客觀、全面。因此青少年必須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

  2、學生談如何正確認識自我。

  生1:可以通過自畫像來認識自己

  生2:通過測試題來認識自己

  生3:運用比較法——從我和他人的關係中認識自我。他人是反省自我的鏡子,與他人交往,是個人獲得自我認識的重要來源。

  3、通過分析自己的行為來認識自我。

  放投影

  從下列經歷中,你能認識到自己的哪些方面?

  父母表揚我碗筷洗得很乾淨;

  同學因為我沒有借給他書而不高興;

  我買東西總是反覆挑選,十分仔細地檢查;

  看到電視劇中感人的鏡頭我會流淚;

  我的數學成績在班級中名列前茅;

  我特別愛看體育節目;

  老師表揚我理解領悟能力極強;

  在班上我的朋友挺多;

  ……

  我們可以平心靜氣地想一想自己的這些行為,比較一下自己在這些行為前後的情況,這些行為究竟給自己帶來了進步還是不好結果?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應該說,以冷靜的、沉著的狀態進行自我分析、自我觀察是最有利的,因為在這種條件下才能清楚地充分地完成自我分析、自我觀察,對矯正錯誤的認識最有幫助。

  從以上活動中,你總結出了認識自我的途徑有哪些?***中、優***

  A、 通過自我觀察認識自己。通過觀察自己的外表、自我形象***如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等***、精神世界來認識自己,經常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表現;

  B、 通過他人瞭解自己。一般來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周圍人對自己的態度與評價,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瞭解自己。

  C、 通過集體瞭解自己。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體中,一個人在集體中能否與他人友好相處,能否很好地承擔自己的責任,會對了解一個人有一定的幫助。集體往往對一個人的評價更全面、更客觀。

  活動2:討論對“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句話的認識。

  活動目的:通過這一活動來澄清學生認識上的誤區,從而重視他人的態度與評價,同時能幫助學生培養思辨能力。

  活動準備:學生準備自己對這一認識的發言稿。

  活動過程:

  1、 請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談談對這句話的認識。

  2、 請你回答:

  A、 但丁的這句話 是鼓舞我們堅持自己的原則呢?還是教我們不要重視他人的意見呢?

  B、 你認為哪些人會對自己說這句話?你贊同下列哪位同學的說法?

  甲 乙 丙

  3、教師小結:走自己的路,也聽別人的忠告。個人的智慧和知識總是有限的,只憑自己的知識,不一定能有正確的判斷;而錯誤的判斷,往往會導致意料不到的失敗。許多時候,個人身上的缺點,自己是難以發現的,只有通過別人的忠告才可以發現。人生多歧路,偏執最容易走進死衚衕,應該聽聽別人怎麼說,然後自己再作決斷。一個善於聽取別人意見、採納他人忠告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要重視他人的態度與評價,學會冷靜地分析。既不能盲從他人的評價,過分看重他人的議論,也不能忽視。

  活動3:通過集體、他人瞭解自己,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活動目的:通過對不同人眼中的“我”的瞭解,與自己眼中的“我”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地形成良好的自我整體形象。

  活動準備:瞭解同學、朋友、家長、教師對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自己眼中的“我”與他人眼中的“我”的差別。

  活動過程:

  1、 集體是大家高度集中的地方,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他人或多或少的注意,尤其是自己身上的缺點,自己不容易看到,但可以從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反應和評價中認識自己的真實面目。中外古今,不少有作為的人,都曾求教與人,請求名師名家指點,這說明個人的成長、進步和發展需要經人指點和幫助。

  2、 通過別人的態度和評價來認識自己。

  父親眼中的我 同學眼中的我

  我眼中的我

  母親眼中的我 老師眼中的我

  看看“父親眼中的我” “母親眼中的我”“同學眼中的我”“老師眼中的我”與“我眼中的我”有哪些是一致的,有哪些的不同的。

  3、分組討論如何通過不同的方式和途徑來全面地瞭解自己。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活動,我們知道了一些認識自我的途徑:可以在集體中尋找“自我”;可以在求教他人中認識“自我”;還可以通過自我反省和檢查認識自我;通過各種心理測試來認識自我。如智力測試、性格測試等。另外我們還可以藉助活動成果來認識自我,如舉行特長趕集會、開展各種活動、比賽等來認識自我。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