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政治導學案

  融導、學、練、測、評於一體,是一個從教與學兩方面同時兼顧的文字。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範文

  “我能行!”

  學校: 班級: 小組: 姓名:

  一 、學習目標

  1、“我能行”在思想上、行為上的表現。 2、什麼是自負和自卑?

  3、學會如何區分自信、自負、自卑。

  二、學習重難點

  1、學習重點:理解自信的含義。

  2、學習難點:瞭解自信與自負、自卑的區別。

  三、學法指導

  首先請同學們結合課本圍繞學習目標閱讀課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學習重難點劃出來,然後把情景材料後面的小問題簡答出來***自己解決不了的可以和同學們合作研討***。其次,圍繞導學案,完成相關任務。最後,要利用一定時間強化記憶重要知識點。

  四、課前預習部分

  1、自信的含義?***瞭解即可***

  2、自信的表現?***理解並識記***

  3、我們走出自信的誤區?***理解***

  五、課堂研討部分

  1、閱讀教材18--19頁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1***羅丹為什麼能堅持自己的藝術主張?

  ***2***把你的“我能行”填在空格內?

  2、閱讀教材19--20頁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1***說說你感觸最深的“我能行”?

  ***2***談談材料中幾個自信者在言談、舉止、為人處世方面的特點?

  3、閱讀教材21頁的表格材料,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1***青蛙的行為屬於什麼行為?

  ***2***你怎樣看待青蛙的行為?

  六、課堂交流展示部分

  1、分組分別展示預習部分的內容,此部分可以一組展示另一組負責評價,學生展

  示完以後,必須有一定的時間強化記憶,鞏固基本知識點。

  2、第二部分展示內容是課堂研討部分,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評比。

  七、總結歸納 拓展提升

  1、請同學們總結本課時所學內容,相互點評。

  2、材料:

  楊傑是一名七年級學生。他膽子很小,老師提問時,從不舉手。雖然老師

  提出的許多問題他都會回答,但他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唯恐回答錯了會遭到別人的嘲笑,他現在很苦惱。

  假如你是楊傑的朋友,你會建議他從哪幾方面矯正自己?

  八、達標檢測

  1.節日來臨,老師讓幾個學生負責佈置節慶會場,並問:“行嗎?”學生響亮地回答:“行,我們能行!”這是一種 的表現。*** ***

  A.自負

  B.自卑

  C.缺乏自尊

  D.自信

  2.班會上,老師要求每個學生誇誇自己,寫出自己身上的10個優點。10分鐘過去

  了,

  小明一條也寫不出來。他說:“我沒有優點。”對小明的最好的建議是*** ***

  A.要以人之長比己之短

  B.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C.做人就應該高傲一點

  D.要善於認識自己的優勢

  九、學習反思

  同學們可以把本節課的收穫與不足寫出來,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政治學與行政學的教學改革

  一、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

  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複合型應用人才的實踐能力可以分為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專業實踐的操作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還可分為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語言運用能力、資訊獲取能力、交往合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計算機和外語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等等;此外,還應包括較強的心理承受力,不怕失敗的自信力,勇敢頑強的意志力,等等。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指標體系中明確提出,實踐教學包括實驗、實習、實訓、社會實踐、課程設計、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等環節。不同型別的實踐教學環節在教學計劃中的地位、順序、時間分配等等都要符合培養目標的要求,要與相關課程相匹配。根據教育部《若干意見》第八條分類制定實踐教學標準的指導思想,東北林業大學文法學院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實踐教學改革:

  1.優化理論課與實踐課結構為突出本專業理論性和應用性相結合的特色,我們設計了政治學、行政學、市政學等二十幾門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採用了資訊化教學、實物教學、實事教學、實訓教學和立項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教師帶學生參與具體的行政管理和社會管理事務,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統計方法和問卷方法等,對實踐教學的效果進行評定,編制大學生實踐能力考核標準。

  2.強化體驗性、驗證性和實訓性等實踐課程隨著政府微觀管理職能的逐步削弱和社會公共管理職能的逐步加強,社會對專業行政管理、部門行政管理和公共部門行政管理的技術、人才的需求量將會增加。為此,我們開設了電子政務、行政倫理、社會調查與統計等具有驗證性和體驗性特點的實踐課程以及辦公自動化、祕書學、公務員實務等基本技能訓練課程。

  3.利用學生社團和第二課堂,開展參與式、導引式和專項活動式教學大學校園中有很多學生社團,其活動內容十分廣泛。我專業以學校和學院學生社團為依託開展了很多校園專業實踐活動,如模擬聯合國、模擬法庭、模擬招聘會、無領導討論和辯論賽等,並利用第二課堂進行專項社會調查,如學生先後完成了帽兒山鎮基層黨組織、鄉村生態環境、農民工社會保障等專項調研。通過社會實踐,培養了學生閱讀、寫作、統計等工作能力,同時,這些活動也鍛鍊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技能和獨立工作能力,提升了學生應業能力與素質。

  4.重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我們著重幫助學生確立未來發展志向,進行自我評估和環境分析,制定職業生涯實施計劃、選擇正確的職業生涯路線、設定職業生涯目標。我們通過職業規劃設計培訓、職業能力測試、無領導會議訓練、結構化面試培訓、面試技巧和就業技能培訓等行之有效的實踐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自我設計能力。

  5.注重學生執業能力培養鑑於當前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有實踐經驗、執業技能、職業資格水平證書等要求,我們為學生開設了職業證書考試培訓類課程,如公務員考試實訓和人力資源師考試實訓等,為學生就業儲備硬體條件。

  二、構建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是對理論教學的驗證、補充和拓展,在高等教育活動過程中,每經過一段時間的理論學習,都應有一定的實踐教學環節相對應,而且每個實踐教學環節都應緊密結合,使各個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環節聯絡到一起,形成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是以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實踐技能和整體素質提高為目的的。實踐教學體系,廣義是由實踐教學活動中的各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具體包含實踐教學活動的目標體系、內容體系、實現途徑體系、管理體系和保障體系等要素,它們各自發揮作用,又協調配合,以實現實踐教學體系的總體功能;狹義是指實踐教學的內容體系,即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制訂教學計劃時通過課程設定和各個實踐教學環節的配置而建立起來的與理論教學體系相輔相成的教學體系。本文構建的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以《若干意見》第三條提出的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人才培養水平的根本標準為依據的,併力爭建立健全符合國情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體系。按照教育部評估高校本科教學的A級標準,東北林業大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基於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狹義層面範疇。其總體系概括為一個目標、二個迴圈、三個層次、四個維度的點、面、段、域多元結合的立體結構的實踐教學體系。一個目標,即培養適應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全球化視域下的從事政治管理、行政管理、社會管理的複合應用型專業人才。二個迴圈,即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迴圈和校內外的實踐迴圈。第一個迴圈主要是指在理論課中注入實踐課內容,要求每一個學年設計與理論課對應的學年實踐活動,如與社會調查與統計課對應的第四學期的社會調查實踐。第二個迴圈是指校內外實習實踐的迴圈。要求每一學年安排學生走出校門到企事業單位實踐,每個假期要幫助學生聯絡掛職實踐單位,讓學生深入新農村、社群、基層單位掛職實踐。三個層次,就是教學實踐、專業實踐和綜合運用實踐三個部分分層次地進行。三個實踐教學部分呈階梯式遞進,保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循序漸進的鍛鍊和提高。

  教學實踐,是結合理論課學習進行的實踐。要求學生利用實驗室和實訓室完成每門課程所要求的實踐內容和訓練專案,以訓練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專業實踐,主要包括課程論文、專業實習、專業實訓和科研活動等,每項實踐都有專業教師指導和跟蹤。專業實踐增進了學生專業的感情,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綜合運用實踐包含暑期社會實踐、畢業實習、社會服務、創業實踐和執業技能證書培訓等。通過綜合運用實踐,培養學生的人際溝通技能、團隊工作技能和談判協商技能等;要開展各類社會實踐,使學生們深入社會、體察民情、辨析輿情;通過調研訓練,培養學生嚴謹求真、勤奮踏實的學術品格和團結協作精神;此外,在社會實踐中大學生還能瞭解社會對其能力素質的需求,激發學生自我提高的意識,增強就業自主性。四個維度,既點、面、段、域的動態四維立體組合。點即重點,即以培養大學生應業能力與素質作為實踐教學體系的重點,使大學生畢業後具備較強的可持續發展的執業能力。面,即就業面,按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一專多能的原則,在課程設計上充分考慮就業、考研、出國和創業這四個就業取向,還設計瞭如執業證書考試培訓、考研專題講座、出國諮詢輔導、創業專項指導等專項教學活動。段即分階段,其一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分段交替執行;其二是教學實踐、專業實踐和綜合運用實踐三個層次的實踐分段相繼進行;其三是各學期實踐和每學年實踐分段實施。域即領域,多領域、多主體、多渠道、多條件、全方位共同參與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多領域就是原則、體制、目標、機制、措施和模式等都是實踐教學體系的組成部分;多主體就是學校、社會、學生、用人單位都應該是實踐教學的參與者和實施者;多渠道就是通過直接、間接、多方聯合和縱橫合作等路徑開展教學實踐;多條件就是經費、時間、場地、人員、器物和環境等多項資源匯聚保障實踐教學;全方位,就是教學單位、教輔系統、教師學生、工勤人員等人、物、資訊、環境多重力量整合實施實踐教學。

  三、結語

  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推進是需要保障的。其基本條件應該包括: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的轉型,辦學理念和機制的轉變,人才培養方式的全球化,實踐教學經費投入的高效化;雙師型師資結構的合理化,實踐教學資源的集約化以及學生主動參與實踐活動的激勵機制和實踐能力評鑑機制的制度化;等等。總之,構建系統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一個教育者、學習者和用人者三方協同的行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