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題

  在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的測試到來之前,同學們要多做題,提高考試質量。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第一部分***共25分***

  1.根據拼音寫漢字。***5分***

  ***1***看吧,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把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fěi*** ***翠摔成塵霧和碎末。

  ***2***黃與綠主宰著,無邊無垠,坦蕩如dǐ*** ***。

  ***3***石榴有梅樹的枝幹,有楊柳的葉片,奇jué*** ***而不枯jí*** ***,清新而不柔媚。

  ***4***我只是zhù*** ***立凝望,覺得這一條紫藤蘿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緩緩流過。

  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四個錯別字,把它們找出來並改正。***4分***

  單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經就是一種奇蹟了。你看它逐漸番紅,逐漸從頂端整裂為四辮,任你用怎樣析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樣的勻稱,可是誰用紅瑪堖琢成了那樣多的花瓶兒,而且還精巧地插上了花?

  錯別字

  改 正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國家旅遊局組織各地開展了旅遊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欺行霸市、壟斷市場、非法經營、欺客宰客、強迫消費。

  B.近年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屢屢被送入拍賣場,國家出面追索、收藏家天價購買也一天比一天日趨頻繁。

  C.貝利在談到巴西足球的困境時表示,球隊更加需要展望未來。

  D.今年在植樹活動中表示,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期盼相比,生態欠債依然很大,必須加強生態恢復、生態保護,強化綠色意識。

  4.默寫古詩文名句,並寫出相應的作者、篇名。***5分***

  ***1***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 。***王灣《 》***

  ***2*** ***作者***在《馬說》中對食馬者進行強烈諷刺的一句是:

  ***3***杜牧在《泊秦淮》中用曲筆表現在國運衰微的時候,官僚豪紳不以國事為念,反而在酒樓中過著欣賞亡國之音的醉生夢死的生活的詩句是:

  ***4***“鶴立雞群”和《池鶴》中的“ , ”一句都是寫鶴的品格與儀表在一群雞裡頭顯得很突出。

  5.名著閱讀。***3分***

  他一直講到晚上,臨走的時候,他和藹地和我告別,我才知道他並不凶惡,也不可怕。我一想起他曾這麼無情地毒打我,就難過地流淚,並且總也忘不了這件事。

  這段文字出自《童年》,綜觀全書,文中的“他”最主要的性格特點是 ;“我”這次被他無情毒打至昏死是因為 ***事件***;但茫茫黑暗中也有給了“我”力量和支援的人,如在“我”捱打時用自己的胳膊幫“我”擋著樹條子的 。

  6.閱讀下面幾則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6分***

  材料一:人民日報記者:,您好。您之前提到您最近一次網購經歷是在網上買書,我的問題與書有關。因為我們都知道《政府工作報告》要寫的東西很多,每年都有變化,但是我們注意到連續兩年把“全民閱讀”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您為什麼對這件事那麼看重?能否跟我們分享一下您的讀書感受?謝謝。

  :我記得去年起草《政府工作報告》,我在聽取各方意見的時候,不僅是文化界、出版界的人士,而且經濟界和企業家都向我提出要支援全民閱讀活動,報告要加上“全民閱讀”的字樣。而且還有人擔憂,說現在我們國家民眾每年的閱讀量還不到有些國家人均的十分之一。這些建議讓我深思,說明人們不僅在追求物質財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豐富的精神生活。

  書籍和閱讀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說,用閒暇時間來閱讀是一種享受,也是擁有財富,可以說終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閱讀能夠形成一種氛圍,無處不在。我們國家全民的閱讀量能夠逐年增加,這也是我們社會進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標誌。而且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把它與工作方式相結合,不僅會增加發展的創新力量,而且會增強社會的道德力量。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兩次願意把“全民閱讀”這幾個字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原因,明年還會繼續。謝謝!

  ***1***閱讀上面材料,探究連續兩年把“全民閱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原因。***3分***

  材料二:《語文課程標準》向中學生推薦了幾十本經典必讀書目,但遺憾的是,我們常常看到許多中學生的經典閱讀只停留在根據古典名著改編的影視作品上。

  ***2***針對材料二中的中學生讀書現象,某校準備開展“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的主題活動。請你為活動擬寫一條宣傳標語。***3分***

  第二部分***共35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6分***

  甲

  馬 說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

  人有賣駿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於市,人莫與言,願子還②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③之賈。”

  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④而馬價十倍。

  ***選自《戰國策》***

  【注】①比:副詞,接連,連續。 ②還:通“環”,環繞。 ③朝:早晨,也指一天。 ④一旦:一天。

  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8分***

  ***1***才美不外見*** *** ***2***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3***食之不能盡其材*** *** ***4***策之不以其道*** ***

  ***5***其真無馬邪*** *** ***6***執策而臨之*** ***

  ***7***願子還而視之*** *** ***8***去而顧之*** ***

  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1***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2***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9.填空。***3分***

  甲文中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乙文中賣馬人能“一旦而馬價十倍”是利用了人們 的心理。

  10.當今社會,商家請名人做廣告已成時尚。請結合甲、乙兩文的相關內容,簡要談談“名人效應”的利和弊。***3分***

  ***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9分***

  二月蘭

  季羨林

  二月蘭是一種常見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間。我在燕園裡已經住了四十多年,最初我並沒有特別注意這種小花,直到前年,宅旁、籬下、林中、山頭、土坡、湖邊,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團紫氣,間以白霧,小花開得淋漓盡致,氣勢非凡,紫氣直衝雲霄,連宇宙都彷彿變成紫色的了。

  自從意識到二月蘭存在以後,一些同二月蘭有聯絡的回憶立即湧上心頭。原來很少想到的事情,現在想到了;原來認為十分平常的瑣事,現在顯得十分不平常了。我一下子清晰地意識到,原來這種十分平凡的野花竟在我的生命中佔有這樣重要的地位。

  我回憶的絲縷是從樓旁的小土山開始的。這種野花碰到小年,只在小山前後稀疏地開上那麼幾片。遇到大年,則山前山後開成大片。二月蘭彷彿發了狂。我們常講什麼什麼花“怒放”,這個“怒”字用得真是無比地奇妙。二月蘭一“怒”,彷彿從土地深處吸來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開遍大千世界,紫氣直衝雲霄,連宇宙都彷彿變成紫色的了。

  東坡的詞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是花兒們好像是沒有什麼悲歡離合的。應該開時,它們就開;該消失時,它們就消失。一切順其自然,自己無所謂什麼悲與喜。我的二月蘭就是這個樣子。

  然而,人這個萬物之靈卻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歡。人自己多情,又把情移到花身上,“淚眼問花花不語”,花當然“不語”了。如果花真“語”起來,豈不嚇壞了人!這些道理我十分明白。然而我仍然把自己的悲歡掛到了二月蘭上。

  當年老祖還活著的時候,每到二月蘭開花的時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鏟,帶一個黑書包,到成片的二月蘭旁青草叢裡去搜挖薺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蘭的紫霧裡晃動,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餐桌上必然瀰漫著薺菜餛飩的清香。當婉如還活著的時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蘭正在開花,她離開時,總穿過左手是二月蘭的紫霧,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綠煙,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直帶到湖對岸的拐彎處。我的小貓虎子和咪咪還在世的時候,我也往往在二月蘭叢裡看到它們: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顯眼。

  所有這些瑣事都是尋常到不能再尋常了。然而,曾幾何時,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經永遠永遠地離開了我們。虎子和咪咪也不知鑽到了燕園中哪一個幽暗的角落裡,等待死亡的到來。如今,天地雖寬,陽光雖照樣普照,我卻感到無邊的寂寥和淒涼。

  對於我這樣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蘭一點也無動於衷,照樣自己開花。世事滄桑,於她如浮雲。我想學習二月蘭,然而辦不到。不但如此,她還硬把我的記憶牽回到我一生最倒黴的時候。在那十年中,我被管制勞動改造,每天到一個地方去撿破磚碎瓦,還隨時準備著被紅衛兵押解到什麼地方去“批鬥”,可是在磚瓦縫裡二月蘭依然開放,笑對春風。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成了“不可接觸者”,幾年沒接到過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打個招呼。然而我一回到家裡,老祖、德華她們,在每人每月只能得到恩賜十幾元生活費的情況下,殫思竭慮,弄一點好吃的東西。婉如和延宗也儘可能地多回家來。我的小貓憨態可掬,依偎在我的身旁。所有這一切極其平常的瑣事,都給我帶來了無量的安慰。

  我感覺到悲,又感覺到歡。

  到了今天,否極泰來,我一下子成為“極可接觸者”。到處聽到的是美好的言辭,到處見到的是和悅的笑容。然而,一回到家,雖然德華還在,延宗還有,可我的老祖到哪裡去了呢?我的婉如到哪裡去了呢?世界雖照樣朗朗,陽光雖照樣明媚,我卻感覺異樣的寂寞與淒涼。

  我感覺到歡,又感覺到悲。

  按說我早已到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年齡,應該超脫一點了。然而在離開這個世界以前,我還有一件心事:我想弄清楚,什麼叫“悲”?什麼又叫“歡”?如果沒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這問題本來是一清二白的。現在卻是悲歡難以分辨了。我想得到答覆,走上了每天必登臨的小山,問三十多年來目睹我這些悲歡離合的二月蘭,她卻沉默不語,兀自萬朵怒放,笑對春風,紫氣直衝霄漢。

  ***有刪改***

  11.作者用大量的筆墨描寫了二月蘭開放的情景,從中我們彷彿看到了作者的身影,請你簡述從作者對二月蘭的描寫中,你看到的作者人格的幾個側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回首往事,浮現於眼前的並不是那些所謂最輝煌的時刻,而是那些最平凡而又最親切的瞬間。請你概述作者想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4分***

  13.對這篇散文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本文展現真情、真思於情景交融之中,創造出令人難忘、發人深省的藝術境界。

  B.作者借二月蘭點染自己的悲歡,感嘆大自然的永恆無窮和人生的短暫,表達了人們要自強不息的思想感情。

  C.作者在描寫二月蘭時主要運用了擬人修辭手法。

  D.從這篇散文來看,作者的語言特色是十分重視在淳樸恬淡、天然本色中追求一種絢麗的美。

  ***三***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0分***

  用歲月在蓮上寫詩

  林清玄

  ①那天路過臺南縣白河鎮,就像暑天裡突然飲了一盅冰涼的蜜水,又涼又甜。

  ②白河小鎮是一個讓人吃驚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蓮花種植地,在小巷裡走,在田野上閒逛,都會在轉折處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蓮花。那些經過細心栽培的蓮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風好景裡毫無愧色,夏日裡格外有一種欣悅的氣息。

  ③我去的時候正好是蓮子收成的季節,種蓮的人家都忙碌起來了,大人小孩全到蓮田裡去採蓮子,對於我們這些只看過蓮花美姿就嘆息的人,永遠也不知道種蓮的人家是用怎麼樣的辛苦在維護一池蓮,使它開花結實。

  ④“夕陽斜,晚風飄,大家來唱採蓮謠。紅花豔,白花嬌,撲面香風暑氣消。你打槳,我撐篙,欸乃一聲過小橋。船行快,歌聲高,採得蓮花樂陶陶。”我們童年唱過的《採蓮謠》在白河好像一個夢境,因為種蓮人家採的不是觀賞的蓮花,而是用來維持一家生活的蓮子,蓮田裡也沒有可以打槳撐篙的蓮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蓮田的爛泥裡。

  ⑤採蓮的時間是清晨太陽剛出來或者黃昏日頭要落山的時分,一個個採蓮人背起了竹簍,帶上了斗笠,涉入淺淺的泥巴里,把已經成熟的蓮蓬一朵朵摘下來,放在竹簍裡。採回來的蓮蓬先挖出裡面的蓮子,蓮子外面有一層粗殼,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剝開,晶瑩潔白的蓮子就滾了一地。蓮子剝好後,還要用細針把蓮子裡的蓮心挑出來,這些靠的全是靈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懶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蓮蓬可以賣給中藥鋪,還可以掛起來裝飾;潔白的蓮子可以煮蓮子湯,做許多可口的菜餚;苦的蓮心則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⑥我在白河鎮看蓮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覺得種蓮的人就像蓮子一樣,表面上蓮花是美的,蓮田的景觀是所有作物中最美麗的景觀,可是他們工作的辛勞和蓮心一樣,是苦的。採蓮的季節在端午節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蓮子採收完畢,接下來就要挖土裡的蓮藕了。

  ⑦蓮田其實是一片汙泥,採蓮的人要防備田裡游來游去的吸血水蛙,蓮花的梗則長滿了刺。我看到每一位採蓮人的褲子都被這些密刺劃得千瘡百孔,有時候還被刮出一條條血痕,可見得依靠美麗的蓮花生活也不是簡單的事。小孩子把蓮葉捲成杯狀,捧著蓮子在蓮田埂上跑來跑去,才讓我感知,再辛苦的收穫也有快樂的一面。

  ⑧蓮花其實就是荷花,在還沒有開花前叫“荷”,開花結果後就叫“蓮”。我總覺得兩種名稱有不同的意義:荷花的感覺是天真純情,好像一個潔淨無瑕的少女,蓮花則是寶相莊嚴,彷彿是即將生產的少婦。荷花是宜於觀賞的,是詩人和藝術家的朋友;蓮花帶了一點生活的辛酸,是種蓮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來我對蓮花的無知,只喜歡在遠遠的高處看蓮、想蓮;卻從來沒有走進真正的蓮花世界,看蓮田背後生活的悲歡,不禁感到愧疚。誰知道一朵蓮蓬裡的三十個蓮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誰知道夏日裡一碗冰凍的蓮子湯,是農民多久的辛勞?

  ⑨我站在蓮田上,看日光照射著蓮田,想起“留得殘荷聽雨聲”恐怕是蓮民難以享受的境界,因為荷殘的時候,他們又要下種了。田中的蓮葉坐著結成一片,站著也疊成一片,在田裡交纏不清。我們用一些空虛清靈的詩歌來歌頌蓮葉荷田的美,永遠也不及種蓮的人用他們的歲月和血汗在蓮葉上寫詩吧!

  ***選自《林清玄散文選》,有刪節***

  14.縱觀全文,說說你對文章題目的理解。***2分***

  15.第④段,作者引用《採蓮謠》的意圖和作用是什麼?***3分***

  16.品讀文中畫線的句子,自選一個角度進行賞析。***3分***

  誰知道一朵蓮蓬裡的三十個蓮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誰知道夏日裡一碗冰凍的蓮子湯,是農民多久的辛勞?

  17.將本文與周敦頤的《愛蓮說》進行比較,結合文字說說兩文在表達主題方面的不同之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共40分***

  18.作文。***40分***

  草“根本不深,花葉不美”,“沒有花香,沒有樹高”,自身優勢不多,但它“從不寂寞,從不煩惱”,不慼慼於個人得失,雖遭走獸踐踏、人類芟刈、野火焚燒,仍是“春風吹又生”,不向命運低頭,不向強權彎腰......

  請展開聯想,以“草”為話題寫一篇詠物抒懷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