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自測試題

  八年級語文期末來臨了,站在新起點,迎接新挑戰,創造新成績。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自測試卷

  一、積累

  1.下列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組是*** ***

  A、蹣跚***pán*** 愧怍***zuò *** 弔唁***yàn*** 罄竹難書***qìnɡ***

  B、嶙峋***xún*** 兩棲***xī*** 老嫗***yù *** 風雪載途***zài***

  C、荒謬***miù*** 仄歪***zè*** 阻遏***yè*** 毛骨悚然***sǒnɡ***

  D、尷尬***ɡān*** 潮汐***xī*** 傖俗***chānɡ*** 在劫難逃***jié***

  2.下列名組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鞠躬 遺骸 銳不可擋 張皇失措

  B、狼藉 煩躁 蕩然無存 消聲匿跡

  C、軒榭 藩籬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歸咎 噴嚏 鑄劍為犁 穿流不息

  3.下列加點的詞語在句中的含義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他的遊記裡,十分推崇這座橋。***推崇:重視某人的思想、行為、著作、發明等,給以很高的評價***。

  B、如果煞它風景,將江南水鄉或威尼斯的石橋拆盡,雖然綠水依舊繞人家,但徹底摧毀了畫家眼中的結構美,摧毀了形式美。 ***煞它風景:破壞了一個地方的風景***。

  C、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次第:一個接一個***。

  D、人們到此總要駐足欣賞飛瀑流泉。 ***駐足:停止腳步***。

  4.下列對課文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葉聖陶所著的《蘇州園林》是一篇出色的說明文。作者用散文化的語言說明蘇州園林的特點——“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B、在《奇妙的克隆》一文中,作者對大家熟悉的事例加以細緻的解釋,把對一般人而言比較生僻難懂的前沿科學 “克隆”技術講得通俗易懂。

  C、王維的五言律詩《使至塞上》是一首邊塞詩,其頷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色彩鮮豔,線條簡潔,勾畫出一幅大漠落日圖。

  D、《記承天寺夜遊》是蘇東坡貶官黃州期間寫的。作者用詩一樣的筆觸描繪了月色之美,創造了一個清冷皎潔的意境,表現了作者曠達的心境。

  5.默寫

  ***1***被曹雪芹寫《紅樓夢》中,以香菱口吻加以讚歎的是王維的《使至塞上》中的  。

  ***2***《陋室銘》中,表現作者鄙棄官場生活的句子是: 。

  ***3***《渡荊門送別》一詩中表現詩人思念家鄉的詩句是: 。

  ***4***表達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引用《歸園田居》中的詩句最合適的是:  。

  ***5***《答謝中書書》,表現晨昏變化之美的句子  。

  6.《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這學期要求閱讀的名著,你讀了嗎?故事取材於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自己的親身經歷。小說主人公是: 。小說中有一段激動人心、被千千萬萬青年人引以為座右銘的文字,請你填充完整。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每一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該怎樣度過呢?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能夠不因 ,也不因 。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進行的鬥爭。”

  二、閱讀

  ***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7.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月色入戶 *** ***

  ***2***念無與為樂者*** ***

  ***3***蓋竹柏影也 *** ***

  ***4***相與步中庭*** ***

  8.寫出包含有加點詞相同詞義的成語各一個。

  ***1*** 相與步於中庭——

  ***2*** 月色入戶——

  ***3*** 懷民亦未寢——

  ***4*** 念無與為樂者——

  9.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

  A、念無與/為樂者    B、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C、蓋/竹柏影也     D、庭下/如積水空明

  10.翻譯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積水空明

  ②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11.文中寫景的句子是 ,它運用 的修辭手法,描寫的物件是 。

  12.“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的“閒人”你是如何理解的?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閱讀下文,完成文後問題。

  向 生 命 鞠 躬

  ①早就想帶兒子爬一次山。這和鍛鍊身體無關,而是想讓他儘早知道世界並不僅僅是由電視、高樓以及汽車這些人造的東西構成的。只是這一想法的實現已是兒子兩歲半時的初冬季節。

  ②初冬的山上滿目蕭瑟。刈剩的麥茬已經黃中帶黑,本就稀拉的樹木因枯葉的飄落更顯孤單,黃土地少了綠色的潤澤了無生氣。因此,當兒子發現了一隻螞蚱並指給我看時,我也感到十分驚訝。我想,這恐怕是山上唯一還倔強活著的螞蚱了。

  ③我躡手躡腳地靠近,它發現有人,蹦了一下,但顯然已經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張開雙手,迅疾撲過去將它罩住,然後將手指裂開一條縫,捏著它的翅膀將它活捉了。

  ④我覺得就這樣交給兒子,會被它掙脫,於是拔了一根乾草,將細而光的草稈從它身體的末端捅進,再從它的嘴裡捅出——小時候我們抓螞蚱,為防止其逃跑都是這樣做的,有時一根草稈上要穿六七隻螞蚱。螞蚱的嘴裡滴出淡綠的液體,那是它的血。

  ⑤我將螞蚱交給兒子;告訴他:“這叫螞蚱,專吃莊稼,是害蟲。”兒子似懂非懂地點頭,握住草稈,將螞蚱盯了半天,然後又繼續低頭用樹枝專心致志地刨土。兒子還沒有益蟲、害蟲的概念,在他眼裡一切都很新鮮。

  ⑥“跑了!跑了!”兒子忽然急切地叫起來。我扭頭看見兒子只握著一根光禿禿的草稈,上面的螞蚱已不翼而飛。我連忙跟兒子四處找。其實螞蚱並未逃出多遠,它只是在地上艱難地爬,間或無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輕易就發現了它,再一次將它生擒。我將螞蚱重新穿回草稈,所不同的是,當兒子又開始興致勃勃地刨土時,我沒有離開,想看看這小玩意兒究竟用何種方法逃跑的。

  ⑦兒子手裡握著的草稈不經意間碰到了旁邊的一叢枯草,螞蚱迅速將一根草莖抱住。隨著兒子手抬高,那穿著螞蚱的草稈漸成弓形,可是螞蚱死死地抱住草莖。難以想象這如此孱弱受著重創的螞蚱竟還有這麼大的力量!

  ⑧兒子的手稍一鬆,它就開始艱難地順著草莖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稈在一點兒一點兒縮短,退出它身體的草稈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綠。

  ⑨我張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壯的螞蚱強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們人類不可能忍受。它的壯舉在人世間也不可能發生。

  ⑩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個奇蹟,我想這是並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蹟。等螞蚱終於將草稈從身體裡完全退出後,反而腿一鬆,從所抱的草莖上滾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盡了。

  ***11***兒子手握著草稈再沒有動。原來他和我一樣,在呆呆地盯著螞蚱的一舉一動,併為之震驚。

  ***12***我慢慢站起來,隨即向前微微彎腰。兒子以為我又要抓螞蚱,連忙喊:“別,別,別動它!”我明白兒子的意思。

  ***13***但是,兒子大概永遠也不會明白我彎腰的意思。我幾乎是在下意識地鞠躬,向一個生命、一個頑強的生命鞠躬。

  13.第②段中的自然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 14.這篇小說哪一個詞最能表現螞蚱生命力的頑強?文中的哪一個細節可以證明? 15.根據這篇小說的內容,依次填寫出“我”對螞蚱情感態度變化的詞語。

  答: →難以想象→ → →鞠躬

  16.怎樣理解小說結尾“鞠躬”一詞的含義? 17.在“我”看來,螞蚱是害蟲,專吃莊稼,因此用草稈穿透它的身體給兒子玩。你對“我”的做法是否贊同?為什麼? ***三***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夢的科學與科學的夢

  ①人的一生,幾乎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過的,而入睡做夢,是人人都有的經驗。

  ②夢究竟是怎麼回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一種通俗而較為科學的解釋。無論怎麼光怪陸離的夢境,都是大腦活動的反映,總是和人的經歷、想象和心理特點有所聯的。佛洛伊德認為,夢是心理活動的反映。巴甫洛夫認為,“夢就是過去各種刺激的痕跡,它們現在以最料想不到的方式組合起來”,強調是生理反應。現代科學研究證明,夢是人類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動,是大腦處理資訊的一種特殊形式。更確切地講,是感覺敏銳、情感豐富而擅長形象思維的右腦,在擺脫了善於歸訥、判斷等邏輯思維的左腦作用時,獨立處理資訊的結果。在白天清醒時,由於左、右大腦交互制約、補充作用,使我們的思維、工作和生命合“情”合“理”;而夜晚做夢時,左腦休息抑制,右腦就“不受干擾而自由地”處理資訊,往往就會有“情”無“理”,出現許多稀奇古怪,甚至離經叛道的夢境。

  ③這種非正常邏輯的資訊編輯處理,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個或令人驚喜意外、或緊張恐懼、或興奮行動、或悲慼哀傷的夢而已。而對於詩人、作家、另外一些藝術家或科學家,則可能會是飛來靈感和啟示,因此流傳著許多夢筆生花的美談。如莊周化蝶、杜甫夢鄉、李賀夢月;莫扎特作曲、梵高作畫、斯蒂文森寫《化身博士》、凡爾納寫《八十天環遊地球》也都有夢中命筆的傳說。

  ④藝術創作本以形象思維見長,右腦“獨創”而命筆,應不算離奇,但以邏輯思維為主的科學家,也因夢而得“ 科學啟示”,似乎有點奇怪。其實深思一下也可明白,科學的發展和突破,很多時候就是要對原有的“科學”要有新的認識,甚至要否定,不太循規蹈矩的右腦往往比左腦更敢於創新、突破。我們都知道有幾個著名的“科學的夢”:凱庫勒夢見碳原子跳著像首尾相咬的蛇一樣的環舞,從而悟出了苯分子的環形結構,從而揭開了有機化學史上的光輝的一頁;門捷列夫夢見元素像小孩縱橫排列的隊伍,導致元素週期律的發現。還有笛卡爾、愛因斯坦……都做過“科學的夢”。

  ⑤從夢的科學和科學的夢明白夢是怎麼回事,也可領悟“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之間的辨證關係。在清醒的白天不妨大膽突破陳規舊章,突破“邏輯思維”,也許新的發現、新的發明就會在“白日夢”中給我們靈感和啟示。***有刪改***

  18.為什麼說夢“是大腦處理資訊的一種特殊形式”?

  19.第②段中加點的“合‘情’合‘理’”應如何理解?

  20.本文以“夢的科學與科學的夢”為題有什麼好處?

  21.文中列舉了詩人藝術家“夢筆生花”的故事和科學家的“科學的夢”,二者有什麼共同之處?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三、寫作

  22.每個人心中都有難忘的記憶。也許是老師、朋友的幾句良言;也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許是一張泛黃的舊照片;也許是一首被淡忘的歌曲,也許是自然界中的某一景緻……都可能撥動我們的心絃,觸動我們的心靈,開啟記憶的閘門。請以《我心中的 》寫一篇文章。

  要求:***1***將題目補充完整。***2***文體自選,600字左右。

  答案

  1.A 2.C 3.B 4.C 5.略 6.保爾***保爾•柯察金 虛度年華而悔恨 碌碌無為而羞恥7.戶:單扇的門,泛指門。 念:想,想到。 蓋:表示推測。 相與:一同,共同。8.***1***閒庭信步***2***門當戶對 ***3***前所未有 ***4***念念不忘 9.A 10.①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積水那樣清澈透明 ②只是缺少像我兩個這樣的閒人 1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比喻,月光 12.“閒人”是指政治上不得志的閒人,也大自然的主人,有閒情雅志的人。作者因為“閒”,能處於功名利祿之外而能發現並欣賞到大自然的美景,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時,但作為一個有名無實的小官,有雄才大略卻壯志不能酬,心憂國事。自謂“閒人”,表達了作者悲涼苦悶又自嘲自解的思想感情。13.為後文情節的發展做鋪墊,這麼冷清的環境螞蚱求生的不易,更加讓人震撼。14.震撼 震驚 奇蹟 描寫螞蚱拼命求生的堅強毅力時候的細節 15.認為它是害蟲輕視→難以想象→對螞蚱求生的毅力感到驚訝→被強烈震撼→鞠躬 16.鞠躬既是作者對螞蚱表現出來的堅強的毅力的欽佩也是對螞蚱的歉意,對生命的敬畏,更是對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乃至生命的代價教育了作者父子。 17.不完全贊同。首先螞蚱是害蟲這是人類從自己角度對它進行的界定,有其合理性,但是任何生物在世界上都有其生存的權利,也是大自然的一員,特別是求生的本能對作者父子也起到了震撼教育作用。18.因為做夢時右腦可不受左腦幹擾而獨立自由地處理資訊。19.指白天清醒時由於左、右大腦的交互制約與補充作用,人們的思維、工作和生命合乎常態。 20.既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內容,又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並啟發人們領悟“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之間的辯證關係。 21.共同之處:都是右腦在擺脫了左腦作用後,獲得靈感和啟示,有所突破和創新的結果。啟示:在學習、生活中要敢於打破常規,突破限制,勇於創新。

  22. 按照第一單元作文評分標準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