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階段測試試卷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學期的期末階段考試是對學習的檢閱,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第一部分***30分***

  閱讀下列一段文字,回答1-4題。***9分***

  周副主席那乾裂的嘴脣***   ***住了,濃蜜的鬍鬚不停地***   ***動著,一雙濃眉漸漸皺緊了。嚼了一陣,吐掉了殘 zā   ,把那顆野菜還給楊光,zhǔ   咐到:“你記著,剛進嘴的時候,有點澀,越嚼越苦”。

  1、根據課文語境,在***  ***中填上恰當的字詞。***2分***

  住 動

  2、給加點字注音,或據拼音寫漢字。***2分***

  嚼  澀  殘 zā  zhǔ 咐

  3、文段中有三個錯別字,試找出來並改正。***3分***

  4、文中有一處標點符號錯誤,請指出。***2分***

  5、根據要求,默寫詩句。***①-⑦各1分,⑧⑨句各2分,合計11分***

  ①金沙水拍雲崖暖,

  ②天上閃爍的星星 ,它跟我們這樣接近哪!

  ③,恨別鳥驚心。

  ④,夜泊秦淮近酒家。

  ⑤官兵一致同甘苦,

  ⑥清代鄭板橋詩句“衙齋臥聽蕭蕭竹”描繪了一幅聽竹的畫面,我們學過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也有一句描給類似情境的詩句:

  ⑦明代詩人于謙的《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兩句詩與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中的兩句“  ”有異曲同工之妙。

  ⑧在方框裡填上恰當的字,使下面的古詩句首尾相連。

  病樹前頭萬木 風不度玉門 山度若 入尋常百姓 書抵萬金。

  ⑨在古詩文中抒寫愛國情懷的名句很多,請按要求寫出一句。***人名***詩文中的

  6、下列填入橫上的句子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耳朵裡有不可捉摸的聲響,極遠的又是極近的,極洪大的又是極細切的, 。不知什麼時候又睡著了。

  ①像波濤在澎湃 ②像山泉在嗚咽 ③像春蠶在咀嚼桑葉 ④像野馬在平原上賓士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7、下列作家作品搭配有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最後一課》——都德——法國——小說

  B、《草》——王願堅——中國——小說

  C、《七律長征》——毛澤東——中國——詩

  D、《春望》——杜甫——唐——五言絕句

  8、仿照例句,以我國古今的發明創造或傑出人物為物件,加上適當的修飾語寫三句連貫的話。

  例:我國有雄偉壯麗的萬里長城,有博大精美的故宮,有舉世聞名的秦皇兵馬俑。***3分***

  9、從語言表達的角度來看,下面的廣告詞有沒有毛病?請選其中一則作簡要分析。***2分***

  ***1***今年我家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2***文琳洗面奶特別適合任何面板。

  第二部分***40分***

  ***一***晏子使楚***14分***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①其實味不同             ②寡人反取病焉

  ③縛者曷為者也            ④聖人非所與熙也

  10、比較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語,並解釋。***2分***

  齊之習辭者也            葉徒相似

  學而時習之             徒手搏鬥

  11、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

  ②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

  12、“寡人反取病焉”的結果可用一句成語來概括,那就是      。***1分***

  13、文中的晏子是    時期齊國著名的    家和     家。***2分***

  14、從現代植物學的角度看,橘和枳是不同的品種,因此,“橘化為枳”的說法是不科學的。那麼你能用其他的方法反駁楚王嗎?***3分***

  ***二***《最後一課》***節選******12分***

  接著,韓麥爾先生從這一件事談到那一件事,談到法國語言上來了。他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又說,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裡,永遠別忘了它,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開啟監獄大門的鑰匙。說到這裡,他就翻開書講語法。真奇怪,今天聽講,我全都懂。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覺得我從來沒有這樣細心聽講過,他也從來沒有這樣耐心講解過。這可憐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在他離開之前全教給我們,一下子塞進我們的腦子裡去。

  語法課完了,我們又上習字課。那一天,韓麥爾先生髮給我們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麗的圓體字:“法蘭西”,“阿爾薩斯”,“法蘭西”,“阿爾薩斯”。這些字帖掛在我們課桌的鐵桿上,就好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裡飄揚。個個人那麼專心,教室裡那麼安靜!只聽見鋼筆在紙上沙沙地響。有時候一些金甲蟲飛進來,但是誰都不注意,連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們正在專心畫“槓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國字。屋頂上鴿子咕咕咕咕地低聲叫著,我心裡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

  15、第一段文字使用的修辭方法有 。***2分***

  16、“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開啟監獄大門的鑰匙。”一句中“監獄大門”指的是 ,“鑰匙”指的是 。***2分***

  17、小弗郎士將韓麥爾先生稱為“可憐的人”的意思是***  ******2分***

  A、對韓麥爾先生的即將失業感到可憐。

  B、對韓麥爾先生被迫離開阿爾薩斯感到同情。

  C、對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一種傷感。

  D、對韓麥爾不但成了亡國奴,而且連從事了幾十年的法語教學被迫終止的處境的同情。

  18、這兩段文字給讀者的教育是***  ******2分***

  A、集體主義教育        B、認真學習本民族文字的教育

  C、愛國主義教育        D、尊重知識,尊重老師的教育

  19、畫線句“這些字貼掛在我們……。”是細節描寫,掛在鐵桿上的字帖,烘托出 的氣氛。***2分***

  20、畫線句“他們該不會強迫……”的含義是。***2分***

  ***三******14分***

  瑪麗·居里降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是一所中學的數學和物理老師,母親是一所女子學校的校長。童年的瑪麗身體瘦弱,可是她記憶力超凡,5歲時,她的母親就發現她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6歲那一年,瑪麗背起書包去上學讀書。可是那個時候,她的祖國波蘭已經被奧、俄等幾個國家瓜分了,華沙當時被併入了俄國領土。

  A在學校,學生們只能學俄語,但是學校為了反抗俄國的統治,仍然偷偷地教學生們波蘭語。學校有一個俄國督學,常常***1***地監視師生們的行動,學校為了防備督學的突然到來,在每一個教室裡,都安裝了一個祕密的電鈴,只要一有情況,這個電鈴就會非常小聲地叫上兩聲。這個時候,學生和老師們就會把書藏起來,然後拿起俄國督學規定的教材。

  一天,督學又突然對學校進行檢查,瑪麗的老師正好在教學生們學波蘭語,大家聽到警告的鈴聲後趕緊把書藏在了祕密的地方,然後桌子上又重新擺起了規定的教材,講臺上老師手裡拿著一本俄文字,假裝津津有味地念著。不一會兒,一個剪著短髮戴著金邊眼鏡的男人走了進來,他便是俄國督學。

  督學進來以後,用懷疑的眼光掃了大家一眼後,***2***他說道:“給我叫一個學生起來,我要考一考,你們是不是真的在學俄國的東西。”

  老師知道,這個督學又要難為學生了,於是她把班上記憶力最好的瑪麗叫了起來。

  “背誦你的祈禱文!”

  瑪麗用流利的俄語背誦了一遍,督學沒有辦法了,於是又問瑪麗:“我們神聖的俄國皇帝有哪幾位呀?”

  “有凱瑟琳二世、保羅一世、亞歷山大一世……”

  督學看瑪麗用流利的俄語回答著他提出的問題,有些懷疑地問瑪麗道:“你是在俄國出生的嗎?”

  “不,我出生在波蘭。”

  “現在誰是你們波蘭的領袖?”

  瑪麗此時只是咬著牙齒,她實在不願意回答這個問題,B老師和校長也十分無奈地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

  督學一眼校長,然後***3***道:“女士,你難道不教學生們這最神聖的名字嗎?”

  瑪麗看著同學和老師驚恐的神態,她憤怒地回答道:“是統治俄國領土的亞歷山大二世陛下。”

  “下次回答問題不允許故意拖延時間。”

  說完,督學***4***地跨出了教室。

  但這個問題深深地刺痛了瑪麗幼小的心靈,等督學剛一走,瑪麗便跑向講臺抱著老師痛哭起來,同學們也在下面默默地擦拭著眼淚。

  回到家裡,知道這件事後的父親安慰瑪麗道:“一個國家領土可以被侵略者奪走,民族的尊嚴也可以暫時遭到凌辱,但是你要記住,侵略者永遠無法從人們的頭腦裡奪走知識!”

  父親看到瑪麗臉上有幾分喜色後,又接著說:“你看,羅馬用武力征服了希臘,但是希臘卻用文化征服了羅馬!”

  從此以後,瑪麗更加用功讀書了。1883年6月,瑪麗以獲得金質獎章的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了。後來留學法國,先後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碩士和博士學位。1903年,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21.根據上下文意,揣摩人物心理,空格處填上相應的成語。***4分***

  氣勢洶洶 慢條斯理 耀武揚威 趾高氣揚

  22.學校是教人誠實的地方,在畫線A處,瑪麗的學校卻做著不誠實的事,你如何看待這種行為?說說你的意見。***2分***

  23.在畫線B處,老師和校長為什麼只是“十分無奈地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而不是催促瑪麗回答?***2分***

  24.在畫線A處,學校用偷偷教學波蘭語的方式反抗俄國的侵略,你認為“偷偷”會削弱反抗的力度嗎?為什麼?說說你的理解。***2分***

  25.在都德的《最後一課》中,他借韓麥爾先生之口說:“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開啟監獄大門的鑰匙。”你對祖國的文字有什麼感受,請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來。***2分***

  26.依據上文,談談你認為要成為像居里夫人這樣的人才,需要具備哪些條件?***2分***

  第三部分***30分***

  27.有人渴望將自己的心事告訴他人,有人將心事隱藏在心靈深處;有人被心事纏繞得坐立不穩,有人為心事所驅動而手舞足蹈……請以“心事”為話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①敘事清楚,詳略得當。

  ②題目自擬,字數600字以上。

  答案:

  1、閉 抖

  2、jue se 渣 囑

  3、蜜——密 顆——棵 到——道

  4、最後的句號在引號外。

  5、略

  6、A

  7、D

  8、示例:我國有傳承文明的蔡倫紙,有辨向導航的指南針,有聞名中外的印刷術。

  9、示例:***1***廣告內容庸俗,前後矛盾,不合實際。……

  10、實:果實; 病:辱; 曷:同“何”,什麼; 熙:同“嬉”,開玩笑。

  11、略

  12、自取其辱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13、春秋 政治 外交

  14、略

  15、比喻 反覆 誇張

  16、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統治 法國語言

  17、C

  18、C

  19、愛國

  20、嘲諷侵略者強迫他們學德語的愚蠢

  21、***依次為***耀武揚威 氣勢洶洶 慢條斯理 趾高氣揚

  22、這是共同抗擊敵人的特殊方法,是一種正義的教育行為,既避免了無謂的犧牲,又達到了繼續學習祖國語言的目的。

  23、雖然他們一時無法幫助瑪麗拒絕這一屈辱的要求,但他們理解瑪麗的感受,不願意傷害一個孩子的愛國心。

  24、不會。因為學校畢竟不是戰場,而且學校還要保護學生的安全。“偷偷”體現了波蘭人民冒著危險,堅持學習祖國語言的愛國之情。

  25、略

  26、略

  27、作文:

  【解題思路】

  以“心事”為話題,應明確這個詞的詞義內涵,指的是心裡盤算、放不下的事,多用於為難的事。該詞區別於“心情”“心思”“心緒”“心態”等。

  這個話題有兩條分析思路:

  其一,誰的心事?可以是我的心事,父母親的心事,老師的心事,同學的心事;也可以擬測、揣摩花草魚蟲的心事、大自然的心事、祖國的心事等,從一個新的角度,折射自己對社會、世界的思考。

  其二,這心事是什麼?確定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後,再想一想是什麼心事。對於不同的物件,可能有不同的心事。

  【佳作展示1】

  別夢依依憶鄉關

  三年前,為了到××名校就讀,我別了遠在家鄉的父母。

  三年時光轉瞬即逝。而在這白駒過隙的三年中,我如雪的思鄉情結輕輕飄落在我生命的田園中,對父母的思念與牽掛是我情感真實的呼吸。想家,便是我一直深埋於心底的最大心事。

  家是什麼?是難捨的親情,是安寧的港灣,是溫馨的思念,是永遠牽掛的角落。家就是有人在默默地等你……

  小時候,我好比是“盤依父母身軀之青藤”,家就是我對親情的依賴,家好比是一把父母用親情撐起的大傘,融進無微不至的呵護與關愛,融進無限柔情與溫馨。

  少時的家,承載著我幼時的全部喜怒哀樂,鐫刻著我蹣跚成長的足跡,記錄著我全部的童稚與天真。少年的家,永遠珍藏在我心裡最柔軟的角落,無論何時開啟,都會帶給我最美麗最溫馨的回憶。

  初次離家,才算嚐到了想家的滋味。臨別時分,我總想顯得更瀟灑、更堅強些,暗笑父母千萬次的叮嚀是囉嗦。笑著站在緩緩開動的列車上,若無其事地揮手告別。像那些毫無牽掛的人開始無悔的遠行。然而,當列車緩緩駛離站臺,再回首,淚已成行。對家的思念與牽掛,從那時起開始在我的心頭蔓延。滲入了我的每一滴血液,每一個細胞,纏纏綿綿,無盡無休。

  有家可想,其實是一種幸福。在那溫馨的小巢中,父母總有一種特殊的方式讓人牽掛。鄉情好比一根綿綿長長的情絲,一頭系在家裡,一頭系在遊子心間。千里萬里掙不斷抽不完,千次萬次剪不斷理還亂。

  離家的人怕望明月,怕聽春雨,怕見九秋蓬,怕看千里雁。其實,想家的情懷我不必掩飾,也無法掩飾。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即便僅僅是靜靜地憑窗而立,清風拂過,還是會撩起我無盡的鄉愁。

  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可是再大也忘不了那個溫馨的小家,再精彩也掩飾不盡纏綿的牽掛。家,是一生無法忘記的角落,想家是每個遊子內心深處的共鳴。親情正在這種不斷的思念與牽掛中逐漸濃稠深化。想家,這種看似好苦好累好揪心的事情,其實很美很甜很高尚。

  三年之中,對家的思念一直珍藏在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是我一直揮之不去的心事。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介面前,思鄉情懷使我保留著對真情的敏感,抹去眼中的雲翳,還心靈一份真正的純潔與寧靜。想家,是一種超越空間的心靈感應,想家的人也常被家中的人思念。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千里萬里訴說著一曲又一曲的人間衷腸。

  【評點】:

  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文章。題材較為普通,寫自己離家後的思念,然而詞彙豐富,語言靚麗,富有感染力。如“而在這白駒過隙的三年中,我如雪的思鄉情結輕輕飄落在我生命的田園中,對父母的思念與牽掛是我情感真實的呼吸”,採用比喻的修辭,把“思鄉情結”化作柔柔的雪花,而稱“思念與牽掛”為自己生命中“情感真實的呼吸”,貼切、形象、生動,表達了自己對親人日夜相思的深厚情感。

  文章有對童年生活的追念,有離家的依戀,有想家的感受和哲理思考。思路比較清晰,體現了情感的發展,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作者沒有沉於“想家”的苦悶而不可自拔,“有家可想,其實是一種幸福”,這種理解和感悟,非常獨特。

  【佳作展示2】

  為了那一樁心事

  公元前98年秋日的黃昏,司馬遷被獄卒重重地扔到了要犯之牢。

  司馬遷從昏厥中努力地睜開雙眼,身上的劇痛讓他坐立難安。鮮血透過衣服浸染了身下的草蓆。牢房內空空如也,牆角處幾隻巨型蜘蛛織成碩大的網。

  司馬遷望著牆角處的蜘蛛網,心事重重暗自尋思道:不曾料想,只因同僚們的幾句爭辯之言,就被漢武帝施以宮刑的重罰。昔日朝廷重臣如今卻成為了囚徒! 自己不正是那蛛網中將被餐食的獵物嗎!

  滿天的烏雲遮住了陽光,瑟瑟的秋風夾帶著枯枝敗葉發出陣陣嗚嗚的悲鳴。司馬遷凝視著窗櫺,黯然嘆道:“真是生不如死啊!漢武帝這是在羞辱我!死亡倒也簡單,但還有一樁心事未了。如果此刻選擇死亡,一生所追求的寫作《史記》的心願就無法完成,先父的遺願也將付之東流,我拿什麼來告慰先父的在天之靈,我又如何心安呢?不,我不能死!即使隱忍苟活,也要完成寫作《史記》的夙願。”

  一樁未了的心事——寫作《史記》的信念,支撐著司馬遷度過牢獄中的時光。

  窗外,秋風敲打著窗櫺。油燈下,司馬遷聚精會神地寫著《陶侃傳》一章。只見那雪白的宣紙上留下工煉的字跡:”侃性聰敏恭勤,終日斂膝少坐,軍府眾事,檢攝無遺,未曾少閒。後人語曰:大禹仍惜分陰,至於眾當惜寸陰。生無益於時,死無傳於後,是自棄也。”

  司馬遷審視著墨跡未乾的文稿,欣慰地笑了。總算了卻了一樁心事!爹,您的在天之靈也該得到慰藉了吧!司馬遷呷了一口茶,任由一股馨香在心扉中徜徉。

  為了完成《史記》,司馬遷踏遍大江南北。

  為了完成《史記》,司馬遷訪遍老夫賢士。

  油燈攝下了司馬遷奮筆疾書的身影。

  史冊顯現了司馬遷剛正不阿的筆鋒。

  了卻心事奮筆疾書十載,忍辱負重成就華章百篇。《史記》是他遭重刑不墜青雲之志的傑作,《史記》是他生益於時,死傳於後的不朽典章!

  【評點】:

  文章借用了歷史上司馬遷遭受宮刑,而創作鴻篇鉅作《史記》的事件,表現了自己對“司馬遷”忍辱負重的敬佩之情。這是對歷史的“加工”和“活化”。可以理解是“司馬遷的心事”;當然,尊重歷史,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也是“我的心事”。

  文章採用了小說的筆法,從牢獄中司馬遷遭刑醒來寫起,揭示他複雜的心理活動,明確他的“心事”,其實就是他的偉大抱負和人生理想。

  作者有著較為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如對《陶侃傳》一章文字“侃性聰敏恭勤……死後無傳於後,是自棄也”非常熟悉,借用來表現司馬遷堅定的生活信念,非常貼切。

  文章段落安排非常靈動,和詩意色彩的語言相協調,文筆顯得比較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