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科政治學習方法指導

  政治是高二文科生必學的內容,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學好政治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二文科政治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文科政治學習方法

  準確理解基本概念

  現在的高考政治試題,更加註重學科能力的培養,著重加強思維能力的考查。於是在部分師生中產生了一種誤解,以為基礎知識不重要了。其實,知識和能力兩者是統一的,知識是能力的載體,能力是知識的運用。忽視基本知識片面強調能力,能力將成為一座沙丘之塔。相對於高一年《經濟常識》來說,高二年《哲學常識》的概念、原理更加抽象,不易理解,對這些概念、原理要特別注意記憶、比較、理解,如第一課中的物質和意識,客觀實在和客觀存在,主觀和客觀等概念,如第三課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等原理,對這些易混的概念、原理都要認真比較、理解和記憶、知識掌握要準確,回答問題時要符合要求,有些關鍵字、詞要與教材完全吻合,不能隨意搞錯,如物質概念中的"客觀存在",規律概念中的"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絡"等。如果學生能準確把握,考試時就能避免很多失誤。

  迴圈複習,多做練習

  政治和歷史、地理一樣都是需要大量記憶的學科。根據記憶遺忘規律,學生除了課前預習,認真聽講之外,課後還要懂得迴圈複習。可把教材分為幾個階段或部分,在與教師同步學習到一定階段後,又適時地回到第一階段按照自己的計劃複習。迴圈複習有利於記憶,做到事半功倍。多做練習,規範答題。回答政治主觀題要做到分點、分段,條理清楚,規範學科用語,原理同材料相結合。為此,學生除了認真聽講、記憶理解外,還要多做練習,正所謂熟能生巧,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理論聯絡實際

  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正確處理好人們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這是政治課的內在要求,也是政治高考命題的一個重要原則。因此,學習《哲學常識》,應該把抽象的哲學原理同社會生活實際相結合。這樣做的話,既能進一步深刻理解哲學原理,又能運用原理分析社會熱點問題,提高考試分析能力。如國家的巨集觀調控問題一直是高考的熱點問題,哲學常識的物質決定意識原理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聯絡的觀點看問題;量變和質變的關係等原理都可以加以結合。教學實踐證明,若能將熱點問題賀教材原理巧妙對接賀正確運用,就能使學生學有所長,適應高考的要求,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高二文科政治哲學學習口訣

  其一:唯物論

  圍繞本原起爭論,基本派別為二分。唯物唯心鬥始終,根本分歧誰第一。

  先有物質唯物論,意識第一是唯心。古代樸素近機械,各自缺陷難自成。

  辯證歷史唯物論,迄今為止最科學。物質第一終決定,意識第二有能動。

  正確反映反作用,促進阻礙兩重性。實際出發是前提,精神意識不可輕。

  時間地點與條件,主觀客觀須適應。教條本本與經驗,主觀主義不能犯。

  堅持科學無神論,不信偽科和迷信。黨的政策來指導,國家建設能搞好。

  其二:辯證法

  辨證法與形而上,圍繞三點起爭端。聯絡發展與全面,孤立靜止與片面。

  尖銳對立成兩派,根本分歧在矛盾。聯絡特點要把握,客觀普遍和條件。

  多樣聯絡掌握二,因果整體與部分。先行後續與引起,二者必須同時備。

  因果關係可轉化,情況有二要記牢。因果關係勿顛倒,故意顛倒有蹊蹺。

  承認因果客觀性,科學研究的前提。因果聯絡要把握,科學預見知後果。

  整體部分有區別,內涵地位與功能。整體部分有聯絡,二者不可相分割。

  相互影響要重視,關鍵部分可決定;整體部分會轉化,條件具備才可以。

  全域性觀念要樹立,整體著眼是第一:搞好區域性也重要,整體功能發揮好。

  其三:發展的觀點

  物質運動不可分,絕對運動要承認。相對靜止也存在,運動特殊的狀態。

  變化發展不容疑,重點掌握其實質。新舊事物咋區分?符合規律是標準。

  發展觀點重運用,方法需要掌握三,承認過程分階段,創新才能促發展。

  規律概念須掌握,自身本質與必然,三個方面有對比,外力現象和偶然。

  客觀規律不可違,主觀能動要發揮:實事求是是精髓,解放思想相統一。

  其四:矛盾的方法

  矛盾方法要抓住,一分為二是基礎,具體問題具體分,兩點重點都要論。

  普遍特殊的關係,共性個性是其意。相互聯結要點二,除此之外有轉化。

  解剖麻雀彈鋼琴,主要矛盾來決定。主要矛盾集中辦,統籌兼顧不能亂。

  主次方面不難認,一個矛盾分面兩。判斷性質作評價,主要方面來當家。

  高二文科政治主觀題高分方法

  方法一:主觀題設問歸類梳理——觸類旁通

  “是什麼”型別。通常包括現象題和體現題:現象題即上述材料反映了什麼經濟現象、文化現象或政治現象。首先,對材料進行全面分析,整體把握;其次:在文字材料中找出所包含的全部經濟、政治或文化問題;最後,把圖表、資料轉換為書面文字,直接概括,不必引入觀點,不必進行分析。體現題即材料體現了×××原理***原則***、觀點、道理等。

  首先,要注意一個材料體現多個原理,要從多角度回答;其次,多個材料體現一個原理,找共同點;最後,注意答題格式,以及原理加材料中的作法***即如何體現***。

  “為什麼”型別。通常包括原因、重要性、必要性及意義:原因題即為什麼這樣做、為什麼產生這種現象、說明理由。首先,答案各要點必須與設問的物件之間有因果關係;其次,答題格式即客觀必然性加意義***重要性***。意義題即分析××經濟意義、政治意義、文化意義。其中經濟意義包括:根據不同主體定要點***從對國家、對企業、對居民/消費者等***;根據經濟活動的性質和不同環節定要點如:根本性質:鞏固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實現共同富裕、建設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等;政治意義:對黨、對政府、對公民、對社會熱點、對國際;文化意義:弘揚民族文化,培養民族精神等。

  “怎樣做”型別。如何做,採取哪些措施,有什麼啟示。啟示題即上述材料給了我們什麼啟示:首先,從材料、設問的關鍵詞和材料呈現的措施中去感悟;其次,只答方法,啟示就是方法***怎麼做***。

  措施題即我們應怎樣做,請你對此提出合理化建議。首先,從材料中找方法,材料呈現的是負面現象,其反向就是正確方法***如材料是環境汙染等,其反向就是加強環保、合理利用資源***;如果材料中呈現的是正確做法,只需對這種做法加以概括、總結即可。其次,從課本知識中找方法;再次,從當前政策中找方法***黨代會、兩會等提出的重大措施***。

  “看法、認識、評價”型別。談談對××觀點或對上述材料***現象***的認識等。首先,聯絡材料,分解設問。把問題可以分解從四個角度思考:“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怎麼做”。聯絡具體要求選擇好角度進行回答。

  總之,答題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具體分析,謹防定勢。

  方法二:審題答題的基本路徑——按步就班

  第一步:先審設問後審材料。首先,通過審設問要弄清命題的限定性:知識範圍限定***是經濟常識還是哲學常識、政治常識,文化生活,還是具體的知識***;問題角度限定***應回答“是什麼”還是回答“為什麼”“怎麼樣”“怎樣做”***;材料限定***是否要求結合材料、結合哪個材料***;物件限定***要求我們對什麼分析***;主體限定***是黨、國家、政府、企業、個人、還是經營者、勞動者和消費者的角度***。其次,審材料時要結合設問提取有效資訊,先找出核心思想,再圍繞核心找出相關資訊;如果是表格材料,要全面解讀表題目、表頭、資料、尾註,要細緻全面。

  第二步:回憶、聯想曾學過的與該題設問、材料相關的概念、觀點、原理和其他基礎知識,力爭全面。

  第三步:整理答題思路,一定要列簡要的提綱,要根據試題的分值猜測答案要點可能有幾個,同時要確定採用演繹式***從原理入手結合材料說明***還是採用歸納式***從材料分析到概括原理***的答題方法。

  第四步:書寫要整潔,邏輯要嚴謹,層次要清楚。使用學科術語,標清序號,達到規範化、段落化、序號化、層次化。

<高二文科政治學習方法>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