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選修五綜合測試題及答案

  綜合測試題能更貼合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要求。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地理選修五綜合測試題:

  第一題、選擇題
  武漢晚報2010年7月1日報道 昨晨,27年來最猛6月大暴雨襲擊江城,造成漬水較嚴重的路段達260餘處,漬水處最深已超過半米,大範圍的漬水造成全城擁堵,一直到昨日下午1時交通才恢復正常。回答1-3題。
  1.暴雨形成必須具備的條件有
  ①強烈的下降運動 ②有源源不斷的水汽供應
  ③形成降水的天氣系統持續的時間長
  ④一些降水性的天氣系統如氣旋、鋒面等不受地形阻擋因而前進速度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和這次暴雨導致武漢多處漬水無關的是
  A.雨勢太急 B.配套設施不完善
  C.地勢低平 D.道路擁堵
  3.此次暴雨除造成城區交通擁堵外,還可能有
  A.城市排汙系統失效 B.泥石流
  C.供水管道破裂 D.交通指揮系統失靈
  堰塞湖是由於火山噴發、地震等原因引起山體岩石崩塌從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後貯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質稱為堰塞體,往往不夠穩定,易形成垮壩。讀圖,回答4-6題。
>
  4.據圖分析,導致圖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地震 B.滑坡 C.火山噴發 D.洪澇災害
  5.關於該堰塞湖的形成是否產生了自然災害,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堰塞湖的形成已經產生了自然災害
  B.只有堰塞體發生垮壩並淹沒下游才屬於自然災害
  C.只有堰塞體發生垮壩並對下游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危害才屬於自然災害
  D.堰塞湖本身不屬於自然災害,由其產生的洪澇等才屬於自然災害
  6.當地政府應對堰塞湖危害的正確措施是
  A.緊急撤離圖示地區所有居民
  B.利用堰塞湖發展旅遊、航運、發電等產業
  C.加強對堰塞體的監測,制定並執行應急方案
  D.使用大量炸藥完全摧毀堰塞體
  從2010年4月19日開始的沙塵天氣,是2010年入春以來北方地區遭受的強度最強、影響範圍最大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不僅對我國北方地區造成影響,還給江蘇、安徽、湖北等南方地區帶來揚沙或浮塵天氣。讀北京市1960~2000年累計平均沙塵暴、揚沙、浮塵出現的季節變化示意圖,完成7、8題。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沙塵暴作為一種天氣現象,它的形成是由於
  A.冷鋒過境 B.暖鋒過境 C.氣旋過境 D.反氣旋過鏡
  下圖中的甲、乙兩圖為兩個潛在的滑坡山體等高線示意圖***兩圖比例尺相同,等高線單位:米***,圖中粗虛線為滑坡面與山坡面交線投影。完成9、10題。
>
  9.下列屬於誘發滑坡的自然因素是
  A.工程建設 B.過度開墾 C.植樹種草 D.暴雨
  10.人類預防滑坡災害,可以採取的措施是
  ①確定潛在的滑坡位置 ②切除滑坡體下部 ③加強對滑坡體的觀察 ④滑坡體表面用水泥固結 ⑤錨固山體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③④⑤
  影響我國的颱風有西移、西北移、轉向三種移動路徑,其中轉向路徑颱風常到達我國東部海面或在我國沿海地區登陸後轉向東北方向,路徑呈拋物線狀。圖甲是西太平洋颱風轉向點和平均經緯度圖,括號內是颱風統計次數,實折線上各點表示緯度,虛折線上各點表示經度。圖乙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區示意圖。讀圖甲、圖乙,完成11、12題。
>
> 11.颱風轉向點自西北向東南方向變化的時段是
  A.5~6月 B.6~8月 C.8~10月 D.10~11月
  12.圖乙中,颱風中心正從東南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動,靠近臺灣東部沿海,速度明顯減小,有轉向的跡象,這個颱風可能出現的時段是
  A.5~6月 B.6~7月 C.9~10月 D.10~11月
  《環球時報》2010年7月13日報道 印度西北部地區2010年6月遭遇百年不遇的高溫天氣,最高氣溫接近50℃,導致近300人被熱死。高溫不僅使人無法忍受,野生動物和家畜也飽受折磨。持續的高溫已經造成生活在印度最大邦北方邦森林地帶的蝙蝠、烏鴉和孔雀大量死亡。據此完成13、14題。
  13.印度每年高溫酷暑的災害性天氣都出現在5、6月份,這反映了自然災害具有
  A.時間分佈的規律性 B.成因機制的規律性
  C.空間分佈的規律性 D.突變和漸變的雙重性
  14.南亞地區大部分高溫酷暑天氣都出現在5、6月份的原因是 >  A.太陽高度角最大 B.旱季末期,降水少,太陽輻射強
  C.屬於熱帶沙漠氣候 D.旱季初期,降水少
  中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因而防災減災的任務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艱鉅。讀我國自然災害區劃圖,完成15-17題。
  15.下列災害中屬於氣象災害的有
  ①乾旱 ②滑坡 ③颱風 ④風暴潮 ⑤寒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6.與其他地區相比,d地區分佈最為集中的自然災害是
  A.洪澇 B.颱風 C.泥石流 D.乾旱
  17.圖中a、b、c、d四個地區,旱澇災害最嚴重的是
  A.a B.b C.c D.d
  2010年3、4月間.我國西南數省遭遇大早。而新疆堆吾爾自治區阿勒泰部分地區卻在準備防洪。據此回答以下2題。
  18.西南地區發生旱災的主要原因有
  A.屬於溼潤地區,農業用水量過大
  B.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
  C.屬於乾旱地區,水資源不足
  D.水汙染嚴重,水資源短缺
  19.阿勒泰部分地區洪水的形成原因及應對措施有
  A.暴雨引發洪水,建立預警系統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庫
  C.積雪融化引發洪水,疏浚河道
  D.來自上游的冰凌洪水,爆破除冰
  讀我國西南地區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分佈圖,回答20、21題。
  20.下列對該地區地質災害多發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
>
  A.位於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 B.地形複雜,山體坡度大
  C.乾溼季分明,暴雨集中 D.氣溫較差大,岩石破碎
  21.人類活動也可能誘發地質災害,如破壞植被最可能誘發
  A.地震 B.泥石流 C.滑坡 D.塌方
  圖4是某地氣溫、降水、潛水水位***潛水面海拔***年內變化圖。讀圖回答以下2題。 >
>
  22.圖4所示的這類氣候條件容易誘發的地理現象是
  A.寒潮 B.泥石流
  C.凌汛 D.沙塵暴
  23.下列城市所在地域,與圖4所示的氣候型別相同、海拔相近的是
  A.天津 B.昆明
  C.新奧爾良 D.加爾各答
  .在遙感技術中,可以根據植物的反射波譜特徵判斷植物的生長狀況,讀下圖完成 >        24.圖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於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A.紅外線 B.X光 C.可見光 D.紫外線
  25.根據圖中原理,可用遙感技術直接***  ***
  A.劃分植物型別 B.判斷植物生長的土壤型別
  C.估計糧食作物的產量 D.檢測樹木的生長狀況
  GIS中,不同型別的地理空間資訊儲存在不同的圖層上。疊加不同的圖層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間的相互關係。回答以下2題。
  26.洪水淹沒地區圖層與人口分佈圖層的疊加。可以
  A.推斷出各地受災情況
  B.推斷出各地降水情況
  C.-計算湖泊水域面積
  D.估算工農業生產總值
  27.對l950年與l998年長江中下游湖泊面積圖層進行分析,能夠
  A.計算湖泊蓄水量
  B.預測洪澇災害的發生
  C.瞭解圍湖造田情況
  D.預測該地區降水變化趨勢
  全球定位系統***GPS***能為全球範圍內的使用者提供全天候、連續、實時、高精度的三維位置、速度及時間資料。據此完成28-29題。
  28.救災物資空投,利用GPS主要是為了
  A.減少人力勞動,提高勞動效率
  B.提高空投精確度,讓救災物資儘快投入使用
  C.縮短空投距離 D.減少人員傷亡
  29.利用GPS可以對地震進行監測,監測的物件主要是
  A.海陸分佈的變化 B.地球內部岩漿的活動情況
  C.地殼的運動狀況 D.災情的發展
  30.CCTV-1每晚19:00的新聞聯播節目之後是天氣預報,天氣預報時都要出現一幅衛星雲圖。利用衛星雲圖可以對以下哪種災害進行準確預報預警
  ①沙塵暴 ②颱風 ③雷電 ④冰雹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第二題、綜合題
  31.讀下列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  材料1:我國乾旱災害分佈圖。
  材料2:2009年入秋以來,包括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在內的我國西南地區遭遇了歷史罕見的特大旱災,百萬公頃農作物絕收,千萬群眾飲水困難。
  ***1***材料1顯示我國旱災發生最頻繁的地區是_____________ ______。
  ***2***我國乾旱災害嚴重的地區主要分佈在氣候比較溼潤的季風區,其原因是什麼?
  ***3***圖中①②③三地中易出現伏旱的是________地;易出現春旱的是________地,該地出現春旱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地乾旱頻次________***大於或小於***20,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⑤所在省區距海遙遠,降水稀少,但乾旱頻次較低,為什麼?
  32.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泥石流是在一定的地理條件下形成的由大量土石和水構成的固液兩相流體。
  我國泥石流分佈與年降水量關係統計表
年降水量***mm*** <100 100~400 401~600 601~800 801~1000 1001~1400 >1400
泥石流數量百分比***%*** 2 8 16 18 24 22 10
  我國泥石流暴發頻率與月份關係統計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泥石流暴發頻率***%*** 0 0 0 2 9 18 34 24 10 2 1 0
  ***1***閱讀材料,分析回答發生泥石流的三項必要條件。
  ***2***人類的某些經濟活動,如________、________等產生的大量棄渣隨意堆於斜坡上、傾於溝谷中,或由毀林開荒、陡坡墾殖加重的水土流失等,都直接、間接地為泥石流的發生提供了________來源。
  ***3***閱讀材料,分析泥石流的主要發生季節及其原因。
  33.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截至2010年8月4日11時的初步統計,安徽滁河流域的特大洪災致使安徽9個市38個縣***市、區***受災,受災人口242萬餘人,因災直接經濟損失達25.72億元。
  材料2:淮河流域示意圖。 >
>
  ***1***結合材料1分析洪澇災害主要有哪些危害?
  ***2***圖中①、②所代表的河流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據圖描述淮河的水系特徵。
  ***3***2009年7月淮河流域發生特大洪災,從災害學意義上講,淮河地處我國南北過渡地帶,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和南方地區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4***分析淮河流域內旱災頻繁的原因。
  ***5***淮河歷史上出現過多次洪澇災害,你對防治淮河洪水有什麼好建議?
  34.2010年10月超強颱風“鯰魚”預計於22日至23日在我國華南沿海登陸。受“鯰魚”影響,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可能出現狂風暴雨,次生災害發生率增大,南海也將遭遇近20年來最惡劣海況。19日17時,國家防總啟動防颱風Ⅱ級應急響應。 > ***1***簡述颱風“鯰魚”19日到24日期間其強度的變化特點及判斷理由***4分***
  ***2***颱風登陸中國大陸,廣州市和南寧市都形成暴雨天氣,但廣州經濟損失更大,從自然條件分析原因***6分*** >
>
  ***1***比較甲、乙、丙三地自然災害損失率的差異,並說明影響自然災害損失率的主要因
  素。***6分***
  ***2***簡述防禦自然災害,減少災害損失的主要措施。***4分***

  高二地理選修五綜合測試題答案:

  第一題、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A B A C A A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A B D C A B C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C C D A C B C A
  第二題、綜合題
  31、 ***1***珠江三角洲、長江中下游平原、華北平原
  ***2***夏季風不穩定,降水變率大;人口多,經濟發達,需水量大。
  ***3***② ③ 春季鋒面雨帶停留在長江以南,北方少雨;春季氣溫回升快且多大風,蒸發旺盛
  ***4***大於 雖然降水較多,但地下河發育,大量地表水滲入地下河,造成地面缺水
  ***5***⑤省區氣候乾旱,人類活動主要依賴高山冰川融水,加上人口密度小,乾旱頻次較低。
  32、***1***充足的水,足夠的堆積物,足夠的地表和溝谷坡度。
  ***2***採礦 採石***修路、水利工程建設*** 疏鬆固體物質
  ***3***我國泥石流災害多發生在夏季***6、7、8月***,因為該時期較多的降水為泥石流的發生提供了豐富的水源。
  33、 ***1***洪災會對工農業各部門造成直接破壞和經濟損失,同時會因人口死亡、災民流離、疫病暴發對社會造成巨大沖擊,通過對耕地、水系、水環境的破壞造成生態環境惡化。
  ***2***黃河 長江 北岸支流長而多,南岸支流短而少。
  ***3***暴雨集中,降水變率大 暴雨歷時長,強度大
  ***4***自然原因:春季鋒面雨帶沒有到達,往往形成“春旱”;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伏旱”嚴重;有些年份,當夏季風過強時,鋒面雨帶迅速北移,淮河流域降水稀少。
  人為原因:淮河流域墾殖指數高,農田面積大,農業用水量大;森林植被破壞嚴重,植被涵養水源能力差。
  ***5***上游植樹造林,加強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庫,調蓄徑流;中游利用窪地修築蓄洪工程;下游開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加強湖泊對洪水的調節能力;加強預報、監測,提高人們的防災、減災意識。
  34、***1***先增強後減弱。 中心氣壓先降低後升高或中心風力先增大後減弱;***4分***
  ***2***廣州位於下游,來水量大;颱風先到達廣州,降水強度大;位於沿海,強風、風暴潮影響大;廣州地勢力低平,不易排水;***6分***
  35. ***1***乙地損失率最大,甲地損失率最小***2分***影響損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災害的強度、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地區抗災能力等。***4分***
  ***2***做好自然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測預警系統;加強自然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
  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減災意
  識;利用遙感衛星等3S技術進行監測和預報,提高災害防範能力;制定救災應急預案。***4分***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高二地理選修五相關文章推薦:

1.高二地理選修五重要知識點

2.高二地理選修5知識點

3.高中地理選修5說課

4.高二地理選修五試卷及答案

5.高二地理選修5測試題及答案

6.高二地理選修五知識複習點

7.高二地理選修5知識難點總結

8.高二地理選修5習題及答案

9.高二地理選修自然災害試題及答案

10.高中地理選修3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