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說課

  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與社會經濟發展、傳統文化觀念和相關的人口政策等密切相關。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俗話說“無農不穩”。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農業大國,“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國“十五”和“十一五”規劃的重點。因此,農業在整個國家的穩定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本課題有較強的實際應用價值。另外,關於“農業區位”這部分知識是本章第二、第三節進一步分析世界典型的農業地域型別所必備的基礎知識。

  2、教學目標

  ***1*** 通過活動和案例說明自然、社會經濟等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2***

  運用“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等基礎知識,綜合分析農業地域型別形成的原因和主導因素,樹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基本觀念。

  3、重點與難點

  綜合分析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及其發展變化。

  二、教學方法

  在理論聯絡實際,學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充分運用活動、案例、圖文進行形象、生動、直接的啟發。主要採用了圖導圖學法、案例教學法、討論學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力求體現學為主體,教為主導。

  三、學法指導

  本節課立足於案例分析,堅持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首任。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1、讀圖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3、總結歸納法

  四、設計思想

  本節課根據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徵及認知規律,採用讀圖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總結歸納法,讓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從而使學生學得積極、愉快,主動地參與了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提高了學生的整體地理素質。

  五、教學程式:

  教學綱要教學設計設計意圖

  一、引入新課 以朱提出的“三農”問題引入。引導學生關心時事中的地理,並引起學生對本課題的重視,體現課題的時代性。

  二、講授新課

  <一>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1、 區位的含義

  2、 影響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

  ①自然因素:氣候、水源 地形、土壤

  ②社會因素:市場、勞動力、交通運輸

  3、影響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二>農業地域的形成

  1、 農業地域的概念

  2、 農業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結果

  引導學生觀察、對比兩幅地理景觀圖,從地理位置、自然和社會因素等理解農業區位的含義。

  利用課文活動1:以“世界水稻種植分佈區域”為例,分析農業區位受氣候因素影響。

  利用課文活動2:以“我國江西泰和縣的千煙洲”為例,要求學生利用地理示意圖分析地形、土壤因素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利用課文活動3:以“佛山農業景觀變遷”為例,說明市場和政策因素對農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補充案例A:以“湧泉蜜桔賣出了“全國第一天價”為例,說明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可以是幾個因素的綜合。 補充案例B:以“北方蔬菜的反季節種植”為例,說明核心概念圖具有開放性。

  利用課文案例1:以“環地中海地區的農業變遷”為例,說明影響農業區位因素不是一成不變的,某個因素的變化也會引起其他區位因素的變化。

  從文字上理解農業地域的概念。

  利用課文案例2:以“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地域的形成”為例,從澳大利亞的氣溫分佈、降水分佈、人口分佈分析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地域的形成過程。

  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總結的能力。

  設計這種由遠及近的活動與案例,有利於幫助學生理解農業生產的佈局、變化與區位因素的關係,加強了學生探究能力和讀圖分析能力的培養,體現了主體性教學的教育思想。

  我認為:“思維活動的參與是最本質的參與”。通過這樣具體的案例突破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

  培養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

  讓學生學會協調人地關係,理解農業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合理利用農業土地的結果。走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

  三、本節小結嘗試讓學生構建本節的框架結構。加強本節的知識體系,展示人地關係。

  四、思考討論:佛山農業發展主要受那些區位因素影響?現在形成什麼農業地域型別?

  建議學生課外查詢相關資料。讓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建設家鄉。

  附:

  [補充案例]

  案例A

  2001年,全國柑桔生產適逢豐年,預計總產量可達1000萬噸。物以稀為貴,這是市場經濟規律。當年,不少地方的柑桔只賣到五六毛一斤,低的甚至只有一兩毛一斤。但產自浙江臨海市的湧泉蜜桔卻同往年一樣,仍然能夠賣到了五六元一斤,賣出了“全國第一貴”的天價。同樣是柑桔,一個成為“傷心果”,一個卻成為“開心果”。湧泉蜜桔品質的不斷提高除了當地的土壤適合蜜桔生長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臨海市政府的政策扶持。20世紀90年代以來,湧泉鎮政府就開始實施科技興“桔”戰略,制定一系列扶持柑桔發展的政策,並建立基地,普及科技,引進新技術,新品種,率先建成了全國第一家省級柑桔現代化農業示範園區。使湧泉鎮柑桔園成為當時國內惟一一家優質柑桔生產技術示範基地。

  ***土壤、市場、政策***

  案例B

  過去,每到冬季,我國北方的人們只能吃單一的大白菜,現在通過大棚、溫室種植等技術實現了北方蔬菜的反季節種植,使北方冬季市場上也有各種各樣的蔬菜供應。

  ***二***

  一、 說教材

  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農業大國。“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國“十五”和“十一五”規劃的重點,農業對國家的穩定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農業的生產和佈局也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點和學生學習的難點。所以,本節課具有較強的實際和應用價值。另外,本節內容又是本章第二、三節進一步分析世界典型農業地域型別所必備的基礎知識。

  2、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農業區位的含義及其農業區位選擇的因素

  ***2***、利用圖表分析法讓學生理解農業生產的佈局、變化與區位因素的關係

  ***3***、通過分析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形成,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兩幅地理景觀圖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地理的綜合分析方法

  ***2***、通過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農業區位差異的對比,讓學生學會區域比較的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樹立農業生產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思想,培養學生充分、合理利 用資源,保護自然資源的觀念

  3、教學重點和難點

  綜合分析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農業佈局的影響

  二、說教學方法

  在理論聯絡實際,學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充分運用圖文、活動、案例進行形象、生動、直接的啟發,主要採用案例教學法,輔以比較法和圖表分析法,力求實現學為主體,教為主導

  三、說學習方法

  本節課立足於學生活動和案例分析,著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方面主要採用活動討論法,輔以對比法

  四、教學程式 教學綱要

  一、引入新課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時事法以當前備受關注的“三農 二、講授新課 〈一〉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1、區位的含義

  42頁中 2、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因素

  自然因素:氣候、水源、

  1:“世界水稻種植分佈區域”首先要求學土壤

  2:“江西泰和縣千煙洲的立體農業”

  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運輸、政策等

  3、影響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二***農業地域的形成 1、農業地域的概念

  2、農業地域的形成

  三、鞏固小結

  四、課後思考

  查詢相關資料,思考影響三明地區農業發展的區位因素有哪些? ***讓學生了解家鄉,建設家鄉***

  五、板書設計

  〈一〉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1、區位的含義 2、農業區位的含義

  3、農業區位選擇的因素***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

  4、影響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二〉農業地域的形成

  1、農業地域的概念

  2、農業地域的型別

  3、農業地域的形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