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腿部纏絲

  由一代太極宗師馮志強先生***以下簡稱馮師***創立的 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 ***以下簡稱混元太極拳***以道家內功和中醫經絡學為基礎,以陳式太極拳和心意六合拳為母,建立了科學、完整的 混元太極拳 練功體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簡述

  纏絲勁是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的精華,也是擖手***現通稱為推手。***技擊的重心所在。學習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到了相當程度之後,一定要精研纏絲勁,才能登堂入室,達到拳藝的大成。

  纏絲勁分為順逆二種,再配合動作的上下、左右、前後等就形成了立體型態的纏繞圓圈。纏絲勁是源自中氣,中氣發於心內***古人之心猶今人之言腦***,由腎而生,經命門而出入,動則出,靜則入,藏於丹田,入於骨縫,外達肌膚,陳氏謂﹕其在骨縫中者謂之中氣,其形肌膚者謂之纏絲勁。

  此言纏絲勁的本質及其生髮情形,打拳時是渾身都是纏勁,而用以表現此種錯綜複雜,變化多端的纏絲勁的主體是臂與腿。

  品三先生著作在單鞭著內詠詩云:東衝西打在單鞭,左右執行玄又玄,此精〈言纏絲勁〉皆由心中發,股肱表面似絲纏,斜纏順逆原有定,最耐淺深細究研,究研功力真積久,且豁然太極拳。

  人身處處皆太極,一動一靜俱渾然,如欲渾然窮原象,三五光明月正圓,照臨天下千萬物,無物能逃耳目前,或擒或縱皆由我,頭頭是道悟源泉。

  這首詩是說明了纏絲勁是由心中發而形於股肱為順逆纏絲;股為腿,肱為臂,他說纏絲勁須要仔細研究,日久功深,豁然貫通。

  渾身都是太極纏絲勁,動靜渾然,敵勁難逃我耳目,擒縱在我,這是因為我明悟了纏絲勁道理,自然而然成了太極渾然之象,無往不利了。

  手與腳纏絲的配合,一般而言,是同一側的手和腳,順則同順,逆則同逆;但也有例外就是在單腳獨立與解脫擒拿時是可以不按此規律的。

  手臂與腿部的生理構造不同,手是架空的,而腿卻是以地面為支柱,手部的纏絲方向是以手指或手掌為準,腿部的纏絲方向是以膝蓋為準,手掌只可正背面翻轉,膝蓋卻可連續向內或向外轉圈,因為有這種不同的關係,腿部的纏絲較為複雜,就有提出來討論的必要了。

  研討腿部的纏絲勁,首先要明瞭腿部纏絲如何劃分順逆。太極拳是以虛實變化為主,只要有動作運勁,就有虛實變化,腿部纏絲當然不能例外。

  所以依虛實變化來研究,劃分腿部的順逆纏絲,就此較簡單而容易明瞭了。即當膝蓋由內轉外時,是由虛變實,或由外轉內時是由實變虛;由於膝蓋的轉向外與轉向內的虛實變化,在兩腿所形成的纏絲為:

  1、當在右腿時,為順時鐘方向轉動;在左腿時,為逆時鐘方向轉動;稱為順纏。

  2、當在右腿時,為逆時鐘方向轉動;在左腿時,為順時鐘方向轉動;稱為逆纏。

  知道了腿部纏絲的性質之後,再與手臂的纏絲比較,就可看出明顯的不向之處了。即是手的纏絲因為以手指為方向,所以一定要順逆互相迴圈;而腿部纏絲是以膝蓋為方向,所以可以作一系列的連續順纏或逆纏,而不需順逆互換。

  因為如此,所以在連續進步時,可以不致斷勁,步步進逼,迫使對方跌出。即使單一動作,亦是一纏到底,使對方無法抵擋。例如在二套拳炮捶中的玉女穿梭照奎演架名連珠炮是連續右腳在前順纏,左腳在後逆纏進逼。

  倒騎麟照奎演架名白蛇吐信是連續左腳在前逆纏,右腳在後順纏進逼。順欄肘是右逆左順橫襠步進逼,窩底炮是右順左逆進逼。上面所舉各著都是具有威力的發勁著勢。

  究其力量之根源,就是靠腿部纏絲之一貫,中間不需順逆互換,不但沒有斷勁,而且快速無比。由此可見腿部纏絲對於技擊的重要性了。

  纏絲勁訓練的基本形式

  太極拳本身的運動方式決定了纏絲勁訓練的首要性。太極拳要求動作須沿弧線運動。要想達到這一運動目的,必須通過身體的內外協調旋轉才能實現,也正是因為有了身體的旋轉才產生螺旋式運動,才產生了整體的纏絲勁。

  正常情況下,身體的立體旋轉訓練是練出纏絲勁的基本形式。我們有三層訓練模式,每層又有定步、活步兩種訓練形式。這裡介紹的是定步訓練模式,活步訓練模式則是把定步左右旋轉變為進退步習練。

  初級纏絲:抱球提塌

  動勢,身體中正,兩腳同肩寬,雙手左右抱圓,站成渾圓樁,保持相對靜止狀態。隨腰胯左右旋轉,相抱的雙手也左右擺動,兩膝配合腰胯做一前一後的立體提塌運動,腰胯儘量旋轉,膝部動作要小。練到功成時,可以左右整體旋轉發力試勁。

  要領,眼神始終平靜地看正前方。保持中正旋轉狀態,胯要鬆塌,不許浮起,肩肘鬆墜,不要隨意變形。速度均勻,達到“上領下塌中間轉”的狀態。

  中級纏絲:開合提塌

  動勢,相當於陳式太極拳中的肘底捶。身法同初級纏絲,定步左有旋轉,即左右手做前後開合運動,手部動作形式同倒卷肱動作。練習過程中,眼神始終注視前側。練到功成時,可以左右整體旋轉發力試勁。

  要領,練習過程中,眼神始終平靜注視正前方。保持墜肘狀態,不要隨便撐肘,掌指領勁,螺旋鬆柔地做開合運動。

  高階纏絲:定步雲手

  動勢,以右向為例,身體中正,兩腳同肩寬,站成側馬步,左右手隨腰胯左右交替劃圓,動勢有雙正、雙反和一順一反三種,兩膝配合腰胯做一前一後的立體提塌運動,腰胯儘量旋轉,膝部動作要小。練到功成時,可以兩人擠按試勁,以不丟不頂為準。

  要領,眼神不要散亂、始終注視右前側。保持中正旋轉狀態,注意鬆圓緩勻,膝部合而不僵,胯部塌而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