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下冊生物複習提綱

  七年級下人教版生物複習提綱有哪些?想了解更多的資訊嗎,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七年級下人教版生物複習提綱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七年級上冊人教版生物複習提綱

  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認識生物

  一.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二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1.生物圈的範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為準,上達10千米,下達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氣圈中主要有能夠飛翔的昆蟲和鳥類,以及細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數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內

  c.岩石圈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3.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條件:營養物質、水、空氣、陽光、適宜的溫度、 一定的生存空間

  4.生態系統的型別:森林生態系統是綠色水庫、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溼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6.保護生物圈,人人有責。

  二.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 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光、溫度、水分、空氣等等。

  ***1***植物和人體內各種物質的運輸需要水

  ***2***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進行,並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動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氣中的氧氣,也需要在適宜的溫度下進行

  當環境中的幾個或者一個因素髮生急劇變化時,就會影響生物的生活,甚至導致生物死亡。

  ***4***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自然界中的每一種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響。

  生物之間的關係:捕食關係、競爭關係、合作關係

  三.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1.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的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生物影響環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鬆和肥沃。

  第二單元 生物和細胞

  第一章 觀察細胞的結構

  一.練習使用顯微鏡

  1. 顯微鏡的構造***P36***

  2. 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 取鏡和安放;右握左託***右手握鏡臂,左手託鏡座***

  ***2*** 對光:升、轉、看、調

  ***3*** 觀察:放、壓、降、看、升、看、調

  ***4*** 整理

  取鏡和安放: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距邊緣175px左右處,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物鏡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50px距離***。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

  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睜開。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

  觀察: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此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雙眼睜開,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整理:實驗完畢,應該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乾淨,把物鏡偏轉到兩旁,目鏡放回鏡頭盒,把鏡筒緩慢下降到最低處,再把顯微鏡放入鏡箱內。

  3.幾點重要的結論:

  ***1***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於目鏡和物鏡的放大倍數的乘積

  ***2***顯微鏡物象和實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從目鏡內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3***要將視野中的某個方向的物象移到視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個方向移動***例如:要將視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視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動***,如果是將視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個方向,就將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動。

  ***4***放大倍數越小,視野範圍越大,看到細胞數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線越亮;

  放大倍數越大,視野範圍越小,看到細胞數目越少,物象越大,光線越暗。

  ***5***目鏡長度與放大倍數成“反比”,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

  物鏡長度與放大倍數成“正比”,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6***視野中的汙點有三種情況:物鏡上,目鏡上,裝片上。移動目鏡,如果汙點隨之移動,則汙點在目鏡上;移動玻片標本,汙點隨之移動,則汙點在玻片標本上;如果前兩次都不能移動汙點,則汙點在物鏡上。

  ***7***光線依次要通過反光鏡、光圈、通光孔、玻片標本、物鏡、鏡筒、目鏡,才能進入到人的眼睛。

  ***8***低倍鏡下觀察到的物像清晰,換上高倍物鏡後物像模糊不清,應用細準焦螺旋進行調節。

  ***9***轉換物鏡時,應轉動轉換器的邊緣,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動物鏡。

  ***10***鏡頭髒了,只能用擦鏡紙擦拭。

  二.模仿製作臨時裝片

  1.重要的注意事項:材料要薄而透明;蓋蓋玻片時要一邊先接觸水滴,再緩慢放下,避免出現氣泡。

  2.製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

  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1***準備:擦、滴***清水***

  ***2***製片:撕、展、蓋

  ***3***染色:滴***稀碘液,如果要觀察植物細胞中的葉綠體,則不需要染色***、吸

  3.製作動物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

  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

  ***1***準備:擦、滴***生理鹽水***

  ***2***製片:刮、塗、蓋

  ***3***染色:滴***稀碘液***、吸

  4.常見的玻片標本

  切片:用從生物體上切取的薄片製成的。如:葉的橫切面切片

  塗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經塗抹製成的。如:血塗片

  裝片:用從生物體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或直接用個體微小的生物製成的。 如:草履蟲裝片

  三.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植物、動物和人體都是由許多細胞構成的。

  人體的各項功能都是由細胞或多個細胞共同完成的。

  所有的細胞都能顯示出生命的各種屬性,在它們之中進行著新陳代謝活動。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細胞裡進行的,細胞內還一直進行著呼吸作用。一切複雜的瞬息萬變的生命活動都是在細胞內進行的。

  生命存在的一個重要表現是自我繁殖。細胞能通過分裂不斷地產生新的細胞,細胞和生命一樣,表現出生長、衰老、死亡的過程。這一切說明,細胞是生物體最小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七年級下人教版生物複習提綱

  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

  第一節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1、呼吸系統是由呼吸道和肺組成。 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

  3、呼吸道的作用是:①保證氣體順暢通過的結構;②能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使到達肺部的氣體溫暖、溼潤、清潔。

  4、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們要保持環境中的空氣新鮮、清潔。

  5、咽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呼吸器官。

  第二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一、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1、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它位於胸腔內,左右各一個,左肺有兩葉,右肺有三葉。一分種大約呼吸16次。肺的基本單位是肺泡

  2、胸廓橫向的擴張和收縮,是肋骨間的肌肉收縮和舒張的結果。

  3、肋骨間的膈肌收縮,胸廓擴張時吸氣,肋骨間的膈肌舒張,胸廓收縮時呼氣。

  二、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1、肺適於氣體交換的特點是: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

  2、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肺泡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

  3、撥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第三節 空氣質量與健康

  1、控制汙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氣汙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

  2、植樹造林是防治大氣汙染的有效措施。

  第四章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

  1、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液具有運輸、防禦和保護的功能,被稱為流動的組織。

  2、血液分層後,上層淡黃色的半透明液體是血漿。下層是紅細胞,呈紅色;白細胞和血小板在兩層交界處,很薄,呈白色

  3、血漿的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

  3、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4、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數量最多,富含血紅蛋白。具有運輸氧的功能。

  5、白細胞有細胞核,比紅細胞大,但數量少。能吞噬病菌,對人體起防禦和保護作用。

  6、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細胞,沒有細胞核,形狀不規則。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第二節 血流的管道——血管

  1、 三種不同的血管: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

  2、 動脈是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彈性大,管內血液流速快。

  3、 靜脈是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輸送到心臟去的血管,管壁薄,彈性小,管內血液流慢。

  4、 毛細血管是連通於最少的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細胞間物質交換的場所, 管壁薄,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內血液流速最慢。

  第三節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一、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1、心臟解剖圖

  2、心臟壁主要由心肌構成,心臟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個腔,只有同側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主動脈連左心室,肺動脈連右心室,同側的心房和心室之間,心室和動脈之間都有瓣膜,這些瓣膜單向開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動,而不能倒流。

  3、心室與動脈之間的瓣膜叫動脈瓣;心房與心室之間的瓣膜叫房室瓣。

  二、血液迴圈的途徑

  1、體迴圈: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的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最後彙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到右心房。

  2、在體迴圈中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進行了物質交換,體迴圈把動脈血變成靜脈血。。

  3、肺迴圈: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經右心室壓入肺動脈,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

  4、在肺迴圈中,血液與肺泡之間進行了物質交換,肺迴圈把靜脈血變成動動脈血。

  5、動脈血:含氧豐富,顏色鮮紅。 靜脈血:含氧較少,顏色暗紅。 注意:動脈中不一定流動脈血***如肺動脈***,靜脈中不一定流靜脈血***如肺靜脈***。

  6、人在安靜狀態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約為70毫升。人體內的血液總量大約為4000毫升。

  第四節 輸血與血型

  1、1900年奧地利科學家德斯坦納把血液分為A型、B型、AB型、O型。

  2、輸血的時候,應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 3、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輸入少量的O型。

  4、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當於本人體重的7%~8%。5、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是不會影響健康的。 6、從1998年起,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