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八年級下冊政治知識點

  撒進奮鬥學習八年級政治知識的沃土,一滴汗珠就是一顆孕育希望的良種。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一***

  我與集體共發展

  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係

  1、 集體的存在形式:集體是一個整體,班級、學校是集體、社群、工廠是集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是一個大集體。一個人的一生就是在這些大大小小的集體中度過的。

  2、 集體的基本特徵:同一個集體中的成員有著共同的目標,在行動上相互支援,心裡上相互依存,情感上榮辱與共,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3、 個人與集體的關係:集體是個人生存的依靠,是個人成長的園地,個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離不開集體。個人是組成集體的細胞,集體的發展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努力。

  4、 團結就是力量的原因是什麼?

  集體的團結能給每個成員以鼓勵和信心,使個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集體的團結可以吧每個成員的長處集中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這種力量不是簡單的個人力量的相加,而是一種鉅變和昇華。依靠這種力量,能夠完成個人無法完成的任務,戰勝個人無法克服的困難。

  為了集體的發展

  1、 集體利益和個人的關係是什麼?

  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既要以集體利益為重和維護個人利益。以集體利益為重,並不排斥個人的正當利益。當個人的願望和要求與集體利益 發生衝突時,要自覺服從集體利益,必要時應不惜犧牲個人利益。必須反對那些為追求個人利益或小團體利益而損害集體利益的思想和行為。那些以大局為重,自覺服從集體利益的人,值得我們敬佩和尊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2、2、我為集體添光彩的途徑是什麼?

  ⑴需要具有強烈的榮譽感和責任感,牢記自己是集體成員的一員,

  ⑵ 維護集體的 榮譽和利益,更體現在自己在應該的實際行動中。

  ⑶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還體現在當集體榮譽和利益受到損害時,維護敢於積極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3、 維護國家的榮譽主要表現是什麼?

  對祖國的關心,熱愛和忠誠,對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國家利益是全國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表現,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4、 維護國家利益的方法是什麼?

  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以大局為重,區域性利益服從全域性利益,決不能為了滿足個人或區域性的私利而喪失國格和人格,喪失民族氣節,做出有損國家利益的事情。

  ***二***

  關心社會親近社會

  面對發展變化的社會生活

  1、 正確看待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的表現是什麼?

  ***1*** 社會生活 豐富多彩的,也是發展變化的。社會的發展變化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我們身邊可以發現社會變遷的軌跡。

  ***2*** 人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在發生著巨大變化,關注並體驗這些新變化有助於我們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

  2、 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途徑是什麼?

  ***1*** 為了適應新的社會生活,我們不僅要學會學習,還要學會生存、學會交往、學會做人。

  ***2*** 中學生參與社會生活可以結合自己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生活實際,採取多種形式,比如參加社會公益宣傳、開展力所能及的社會調查活動、參觀訪問。通過參與各類有益的社會活動,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

  3、 如何正確地認識社會,辯證地分析問題?

  在我們的社會中,以平凡而樸實的思想和行動,追求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揚社會正氣,構成了社會生活的主流。社會生活中也存在著各類消極醜陋的現象,特別是經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多樣化,追求享樂、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為有所抬頭。這些雖然不是社會生活的主流,但是對社會和個人產生的消極影響卻是不可低估的。

  4、 什麼是從眾心理?從眾心理的影響是什麼?如何克服從眾心理?

  ***1***在社會生活中,個人在周圍大多數人的影響和壓力下,有時會改變自己的意見從而採取和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這是從眾心理,也叫“隨大流”。

  ***2***從眾心理對於社會和個人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一方面從眾可以使人自覺接受社會環境的積極影響,有利於個人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從眾、隨波逐流卻是危險的,他容易使人接受社會環境的消極影響,助長社會生活中歪風邪氣。

  ***3*** ***3***只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從眾,抵制社會生活中的消極影響。

  5、 面對複雜的社會生活,我們如何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

  造成困難和逆境的原因很多,要客觀分析這些原因,學會獨立思考,提高心理承受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既不能意志消沉,喪失鬥志,也不能態度偏激,一味埋怨社會不公,而應該永遠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社會滿懷熱情,勇敢地面對困難和逆境,敢於向困難和逆境發出挑戰,善於打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變成墊腳石,從而獲得成功,實現生命的價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養成親社會行為

  1、養成親社會行為的途徑是什麼?

  學會謙讓、分享、助人。

  2、謙讓的原因和方法是什麼?

  ***1***原因: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要求人們謙遜禮讓。謙讓是形成和諧的社會秩序、文明的社會風氣不可缺少的道德規範。

  ***2***方法:①謙讓首先要做到為人 謙遜、禮貌待人,不為我獨尊、盛氣臨人。謙讓突出地表現為在榮譽、利益面前不爭名奪利,能妥善處理與他人著想,做到先人後己,把好處和方便留給別人。謙讓是一個人有涵養的表現,是對其他社會成員的尊重和寬容,並非意味著軟弱可欺,更不是妄自菲薄。②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分享。

  3、分享的含義及合作的內容和意義是什麼?

  ***1*** 分享就是把自己有價值的東西提供給別人,與他人共同擁有和享受,把“我的”當成“我們的”。分享並不意味著失去,相反會使你的人生更豐富多彩。

  ***2*** 合作就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經驗、智慧和勞動成果。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只有通過分享和交流才能獲得進步和成功的條件。

  4、為社會做貢獻的途徑是什麼?

  ***1*** ①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我們可以進一步瞭解社會,增進關心社會的情感。

  ***2*** ②關心社會發展、關注國家大事。

  ***3*** ③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5、奉獻的表現是什麼?

  奉獻有不同的表現,捨己為人師奉獻,大公無私是奉獻,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中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也是奉獻。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自己的行為有利於社會,就是奉獻。

  ***三***

  感受大自然

  感受大自然之美

  1、感受大自然之美的途徑是什麼?

  ***1*** ***1***神祕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無窮。

  ***2*** ***2***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紛呈。

  ***3*** ***3***大自然風光秀麗,美景如畫。

  美麗的大自然給我們無窮的精神享受,帶給我們歡樂,陶冶我們的情操,豐富我們精神生活。

  2、自然美的分為哪幾類?

  一種是經過人們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物件,如春天生機蓬勃的秧苗、秋日金黃的碩果、綠色的山林、雪白的羊群和巧奪天工的園林;另一種是未經直接該早的自然,如寥廓的星空、廣闊的大海、起伏的山川。

  3、鑑賞自然美的方法是什麼?

  ***1*** ***1***鑑賞自然風景,要注意觀賞的距離、角度、時間,還要發揮人們的想象力。

  ***2*** ***2***由於觀賞風景的角度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審美效果。

  ***3*** ***3***觀賞風景還要有一定的時間性。

  4、黃山、西湖、黃河、泰山美的表現是什麼?

  ***1***黃山美在奇峰、古鬆、巧石、煙雲、日出、溫泉。

  ***2***西湖美在三譚印月、平湖秋月、斷橋殘月、雷鋒塔、靈隱寺。

  ***3***黃河美在滔滔河水、奔流不息、浪疊洪波、源遠流長。

  ***4***泰山美在險峻俏麗、雲蒸霞蔚、意境深遠、旭日東昇、形體厚重。

  人與大自然的不和諧之音

  1、 1、人與自然不和諧的表現是什麼?

  ***1*** 自然物種在減少。自然景觀遭到人為破壞。環境狀況不容樂觀。

  2、 2、造成物種滅種的原因是什麼?

  除不可抗拒的自然歷史及自然災害因素外,還有人為因素,特別是人類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掠奪式開發和利用。

  3、 3、環境、環境問題的含義及危害是什麼?

  ***1*** 環境是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場所。

  ***2*** 環境問題是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環境汙染與破壞。

  ***3*** 危害:威脅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健康,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4、 4、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係是什麼?

  ***1*** 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自然景觀遭到人為破壞的情況日益嚴重。

  ***2*** 以犧牲生態、破壞資源為代價發展旅遊經濟,無異於飲鴆止渴。

  ***3*** 面對張家界耗資“3億”買生態的教訓,有些景區還在大興土木,在破壞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消耗完畢,把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青山秀水破壞殆盡。

  5、 5、中學生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應如何做?

  ***1*** 積極學習和宣傳環保知識和法律法規,嚴格依法律己;

  ***2***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保護環境,愛護動植物,植樹種草,節約用水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