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語文考試試卷分析

  對七年級語文試卷的分析要有條有理。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範文一

  瑞雪迎新年,隨著翩飛的雪花,新的一年來臨。2013——2014年度秋季學期告一段落,為了懲前毖後,特將此次語文試卷得失分析如下:

  一、試卷總體評價

  攀枝花市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調研考試語文試卷的組織和編寫充分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改變了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機械答題的現狀,積極倡導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考試的答題方式,注重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體現了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和自然,理解和尊重了多樣化,注重了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改變了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機械的語文考試的答題方式,注重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體現了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和自然,理解和尊重了多樣化,注重了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遵循了語文教育教學的規律,使學生體會到了應該在實踐中學習語文,突出了學生語文實踐活動,沒有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特別注重了學生語文能力的形式的考核,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彈性,給地方,學校,老師留有一定的開放性和彈性,更給學生留有選擇和拓展的空間,促進了學生自主地學習和發展。

  本次命題以《語文課程標準》為指導,注重學科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課改理念的滲透,強調語文學習的個性化和創造性的要求,較好地體現了教育部“語文考試應著重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的精神。

  本試題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二、試卷結構

  本次試卷共分兩個大部分試題卷,和答題卷,試題卷也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單項選擇共16分,一、二題是積累運用***16分***,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積累;第二部分是非選擇題共84分,含2分卷面分。又分為三個大題。三題古詩文默寫翻譯***15分***,主要考查學生對古詩文的背誦,理解。四大題為閱讀題共27分,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小部分共5個小題,共11分,第二小部分共6個小題,共16分主要考察學生的理解、運用、分析、概括能力;

  ***四***作文***42分,內含2分卷面分***。本次試卷能比較全面地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能比較客觀地反映出學生的語文素養,題量適中,便於學生在120

  分鐘內完成。

  三、考試情況分析

  從考試後學生的得分和失分情況看,第一、二部分主要是考查學生平時知識的積累運用、知識的掌握情況共16分6小題,本題題型較活注重基礎,學生答的較好的是第1、5小題,考查學生對字詞、名句的掌握情況,得分率分別為86%、82%;第2、3、4、6題是單項選擇題,考查學生對成語、作家作品、文言語句的停頓等題型的掌握情況,學生失分較多.

  第三部分文言文語句默寫及翻譯,默寫得分不錯,翻譯重點詞語沒有翻譯出來的學生不少,以後有待加強。

  第四部分是現代文閱讀,共兩環節,合計27分,其中第一環節是三個選段,學生的得分率總體約為76%。第二環節散文閱讀的得分率為: 55%,其中,9、11、12、13、14題得分率相對較高,為: 80%,而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判斷能力的10、15、16、17、18題得分率為69%左右。

  第五部分是作文,得分率在78%左右。這個作文學生有較深刻的體驗,有話可說,感情也較為真摯,但缺少深刻的表現,就是說,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怎麼表達,不懂得在細節中體現自己的情感,閱讀面窄,選用的材料不是很新穎,有不少同學的材料顯得老套。濫用詞語,語句不通,語言匱乏,不能很好地藉助一些有效的表達方式突出主旨。

  四、存在問題

  綜合而言,本次考試暴露出了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成語、病句題錯的較多; 二是閱讀中理解不準確,答題不到位;三是表述不嚴謹,詞不達意; 四是寫作基本功不夠紮實,仿作、虛構的作文較多。 這都表明,學生在語文基礎、語文能力方面還存在許多“硬傷”,需要廣大師生在平時的教學中加以克服。

  五、對語文教學的一些建議

  1、順應課程改革,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教師注意學習,從整體思考語文教學,立足課內放眼課外,“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2、更新觀念,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立足實際,精選教學內容,突出重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能得法於課內。在注重雙基的同時,讓課堂充滿活力,這樣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才高,上面得分率低的題目也就成了得分率高的題目。

  3、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能讓學生受益於課外。積極創造條件,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廣泛的閱讀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語感就包含於其中。沒有對語言文字的足夠積累,學生就會讀不懂文章,理解不了語言的含義,不能正確使用文字。學生在答題中

  的出現的錯別字,古詩詞默寫錯誤,基本的文學常識缺乏,寫作中名言名句引用少、事例都是老一套等等,都說明了我們平時在閱讀教學中還不夠重視多方面的積累。所以必須引導學生向課外要時間,擴大閱讀面,拓展知識視野,多讀書、讀精品、多觀察、多思考、勤動筆,增加語言積累,增強語感,提高表達能力。

  4、強化作文教學,強化“識字與寫字”教學要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留心身邊的人和事,體會自己親身做的事,積累生活經驗,積累寫作素材,勤於動筆,這樣作文就會左右逢源,言之有物了,才能使學生寫出有活力的文章。

  以上是對此次期末調研考試的簡要分析,不當之處,還請多多批評指正。

  範文二

  9月25、26日兩天,我校初中部進行了七年級第一次月考,這是七年級學生進入中學學習階段後接受的第一次考試。本次月考語文試卷,其目的在於考察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和能力,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現結合學生考試情況作粗淺分析。

  一、試卷命題

  本卷採用閉卷形式,滿分100分***另有卷面書寫5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全卷共四個大題,23個小題。其中語文知識積累與運用25分,現代文閱讀18分,古詩文閱讀27分,寫作30分。

  本次考試命題,我注意了以下方面:

  1.著眼語文基礎。在知識積累與運用中,涉及字音字形、成語、詞語的辨析及古詩的默寫;在現代文與古詩文閱讀中,涉及文章出處與作者、古文字詞解釋、句子翻譯、古文斷句等。

  2.注重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考察。在知識積累與運用部分,設計了一個材料閱讀;在現代文閱讀部分,安排了一短一長兩篇閱讀;在古詩文閱讀中,安排了一首古詩和兩篇古文閱讀。

  3.課內與課外結合。前面三部分***除開作文***,課內與課外基本持平,課內部分33分,課外部分37分,課外稍多於課內,以後出卷課外部分比例將繼續增加。

  4.注重學生的生活與情感體驗。如第5小題、第8、9小題、第10、11、12小題、第14小題、第22小題以及以“愛,伴我成長”為題的作文寫作,強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二、考試情況分析

  ***一***總體情況:全年級參加考試人數182人。其中90分以上4人,80-89分49人,60分以下30人。優秀率14%***85分及以上***,及格率84%。最高分92分,最低分33分,平均分71.4。這說明這套試卷對於剛入校的七年級學生來說難度稍大,但這也讓學生能夠發現自己語文學習中的問題。

  ***二***具體題型及典型錯誤分析:

  1.積累與運用:

  得分率最高的是第2、4小題,其次是第1、5小題。失分率最高的是第3小題。學生在判斷詞語、成語的含義、生活語言的表達以及字形的掌握上做得較好。在古詩默寫上失分最大的原因是詩句中個別漢字的書寫,一是寫錯,二是書寫不規範。在第1小題看拼音寫漢字中也存在這個問題。總體看來,以後的語文教學還需要更細緻,對學生的要求也要更細緻。

  2.現代文閱讀:

  總體來說,改分比較緊。課內現代文9分,學生大部分能夠拿到5-7分,丟分較多的是第8題,學生沒有認真審題;課外現代文9分,學生一般都能拿到5分以上,主要是概括提煉得不夠。今後要加強學生在閱讀中的分析、概括和組織語言的能力,學生也要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

  3.古詩文閱讀:

  這一部分共27分,改分也比較緊。失分最嚴重的是第13、14小題、16小題、21、22小題。主要問題如下:學生對詩歌的理解還不夠,如第13、14小題,普遍得分偏低;古文基礎較薄弱,如15小題的解釋、16小題的翻譯,大部分不能全部解釋翻譯得完全正確;學生對古文的語感把握

  不好,如第19小題,不少學生不能完全斷句斷正確;再就是對古文的概括分析能力也不夠,如第21、22小題。

  4.寫作:

  本次語文考試是以“愛,伴我成長”為題的命題作文,這個題目適合這個階段的學生來寫,大部分學生能結合自己的經歷寫出自己的感受,得分在20分以上;少數學生語言有文采,寫得不錯,得分在26-28分。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學生的敘事過於空泛,沒有表達自己的思想認識,缺乏點睛之筆;大部分學生的語言缺乏文采,很少使用比喻、排比、設問等修辭手法;學生對生活的感悟不深;學生在卷面整潔、錯別字、語病方面還需要多多注重。

  三、建議與策略

  1、要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 。無論是寫字還是詩詞默寫,部分學生失分仍然較多,說明學生未認真、系統地去掌握基礎知識。對此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必須繼續重視積累,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計劃地採用分散與集中的辦法,採取有效的措施讓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並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校習慣。要鼓勵學生多讀、多背、多記,多積累。默寫部分要多進行紙筆訓練。

  2、培養閱讀能力,要立足於課堂。語文課堂教學中搭建學生思維平臺,真正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把完成習題當成學生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的延伸,這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要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立足課堂,立足課本。在教學中,老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要培養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一是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的能力,二是體會重視詞句含義的能力,三是體會文章的表達方法,四是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答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審題能力主要要讓學生知道拿到一道題目需要“答什麼”和“怎樣答”。還有題目中要求“聯絡文章”、“聯絡生活”“分條表述”等都是“怎樣答”的問題,而這些有的同學往往容易忽視,在平時的訓練中要注意培養。 加強答題技巧的指導。培養學生緊扣文字、篩選資訊、理解內容的能力。

  4、作文教學應高度重視,要在立意、基本的謀篇佈局和文從字順上即“通順”上下功夫。要學會基本的描寫方法和敘述方法,要能鮮明而準確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要能為自己的立論尋找強有力的論據等。語文教師的教學除了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生活,思考生活,推陳出新!今後的作文訓練,思想上要充分認識到作文訓練的重要性,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範文三

  試卷分析:

  試卷分為“積累與運用”、“閱讀與鑑賞”、和“作文”三大板塊。試題結構、命題內容和題型、題量上基本上注意與中考保持一致,讓學生一開始就熟悉中考。本次考試試題有點難度,重視考查學生的知識積累和文學素養,尤其注重考查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和生活經驗,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從各班的表現看,七1、七3班成績領先於其他班級,七1班平均分70.86,合格率達到65.71。從整個年級來分析,平均分68.01,合格率44.10%,在全區排名11位,總體成績不是很理想.

  三、從得分明細可以看出,得分率比較高的和期中考試一樣,仍然是古詩文默寫、文言字詞解釋和句子翻譯等基礎識記類題,而字詞運用、和現代文閱讀、作文等著重考查學生語文素養和運用能力類的考題普遍得分不高。

  四、存在的問題。

  1、“雙基”薄弱

  基礎知識掌握的還不夠紮實,例如有同學把fǒu寫成fǒ。基本的理解、運用和分析能力不強。客觀題難度不大,得分率卻不很理想。

  2、知識面狹窄,

  缺少日常生活的積累,閱讀面窄,社會閱歷少,語言組織能力差,影響作文的深度和廣度。對於課外現代文閱讀的問答題,出現表述不清、詞不達意和語言乾癟等問題。3、學習思維不活躍,應變能力差不愛動腦筋,不善思考學習問題,缺少鑽研精神。做題時不能隨機應變,比較機械、死板,缺少靈活性。

  五、下一階段的目標措施:

  成績目標:名次達到區裡前十名。

  具體措施:

  1、加強週末作業和日常作業的有效性,做到練一題,掌握一題,不求多而求精,不厭其煩地對重點篇目和重要知識點進行訓練。

  2、把最基礎的知識掌握牢固,落實知識點。繼續加強文言文和詩詞的背誦默寫,擠出時間來對其中的重要知識點進行逐個測驗過關。要求學生注意做好積累本上知識點的積累工作。

  3、加強現代文閱讀、語言綜合運用類題的訓練,並針對學生作文死板、呆滯的現象加大作文指導和訓練的力度。

  4、繼續做課外閱讀,慢慢整理各類題型的解答套路,注重歸納總結。掌握答題格式和規範避免非能力因素的失分情況。

  5、加強作文的輔導,可以進行片段作文訓練,限時作文訓練,限定時間***一般在40-50分鐘左右***,從作文的基本思路訓練起,審題、立意、謀篇、佈局、成文,規範寫作程式,嚴格控制時間,認真寫作,要求學生儘可能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合適的寫作角度,確定好文體,注意發揮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爭取儘可能地多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