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同學的學習方法以及習慣

  也許有些同學認為自己才剛進高中,還可以有大把時間來適應高中生活,其實三年很快過,很快你就要猝不及防地迎接高考。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

  一、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這是每位閱卷人給考生的忠告中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實行無紙閱卷後,顯示在電腦螢幕上的答案更容易顯得潦草。因學生成績耀眼而備受矚目的人大附中老師湯步斌為了讓學生答題時規範格式,居然把發給學生的試卷都一份份摺好,讓他們按照摺痕來書寫。一些習慣不好的學生總想我在高考時注意就行了,且不說到時候根本做不到,即使勉強做到了也會浪費大量的時間。這在一分定輸贏的高考中是不應該出現的。至少,應該養成用作文紙練習作文的習慣。

  二、不帶著尚未解決的問題睡覺。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誰都懂,但在遇到問題時仍然容易放縱自己。以英語為例,一道選擇題中的四個選項有三個掌握的都十分透徹,只有一個記不清楚它的具體用法及與其它三個詞的差異,算了,反正也知道這道題改選哪個,這個以後看見再說。很不幸,你以後沒有碰見它,或者說碰見了你仍然使用了這個藉口。等到高考的時候你要是撞上它了你就該捶胸頓足了。平時不留下漏洞,高考就不會留下遺憾。

  三、為每一個新知識點尋找合適的位置。

  完整的高中知識是一個立體的結構,每接觸到一個新的知識點或方法和思路都應該在這個結構中為他們尋找到最合適的位置。分析與舊知識的區別與聯絡,分析與其它科目的區別與聯絡,在此基礎上將它安放在合適位置,它將和原有知識融為一體,原有知識要在它加入後獲得提升從而使整個結構更加堅固和完整。立體結構會發揮比平面大得多的作用。

  四、儘量將思考落實在筆頭上。

  不少人會驕傲的說:這點東西,早在我腦子裡,還用記呀?高中知識量還是比較大的,而人腦中的意識會一閃而過的。而一閃而過的往往就是你提高自己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最佳指引者,你放過了她就等於放過了提升的機會。提筆把它記下來,當時一個並不起眼的念頭可能會演變成絕佳的思路。這種記不是記知識本身,而是你的思考。

  過程有了,結果是必然的。

  即使你的智商超過140,

  建議還是相信天道酬勤吧,

  她可以讓你在原有基礎上飛的更高

  篇二

  高一新生如何平穩度過“過渡期”,儘快步入高中學習生活呢?我們認為,高一新生應養成九大習慣:

  ①管理習慣;②全神貫注習慣;③持之以恆習慣;④思維習慣;⑤閱讀習慣;⑥質疑、求教習慣;⑦知識、方法及人文積累習慣;⑧總結歸納習慣;⑨時間安排習慣。

  此外,高一新生應該特別做好以下幾點準備:

  1、作好吃苦準備

  升入高一,學生要面對更概括、更抽象、更難於理解的課程學習,面對更激烈、更緊張的競爭環境,面對更長的在校時間和更遠的往返路程,都要求新高一的同學要樹立起一種學習意識、高考意識,做好承受壓力、經受挫折、忍耐寂寞的心理準備。

  2、儘快適應新環境

  高中階段不僅所學知識深度、難度加大,而且新的學校、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會使人際環境較以前更復雜。高一新生面對新的環境往往目不暇接,難免產生種種心理困惑和矛盾衝突。

  所以家長要打好預防針,幫孩子作好充分思想準備,教育孩子要以自信、寬容的心態,儘快融入集體,適應新同學。

  3、學會自主學習

  較之初中階段,高中階段學習難度、強度、容量加大,學習負擔及壓力明顯加重,不能再依賴初中時期老師“填鴨式”的授課,“看管式”的自習,“命令式”的作業,要逐步培養自己主動獲取知識、鞏固知識的能力,制定學習計劃,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4、尋找適合學習方法

  初中學習方式以模仿和記憶為主,而高中則是以理解和應用為主,要求學生要有更強的分析、概括、綜合、實踐的能力,將基本概念、原理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高一新生要根據自己的條件,及高中階段學科知識交叉多、綜合性強,以及考查的知識和思維觸點廣的特點,找尋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5、重新自我定位

  新生入學前,首先要過好心理關。以前在初中是班裡的佼佼者,進入高中後,很多新生有這樣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績優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這是正常心理,但是應儘快進入學習狀態。記住,進入高中,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有3年的時間足以不斷提高成績。因此,我們要明白強中自有強中手的道理,客觀分析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給予自己正確評價,並不斷向目標努力。

  6、到高中不會聽課怎麼辦

  要解決這個問題,既需要老師耐心地訓練,學生應該多選擇合適的機會、渠道和任課老師進行溝通,讓他們瞭解你們所想的,以便能更好地進行教學;另一方面,學生還要正確認識自己,相信自己不比別人差,要明白自己感到不太適應,別的同學也是由初中升上來的,也會有同樣的感覺,給自己信心。

  高一的同學們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和拼搏,順利地完成了初中的學業,完成了人生的又一次轉折,然而等待他們的將是更為嚴峻的三年,萬事開頭難,為重要的高中學習開一個好頭是十分重要的。俗話說,好多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高一新生一定要注意和老師同學多溝通,走好高中生活的第一步。

  篇三

  1、計劃治理

  計劃治理,就是學習時間上要有通盤的計劃,要遵照計劃執行。

  2、預習治理

  聽課為什麼累?初中老師一節課傳達的內容,其實只有二十分鐘有效,高中也不超過三十五分鐘。剩下的時間是可以讓自己放鬆的,所以一定要有效預習。凡是高考狀元、成績好的、名校的都是很會預習的,所以聽課輕鬆了、自信了。學習知識是溫故而知新,預習就是要獲得不懂的地方,知道聽課的時候特別要留意的地方。預習是找到思維的斷點、重點,聽課有側重了,懂的地方聽課的時候就可以不聽,閉著眼睛就可以了,不懂的地方就警醒了,以後造做作業的時間也就縮短了。凡是增加了預習環節的,排名莫不往上升。

  學習成績衡量指標是位次,要提升位次必須預習。不看總分,要看位次,幾個月的時間就足以改變了。

  預習要有三個要素,讀、寫、練,就是閱讀、書寫、練習。兩三分鐘讀一遍教材,記錄不懂的地方;第二天聽課遇到不懂的地方,老師講的時候要迅速記錄下來。有效預習最後就是練,不要做多,做一道就夠了,會做了就說明懂了,不需要重複,經過這樣的過程,預習就變得有效了。

  這是三個層次,要逐漸的形成,要強化自己,每門新課的預習,五到八分鐘就夠了,時間不用長,不要弄倦怠了,記錄下來,預習能力進步後,水平也進步了。

  3、聽課治理

  聽課是主業,跟老師,抓重點,當堂懂,跟老師思路走,預習了才能真正的跟上老師的思路。跟上思路了才能抓重點,首先是抓公共重點,所有學生都要把握的重點就是公共重點,但重要的是要捉住自己個性化的重點。每個人的知識點是不一樣的,各有各的需求,自己缺什麼就抓什麼重點,一定要有個性化,要聽懂個性化的重點,當堂消化掉。

  據統計,不預習當堂懂的只有百分之五十,預習的達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另外很多同學有愛屋及烏的思想,喜歡的老師就學得好,不喜歡的老師就學不好,這時候要溝通,不要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同學們是學知識的,不是找明星老師的。

  4、溫習治理

  核心是想、查、說,就是回想,查閱,複述。回想是在腦子裡放電影,回想的過程就是“閉目養神”放電影,回想今天老師講的內容課程是什麼,這是最好的溫習方法,四十五分鐘的課程完了後,要及時的回想知識,能想起來的部分,就會終身不忘,想不起來的就是要留意或者重頭再學了。這叫查漏補缺,漏在哪裡,缺在哪裡,學生不知道,老師也不知道,但回想就能把這些補上了。

  回想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認的最好的溫習方法,比如閉上眼說,蘋果,***,飛機,睜開眼後,***呈現畫像,蘋果是蘋果的樣子,飛機也是這樣,人類的大腦在記憶的時候是以圖片的方式出現的,大腦的儲存方式是以圖片的方式記憶的,所以回想,知識都是用圖片來記憶的,圓周率記憶打破記錄者也是圖片記憶的結果,周婷婷就是這樣的,編成故事就記憶下來了,一定要留意大腦記憶的祕訣,是圖片的記憶哦!。

  溫習不是翻開書走馬觀花,要找到自己不會的地方,增強記憶。說,也就是複述,找一個影子或者鏡子來對著自己複述,記憶力好使了,表達能力進步了,寫作能力進步了,成績就上往了,上往就下不來了,學習就簡單輕鬆了,閉著眼睛說說就出成績了。

  5、作業治理

  同學們回家要寫作業,要記錄學習的時間,要限時學習,否則就是超量,不要超過規定的時間。知識吸收得怎麼樣就看作業時間了,小升初、中考、高考是淘汰式考試,所以要平時練習有素,每次越快越好,快而又準,學生要坐得住,家長別打攪,學習專心,別打岔。

  限時要記錄開始的時間,結束的時間,至少要四十五分鐘別動地方,多數學到半夜是由於學習效率太低,沒預習,聽不懂,翻資料,問別人,抄答案,寫答案,花費時間長的原因還是不懂。假如開始的時候同學們學習時間超長,家長要坐在旁邊,不要說話,這樣下來,時間會越來越短,效率越來越高。作業之前不溫習不作業這很重要,不計時不做作業,不檢查不做作業,不小結不做作業,作業完了要告訴家長得到什麼,有什麼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