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作文萬能議論文範文

  寫作教學堪稱高中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而議論文寫作教學又是高中寫作教學的重頭戲。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同樣的景物,有人覺得美麗,有人卻覺得平淡;同樣的事物,有人看到了機遇,有人卻熟視無睹;同樣的生活,有人活得坦然,有人卻活得悽然……面對同一世界,為什麼每個人的收穫與感受如此不相同?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眼光不同。你用什麼樣的眼光打量世界,世界就回饋什麼樣的東西給你。你想世界給你精彩的生活,你就得用智慧的眼光看待世界!

  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是用欣賞的眼光發現美麗。

  羅丹曾說過:“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是啊,我們身旁有多少美麗的風景,有多少動人的畫面啊!可是,我們忙於世務,匆忙地趕路,匆忙的眼光無法看到這些美景。似乎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花就應該那樣鮮豔,草就應該那樣嫩綠,人性就應該那樣善良,於是,心中的那份觸動和敏感隨著匆忙的眼光悄悄丟失了。於是,便有了生活枯燥乏味的感嘆。海倫·凱勒儘管雙目失明,但她並不缺少欣賞的眼光,發現四季的盛景如一場極其動人而且演不完的戲劇。這是因為她內心深愛著這個世界。可見,欣賞的眼光需要有愛心做基礎。讓我們用欣賞美的眼光看待世界,為發現一朵花開放而欣喜,看到清晨第一縷陽光而歡樂,望著湛藍的天空而陶醉,目睹一個小小的善舉而感動,這樣,我們就會發現世界多麼美麗,心裡就會充滿陽光。

  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是用發展的眼光抓住機遇。

  冷戰結束後,東德和西德之間的那道柏林牆也隨即被推倒。那些被推倒後剩下的斷壁殘垣、碎石瓦礫,在旁人看來就是一堆廢物,毫無用途。可是有一個年輕人卻看到了它的價值,因為這些遺蹟遺物是歷史的見證,將來的價值不同尋常。於是,年輕人買下了它們,經過加工,這些廢料搖身一變,變成了柏林牆推倒後的紀念品。人們為了記住這段歷史,紛紛購買紀念品。那些原本無用的東西卻使那個年輕人獲得了財富。正是因為那個青年有著敏銳獨特的發展眼光,才發現並抓住了這個別人都抓不住的機遇。讓我們用發展的眼光,關注周圍的生活,關心生活的世界,這樣,我們就會發現事物的價值,抓住人生的機遇,創造人生的輝煌。

  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是用坦然的眼光對待生活。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碰到困難,遭受挫折。有些人常常抱怨命運不公,有些人則容易絕望輕生,更有甚者想報復社會,就是因為這些人缺乏坦然的眼光,看不到生活的光明和精彩。鄧小平遭遇三起三落,他沒有氣餒,正因為他能用坦然的眼光看待生活,所以才有我國的改革開放,經濟騰飛。馮驥才被下放,生活貧苦,他沒有放棄對藝術的追求,還在自家院中種上扁豆花,每日作畫。正因為他能用坦然的眼光看待生活,所以才沒有迷失方向。體操運動員桑蘭,禍從天降,一夜之間由一個靈活好動的女孩變成無法動彈的病人。面對災難她沒有退卻,反而活得更加精彩,這也是因為她能用坦然的眼光看待生活。可見,在人生旅途中遭遇困難挫折時,一定要用坦然的眼光去看待,這樣才能讓我們釋懷,才能生活得更加精彩。

  聰明的,當你用什麼眼光看世界時,世界也會還給你什麼。如果你想擁有歡樂、健康和成功,擁有豐富精彩的生活,那麼就用智慧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吧!

  篇二

  樹木花草,總有良莠之分;世間人物,自然也有品位高下之別。

  高品位源於良好的環境。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砂在涅,與之俱黑。品位的高下,很多時候與人的生存環境密切相關。書香門第,多有大家閨秀;市井小院,則出小家碧玉。雖說各有可愛之處,但高下之別自不待言。

  出身是不能選擇的,但後天選擇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則與品位的形成關係重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遷,為的就是給孩子尋求一個更佳的環境。雖說不可能只靠搬家就搬出個“亞聖”,但倘若孟母不遷,則世間恐怕要少個文化的星斗,多個平庸的吹鼓手了。

  高品位還源於高超的技藝,廣博的學識。

  山歌村笛,雖不乏情趣,但終欠缺技巧,難免嘔啞嘲哳難為聽;琵琶女技藝超群,奏長安坊樂,則讓人“如聽仙樂耳暫明”,品位之高下是基於學識與技巧的。高山流水、陽春白雪、詩詞歌賦……高品位的藝術形式哪一個不是代代藝人、學者用畢生心血澆灌出來的?

  司馬遷通史精文,成就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諸葛亮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中通古今,贏得了“千載誰堪伯仲間”的至譽。魯迅知理達文,錢鍾書學貫中西。歷數這些高品位的名家大家,哪一個不是以高超的技藝,廣博的學識作為自己的厚重基墊的?

  高品位更源於崇高的道德,偉大的理想。

  旗幟舉得高,可以引領前進;鼓聲擂得高,可以振奮士氣。然而,利劍懸得高、鋼刀舉得高卻只能帶來更大的危險,更可怕的災難。沒有理想的正確指引,沒有道德的適時約束,品位的高下就失去了本質的意義。這時某種意義上“高品位”的人反倒成了“危險品”。

  風流倜儻,寫得佳文美賦的公子子蘭,勾結權貴,逼得屈子投江。擅長書法,自創宋體的秦檜,殘害忠良,落個千古罵名。曾被稱為“青年才俊”的汪精衛,出賣國家,出賣靈魂,落個“第一大漢奸”的“美譽”。道德的殘缺,理想的迷失,使這些“品位”不低的人,最終被歷史的車輪不留情面的碾入汙泥之中,永世不得超生。品位的航船,沒有崇高的道德,偉大的理想為舵,就必定誤入歧途。

  尋求佳境,增長學識,修正道德,樹立理想。自然,你就會成為一個高品位的人。

  篇三

  有位哲人說:如果你不能成為大道,那你就當一條小路;如果你不能成為太陽,那就當一顆星星。意思是說,如果你不能成為偉大的人,那就當好一個平凡的人。我卻要說,無論你身處怎樣的崗位,從事怎樣的事業,肩負怎樣的使命,都要有執著的精神,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都要始終如一搞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2005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王順友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郵遞員,他樸實得像一塊石頭。他擔負的馬班郵路,山高路險,氣候惡劣;他一年中有330天左右的時間在大山中度過。但是,他一個人,一匹馬,在這漫漫郵路上一跑就是20年,20年來步行26萬公里,足可以重走長征路21回,環繞地球六圈半。20年來,沒延誤一個班期,沒丟失一封郵件;他過灘涉水,越嶺翻山,用一個人的長征傳郵萬里,用20年的跋涉,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世界郵政史上的傳奇。“搞好本職工作是我的責任,再大的苦也要忍了,不能給黨丟臉。”王順友那樸實的話讓我們明白了一個生活真諦:不管你處在怎樣的條件下,只要你執著於自己的本職工作,盡心盡責做好它,你就是一個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不管遇到怎樣的命運挫折,都要全力以赴從事自己的事業。

  我們都知道霍金的名字,命運帶給霍金的是殘酷和不幸:正在讀研究生的他被確診患上了“盧伽雷氏症”,接著,中樞神經殘廢,肌肉嚴重衰退,失去了行動能力,手不能寫字,嘴說不清話語,終身要靠輪椅生活。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不幸的生命,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全身心撲進他的研究事業,靠唯一能夠活動的手指,極其艱難地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在天文學的尖端領域——黑洞爆炸理論的研究中,獲得了震動天文界的重大成就。“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當你面臨著夭折的可能性,你就會意識到,生命是寶貴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霍金的話告訴我們:不管你遇到怎樣的挫折與不幸,只要你坦然面對,執著於自己的事業和追求,你就是一個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不管面對怎樣複雜的形勢,都要堅定不移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我們都曾經被中原大地上的女英雄任長霞的事蹟感動過。任長霞一踏上登封的土地任公安局局長,面對的是治安極差的登封:斜黑勢力橫行霸道,百姓群眾敢怒不敢言。但任長霞明白自己肩負的神聖使命,明白自己是百姓的保護神,因此,她堅定不移,擒大要犯,抓小毛賊,破丟失耕牛案,剷除“砍刀幫”……雷鳴電閃、手腳生風地連破了一堆大案後,登封的社會治安立竿見影地好轉,老百姓的摩托車不鎖就敢放在街上過夜,任長霞在登封人心裡變成了雷震嵩嶽的女神警和“任青天”。與她掃惡打黑的如雷、如火不同,她對百姓如水、如霞,噓寒問暖,扶危濟困,贏得百姓的愛戴。專為任長霞刻的石碑上寫著:“有為而威邪惡畏,為民得民萬民頌”。石碑上話詮釋了一條真理:不管面對怎樣複雜的形勢,只要你愛憎分明,執著於自己的使命,你就是一個最好的自己。

  當然,執著不等於固執。固執是不管自身能力,不問是否可行,埋頭蠻幹。執著是對自己崗位、事業和使命的熱愛和責任感,是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用毅力、勇氣和才智來創造奇蹟。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成為最好的自己,也都可以成為最好的自己,只要你認準自己的目標與信念,執著地追求和奮鬥。讓我們為成為一個最好的自己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