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政治考點政治生活

  考試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識儲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考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備戰高考:《政治生活》考試要點

  考點1:憲法對我國國家性質的規定

  【知識速記】1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2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3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國體,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4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考點2: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

  【知識速記】1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表現為民主權利和民主主體兩個方面。全體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2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也表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3我國在尊重和保障人權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實性。

  考點3:我國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

  【知識速記】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即選舉和被選舉為人大代表的權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行使這個權利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誌。享有該權利需要同時具備國籍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年齡條件年滿十八週年、政治條件未被剝奪政治權利。2政治自由,包括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方式,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表現。3監督權,是指公民有監督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權利。包括批評權、建議權、檢舉權、申訴權和控告權等。

  考點4: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

  【知識速記】基本原則: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2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在我國,權利與義務在法律關係上是相對應而存在的,權利與義務都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徑;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利的實現。3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主要內容:1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這是我們政治生活的基本內容。2參與社會公共管理活動。3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4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點5:我國的選舉制度及選舉方式

  【知識速記】選舉方式包括: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和差額選舉。我國將在相當長時間內採用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的方式。

  考點6: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

  【知識速記】①公民間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通過選舉代表進入決策機關,參與、審議、監督、制定決策。②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諮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

  考點7:農村村民自治與城市居民自治

  【知識速記】①村居民委員會,是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②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

  考點8:我國公民的民主監督

  【知識速記】①民主監督權:包括批評和建議的權利,申訴、控告或檢舉的權利。②合法渠道:信訪舉報制度;人大代表聯絡群眾制度;輿論監督制度;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③重要意義:改進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激發公民的主人翁精神。④負責地行使監督權:採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考點9:我國政府的性質和職能

  【知識速記】①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國家行政機關。②我國政府具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 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考點10:我國政府的作用

  【知識速記】一方面,人們的社會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們又享受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

  考點11:我國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

  【知識速記】我國政府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考點12:政府依法行政的意義和要求

  【知識速記】①政府依法行政的意義:有利於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有利於加強廉政建設,增強政府的權威;有利於防止行政權力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於帶動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②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

  考點13: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的意義

  【知識速記】①必要性:權力是把雙刃劍。為防止權力的濫用,需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②重要性:是堅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證。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確決策;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減少工作失誤;才能防止濫用權力,保證清正廉潔;才能做到權為民所用,造福於民,建立有權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考點14:我國行政監督體系

  【知識速記】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包括:行政系統外部監督,即人大、中國共產黨、政協、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司法機關的監督;政府系統內部監督,即上級政府、監察部門、法制部門、審計部門的監督。

  考點15:政府權威的來源和樹立

  【知識速記】①含義:政府的權威,是指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務過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認同的威望和公信力。②決定因素:國家性質。③根本標誌:國家的管理和服務能否被人民自覺地認可和接受。④體現:①依法行政的政府;是廉潔、高效、團結合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是講信譽的政府;對社會經濟發展、政治文明、文化繁榮和社會和諧都會有促進作用

  考點16: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設機關的法律地位

  【知識速記】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在我國國家機構中居於最高地位,其他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其部分職權由全國人大會行使。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本行政區域內的一切重大問題,都由它討論決定,並由它監督實施。

  考點17: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知識速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考點18:人民代表的產生

  【知識速記】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出;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考點19:人民代表的職責

  【知識速記】人大代表的權利:審議各項議案、表決各項決定、提案權、質詢權。人大代表的義務: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絡,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接受人民監督。

  考點20: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

  【知識速記】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等等。

  考點21: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

  【知識速記】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既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也是由其自身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考點22: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

  【知識速記】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其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考點23:不斷完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

  【知識速記】①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包括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②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是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考點24: 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知識速記】①內容地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②特點: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二者是親密友黨關係。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基本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根本活動準則是遵守憲法和法律;重要機構是人民政協。其主題是團結和民主,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③優越性:有利於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有利於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實現。

  考點25:我國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

  【知識速記】①我國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平等團結互助和諧。②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考點26: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知識速記】①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行使自治權的制度。②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三級自治機關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國家機關職權的同時,依法行使自治權。③自治權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④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有利於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做主,有利於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考點27:我國的宗教政策

  【知識速記】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考點28:主權國家

  【知識速記】①地位: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主權國家是最基本的成員,是國際關係的主要參加者。②構成要素:人口、領土、政權、主權。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權。主權作為國家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權力,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它具備兩個方面的特性,即對內表現為國家權力的至高無上性和對外表現為國家最高權力的獨立自主性。③基本權利: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和管轄權。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等。

  考點29:國際組織

  【知識速記】①分類:按照成員的性質,分為政府間國際組織和非政府間的國際組織;按照地理範圍,分為世界性世界組織和區域性世界組織。②作用:促進國際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合作;協調國際政治、經濟關係;調解國際爭端,緩解國家間的矛盾,維護世界和平;等等。

  考點30:聯合國

  【知識速記】①性質:當代國際社會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②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③原則:各會員國主權平等,履行憲章規定的義務,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不得對其他國家進行武力威脅或者使用武力,集體協作,不干涉任何國家的內政。④作用: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人道主義援助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考點31:國際關係及其決定因素

  【知識速記】①含義: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係,最主要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②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關係等。基本形式:競爭、合作與衝突。③決定因素:國家利益。國家之間出現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複雜關係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國家利益是國際關係的決定性因素。④國家利益歸根結底是該國統治階級意志和利益的體現。國家利益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權益,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⑤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對立則是引起國家衝突的根源。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