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會考複習計劃有哪些

  不管做什麼事情,還是學習方面,有一個好的學習計劃總是好的。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高一歷史會考複習計劃,希望可以幫到你!

  高一歷史會考複習計劃

  掌握大方向

  新課標歷史題重在探究

  近年來的新課標高考歷史試題體現了“觀察”、“考察”、“研究”的近代歷史學特徵,背歷史事件、記憶歷史結論的時代已結束,迎來了探究歷史的新高考。現在的高考歷史試題設計,表現為要考生通過一套歷史思維的方法對歷史材料進行分析,考生自己推論出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經過與結論,新課標高考表述為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測量。

  朝四個方向思考歷史問題

  實踐中,有的考生越是到考前越是對做歷史題沒有底氣,甚者無從下手,其原因就出在歷史思維取向不清。歷史思維有四個取向:即從歷史發展規律和對歷史事件做合乎邏輯的解釋的方向思考問題;從人性的方向思考問題;從經驗的或與經驗相聯絡的推理及對有關係的歷史現象作出因果關係的解釋;從社會和文化是漸進的、一貫的進步方向思考問題,即歷史思維的史學科學化、人道主義、理想主義和歷史進步觀取向。有了這樣的思考問題的出發點,做題就有頭緒。

  以公認史學觀評判事物

  歷史事件的評判是有標準的,那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史學觀、全球史觀、文明史觀。馬克思主義的史學觀是馬克思主義地認識全世界歷史發展的普遍規律、科學的階級性、辯證的歷史進步觀;全球史觀是指突破西方學術界根深蒂固的“歐洲中心論”***或稱“西歐中心論”、“歐美中心論”和“西方中心論”***的限制為特徵,超越民族和地區的界限,理解整個世界的歷史觀,公正地評價各個時代和世界各地區一切民族的建樹,要把某個地區或國家放在一個更大的空間範圍內來考察;文明史觀是指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從本質上說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橫向看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縱向看,人類文明經歷了漁獵採集時代、農業文明時代***包括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工業文明時代***包括手工工場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和資訊時代***。

  用以上三個史學觀全面梳理做過的所有試題,會使思路特別清晰。

  複習多技巧

  高度重視“邊角知識”

  對課本上的圖表、註釋、人教版的“學思之窗”和“歷史縱橫”、人民版的“學習思考”和“資料卡片”、嶽麓版的小字部分等平時不太注意的“邊角知識”進行一次大清理。高考試題“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在實際命題中,命題專家是先確定某個題目的“主意”,然後找與這一“主意”相關的材料,再設計“問題與答案”,看這些教材是否講到了與題目相關的知識,只要講到了,就可以敲定成題。如,出一道有關“汪辜會談”的試題,雖然課本沒有交代地點在新加坡,可題目與答案中是可以考查它的會談地點的,因為1992年的大陸與臺灣關係發展程序不可能在大陸或臺灣舉行兩岸會談,用推理的方法就可以得出。所以,有必要在考前的複習中對這種知識點掌握透徹。

  高一歷史會考複習建議

  一、制定合理的複習計劃 每位同學應該根據這次複習的課程,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期末考試科目多,內容龐雜,很多同學複習起來感覺到千頭萬緒,無從下手。這就要求我們根據學科特點制定出適合於自己的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對後幾天的學習作出詳細、科學、合理的安排,以便心中有數。當然,光有計劃還不夠,還需要同學們集中精力,充分利用時間保證計劃的落實。那麼時間哪裡來呢?有人說一個用“分”計算時間的人,比一個用“時”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出59倍!魯迅先生正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上,把一些零散的時間“焊接”起來,才鑄就了令人羨慕的豐碑。我們要充分利用點點滴滴的時間,爭取多記幾個公式,多背一段文章,多溫習一遍老師在課上講的重點,保持這樣的“擠”的恆心與韌勁,才能把有限的時間變成無限的力量!

  二、完整的看一遍教材,理清知識要點,構建知識網路。 我們平時學習的時候,大腦中接受的是相對單一的知識點,一學期下來,許多同學會感到頭腦裡裝了很多東西,很多很亂。所以在考前我們應該將平時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整理、歸納理清教材的思路,完整地把教材看一遍。這樣我們能夠在頭腦中構建起一個知識網路,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便於知識的提取。

  三、明確重點,攻克難點,側重疑點。 在對知識點進行梳理的時候我們應抓住重點、難點和疑點。對於重點應吃透,並儘可能在實際中進行運用。對於難點則要努力攻破,一方面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理解,另一方面同學之間可以加強交流,在交流中解決這些難點。而複習更重要的是查漏補缺,對於一知半解的疑點決不可輕易放過,任何問題在我們的頭腦中都不應是模稜兩可的,可以準備一本本子把平時的練習中所出現的錯誤都記錄下來,再進行一次分析,以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四、講究方法,適當做題 複習的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方法也許適用於不同的人,我們應在實際運用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複習方法,同時應注意不斷地變換自己的複習方法。有時我們常會感到一種本來十分靈驗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後變得不再靈驗了,這就要求我們及時地改變方法,以不斷提高複習的效率。當然複習時適當地做題是必不可少的,可心選做不同型別的題目,在練習中使知識點得到了鞏固,運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調整心態,考前虛心考時自信。 要有虛心的心態,意識到自己還有許多不明確的知識點,還有沒完全掌握的技能方法,這樣才能在複習時深入鑽研,仔細琢磨。而在考試時同學們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努力放鬆自己,以必勝的信心,坦然面對考試。在複習的最後階段,我們可以將一些期末的練習題當作正式的期末考試,利用它們來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並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自己的應試技巧,從而使自己在走進正式考場時能進入一個最佳狀態.

  高一歷史學習方法

  I、先粗讀。

  ***1***先讀目錄與大事年表,對本冊教材的輪廓就有個大致印象。

  ***2***再瞭解一般內容。粗讀課文的“量“與速度要因人爾異。對其中的歷史人物瞭解的,故“量”可多一些,速度可快一些。陌生的則要讀少一些,慢一些。

  II、後細讀。

  ***1***瞭解教的“點”、“線”、“面”,比如《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其革命程序的主要線索是

  1、議會鬥爭***1640-1642*** 2、英國內戰***1642-1649***

  3、處死查理一世及共和國的建立***1649,4月-5月*** 4、克倫威爾獨裁統治***1653-1660***

  5、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1660-1688*** 6、光榮革命***1688***

  7、《權利法案》的通過——君主立憲制的確立***1689***

  ***2***批註教材。

  如在“共產國際”旁邊註上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成立的時間地點和創立者。在閱讀“德國十一月革命”時,可在“斯巴達克”旁註上“斯巴達——古希臘奴隸制國家之一”、“斯巴達克——古代羅馬共和國時奴隸起義的領導者”等。

  有的同學可能對自己的記憶力沒有自信,看過一段時間就忘,那麼我們不僅要按遺忘規律適時鞏固,也要有好的方法,不妨讓我介紹幾種:

  ***1***點式記憶法。

  即把浩瀚的內容濃縮成一點,再從這一點出發生出去。一般適於記地方、人名以及一些戰役的先後順序等,比如美國獨立戰爭中三次重大戰役,美軍的戰果可記為:“紐***約***一敗,薩***拉託加***一勝。約***克鎮***——結***束裡英軍在北美殖民地的軍事力量***。”

  ***2***歌訣記憶法。

  即把難記的政策、措施、條約等編為歌詞。我們不妨把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記為“工業歸國有、餘糧收集制、自由貿易禁、統一配給制、勞動有飯吃。”

1.會考歷史知識點大全

2.高中會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3.高中歷史會考知識點

4.高一期末考試複習計劃安排

5.高二歷史會考必修1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