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培訓學習心得總結

  數學思想方法產生於數學認知活動,又反回來對數學認知活動起重要指導作用,它是數學知識的精髓和靈魂,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你參考!

  篇1

  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小學數學教師遠端培訓。通過學習,使我在理論上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體會。在多元化社會背景下,在一個以學習為主題的時代發展中,“國培計劃”為小學教師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平臺,短暫的培訓匆匆而過,聯絡本人的實際談談對這次學習的認識。

  1、談談對備課的認識。

  備課是上好課的關鍵,可以說任何一堂成功的課都是由精心備課而來。隨著新課程實踐向縱深發展,“教書”這一概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教師的“教”已不再是單純傳授,講析,而是引導、組織、參與、討論等的綜合;“書”也不再是單純的教科書,而是所有的書,包括電視、電影、網路、報刊雜誌,特別是生活這部大書。那麼新課程背景下的備課也必然發生鉅變,誰來備、備什麼、怎樣備,這些都是教師們亟待解決的問題。韓立福老師的《怎樣備好一堂課》給我們指明瞭方向,使我們認識到上好一節課的前提是必須備好一節課。

  2、談談對上課的認識。

  在新的教學時代,在今天課改的大環境下,數學教師如何才能上好一節數學課?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教師應進行角色轉換,應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角色向學生的導師、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課程的開發者、合作者、資訊資源的設計和查詢者、學生的學術顧問、研究者和學習者等角色轉變。我們要向40分鐘要質量,追求教學的有效性***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韓立福老師在講座中為我們詳細的介紹瞭如何上好一節課以及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存在的困惑。給我們展示瞭如何上好一節課的全部過程。當然到底如何上好課,還有更多的方面值得我們每位教師去關注,去思考、去探索,畢竟教育是與我們每個人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的。

  3、談談如何處理課堂教學預設與生成的關係。

  課堂教學是預設與生成的矛盾統一體,充分的預設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保障。只有課前精心預設,才能在課堂上動態生成。我們還應該“提倡生成”、“期待生成”,同時也“關注生成”、“駕馭生成”,讓學生的問題跟著我們的課堂一起飛翔。韓立福老師為我們講述了課堂預設的基本要點和思路,從而使我認識到預設性是課堂的必然屬性。為了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完成計劃中的教與學的任務,在上一堂課之前,我們要深入研究教材,全面瞭解學生,精心設計活動,完成教學預設。但在真實的課堂教學中,要因地制宜、因情制宜,隨時調整課前的預設,即時創造、即興修改,創設有利於學生有效學習的課堂情境。

  通過這次學習,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骨幹教師,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我覺得我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和新老師一樣,不能因為自己新而原諒自己教育教學上的不足,因為對學生來說小學教育也只有一次。而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並勇於到課堂上去實踐,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調控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的。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我們必須是著眼於未來,採取科學的方法應對隨時出現的新問題,努力使自己適應新時代的教育。在今後的工作中還必須給自己定好位,必須走“學習——反思——研究——實踐”相結合的專業發展之路。

  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感謝“國培計劃”這個平臺為我們特別是農村小學教師提供這麼好的學習空間,感謝“國培”為我們提供這麼難得的學習機會,促使我在教育生涯的軌道上大步前進!

  篇2

  這次,我很榮幸參加了20XX年小學數學教師國培計劃學習。為期兩個月的國培計劃學習在匆匆忙忙中即將結束,回想忙忙碌碌的學習期間,多位教育專家、名家為我們做了生動精彩的教育專題講座,使我在新思潮、新理念中激盪,他們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以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和薰陶,使我在思想上、業務理論上和教學實踐上獲益匪淺;每聽一次講座,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心靈的震撼。通過這次國培計劃學習,使我不斷的完善自己,對新課程、新理念有了一個全面全新的認識;同時也使我認清了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也頗多。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專業素養,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通過這次國培學習,我覺得今後應做到以下三點:

  一、堅持不懈地學習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從思想上給自己充電。

  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是教育工作者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對教育現象和教育規律進行不斷探索和總結出來的,是經過科學論證的。理論指導行動,有什麼樣的理論就會有什麼樣的行動;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指導著教育教學活動,教師有什麼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就會有什麼樣的教育教學結果。如果某位教師缺乏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那麼他的教學就會迷失方向,就會走入教育盲區,阻礙素質教育的實施,誤人子弟;如果某位教師掌握好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那麼他在教學中就會得心應手,事半功倍。因此,學習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是每位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知識在更新,也就要求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需要持續性的發展,不斷的完善,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不斷的完善自我,正如周恩來所說的“人活到老,學到老”。所以說,堅持不懈地學習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教師走向專業化的需要。

  二、有效的組織好課堂教學。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是學生學習知識,獲取知識,不斷完善自我的主要場所;教師的教學活動是在課堂中展開、進行、完成的。有效的課堂組織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課堂教學的組織成敗直接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完成和良好教學效果的取得,同時,有效的組織好課堂教學是教師專業素養的需要,可以提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通過這次國培學習,我認為要組織好課堂教學,要做好以下幾點:

  1、備好課。備好課是課堂教學的前提條件,教師只有備好課,才能上好課。教師要備好課,就應掌握好教育教學理念,熟透教材,熟悉和了解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生活學習經驗以及身心發展需要,制定好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設計好教學流程。

  2、上好課。上好課必須要明確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組織好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落實“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

  ***1***創設民主平等、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教師要關心熱愛每一位學生,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新課標強調“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又應用於生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民主平等、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2***採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教師鼓勵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然後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等去探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學會“數學”,會學“數學”,愛學“數學”,進而,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3***教學語言。數學教學語言要有針對性,簡潔明快,形象生動,抑揚頓挫;同時,要善於運用表揚與激勵性的語言,例如,與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時,我會說:“老師也有一種方法,不知行不行?”當學生回答問題受阻時,我會鼓勵地說:“別急!好好想想!”當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時,我讚賞地說“你真棒!”等等。雖然這些話語簡單,但是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感到教師的親切感。

  ***4***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現代通訊技術、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豐富了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習效率,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提供了新的教學模式。在現代教育思想與理論的指導下,充分運用了以資訊科技為主的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育教學,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有效開展素質教育,從而促進學生多層面發展。

  ***5***評價和反思。每上完一堂課,我課後要對這堂課做出及時的評價和反思,哪些地方是閃光點,哪些地方還不足,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的。在課堂教學後及時反思,不僅發現存在的問題,找出問題存在的原因以及找到解決該問題的策略,然後再次研究教材和學生,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而且是將實踐經驗系統化,理論化的過程,使教師的認識能上升到一個理論的高度。

  三、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又目的、有計劃的採用科學方法,對教育現象和教育實踐進行系統地探索,揭示教育現象的本質和客觀規律的認識和實踐活動。教育科研是教師探尋教學現象的本質和教學規律,尋找最佳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專業素養的需求,教育科研的好和壞是教師從入職到成熟的標誌。每學期都應給自己制定一次小學數學教育科研。制定小學數學教育科研的步驟:

  ***1***確定課題。

  ***2***查閱文獻。

  ***3***制定研究計劃。

  ***4***收集和整理資料。

  ***5***分析研究。

  ***6***形成報告和論文。

  短暫且匆忙的20XX年小學教師國培計劃學習即將圓滿落下帷幕,許多教育專家、名家的講座歷歷在目,為教師的健康成長指明瞭方向。國培為教師們塔建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教師在這裡可以大膽的暢所欲言,平等交流;國培的學習給了我很多的收穫,給了我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