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政府的知識

  政府,即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國家行政機關。政府是維護國家安全、消除社會隱患、促進科學技術進步、提高國民生產能力、優化社會結構,研究社會現象的特殊機構。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職能

  1、我國政府的職能

  A、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打擊、懲治犯罪,保護國家或公民的權益***。

  B、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提高生產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C、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宣傳…理論、弘揚民族精神,科、教、文、衛、體等各事業***

  D、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公共基礎、文化、衛生設施的建設,醫療、社保、計生,自然環境保護等***

  2、我國政府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我國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具體要求:***1*** 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

  ***2***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3***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3、政府應為公民求助投訴開闢多種途徑

  ***1***通過熱線電話、信訪部門、電子政務

  ***2***通過行政裁決、行政複議、行政訴訟制度***法律制度***

  :政府權力

  1.依法行政

  A.具體要求——合法行政、程式正當、權責統一

  B.為什麼

  ***1***原因:A.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體現了政府堅持人民負責的原則;

  B.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2***意義:有利於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

  有利於加強廉政建設,增強政府的威信;

  有利於防止行政權力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有利於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C、怎樣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1*** 加強立法工作,嚴格規範行政執法行為

  ***2***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

  ***3***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D.怎樣做到依法行政

  ***1***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

  ***2***具體要求:合法行政、程式正當、權責統一等。

  ***3***審慎行使權力,科學民主決策。

  2、對政府的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

  A. 為什麼

  ***1***必要性:權力是把雙刃劍。為了防止權力的濫用,需要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

  ***2***意義: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確的決策;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減少工作失誤;

  才能防止濫用權力,保證清正廉潔;

  才能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造福於人民,從而建立起一個具有權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B.怎麼辦

  ***1***要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這個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發揮人民民主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就要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加強法制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就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

  ***2***還要建立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

  行政系統外部--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協,社會與公民,司法機關***

  政府系統內部--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監察部門、審計部門、法制部門***。

  C.政務公開--資訊公開制度和公開辦事制度。

  意義:有利於規範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執法行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更好的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便於公民監督政府工作,維護自身權益。

  3、政府的威信

  來源:根本-由國家性質決定

  如何樹立

  ***1***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科學決策、依法行政、審慎用權、優化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要自覺接受人民監督,與人民群眾保持和諧關係。

  ***2***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有良好的業績。

  ***3***政府工作人員要重品行、作表率,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政府的來歷

  “政府”其名,起源於唐宋時期的“政事堂”和宋朝的“二府”兩名之合稱。唐宋時中央機關機構為三省六部,即尚書省,下設吏主管行政事務;中書省起草政令,實為祕書班子;門下省掌管出納和常命,有審查詔令權力。唐朝為提高工作效率將中書省和門下省有時合署辦公,稱為“政事堂”。宋朝將“政事堂”設於中書省內,稱為中書。宋初年還設立了樞密使,主管軍事,其官署稱為樞密院。並將中書省和樞密院並稱為“二府”。“政事堂”和“二府”合稱即為後來的“政府”。

  始見於《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二·***唐***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七·貞元三年》:初,河、隴既沒於吐蕃,自天寶以來,安西、北庭奏事及西域使人在長安者,歸路既絕,人馬皆仰給於鴻臚。禮賓委府、縣供之,於度支受直。度支不時付直,長安市肆不勝其弊。李泌知胡客留長安久者,或四十餘年,皆有妻子,買田宅,舉質取利,安居不欲歸,命檢括胡客有田宅者停其給。凡得四千人,將停其給。胡客皆詣政府訴之,泌曰:“此皆從來宰相之過,豈有外國朝貢使者留京師數十年不聽歸乎!今當假道於回紇,或自海道各遣歸國,有不願歸者,當於鴻臚自陳,授以職位,給俸祿為唐臣。人生當乘時展用,豈可終身客死邪!”

  明朝著名學者黃道周在《節寰袁公傳》中四次提到“政府”:“及在御史臺,值他御史觸上怒,將廷杖,諸御史詣政府乞伸救,輔臣以上意為辭。”“政府用是謫公,再收再黜,以底於削甚哉!”“公***袁可立***久在東疆,於諸大丑變態甚悉,政府欲借公為功。”“既上稍厭諸激聒,政府動以賣直沽名抑正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