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優美散文集

  向日葵,有明確的目標--太陽,每天都在朝著自己的目標生活,有花一樣的容貌,也有五香瓜子那樣的好吃的果實,不就是我們開始的目標嗎?今天我們來看一下。

  :從明天開始,做一個向日葵樣的人

  向日葵是我很喜歡的花,無論是單、雙還是許多株,我都很喜歡。

  去年的暑假爸爸、媽媽還有我和弟弟去了杭州子一個叫花海的景區,那裡的向日葵田是最讓我震撼的。當時的景象不知道怎麼敘述,大片的向日葵可以用一望無際來形容,如果一個不熟悉這裡的人,冒然進去,一定迷失方向。我看著喜歡的花,一頭擁進葵花田中,聞著葵花帶著陽光、溫暖的味道我們一家做在花田中享受著這一份靜謐與美好。

  我喜歡向日葵不單單是因為它有著像陽光一的外表,而是因為一直以來我都感覺向日葵它是有靈性的,它給人的感覺是有生命與意志的。我曾讀過一則美麗的故事是這樣的傳說太陽神阿波羅象徵這著青春與男子漢的美,金色的頭髮,莊嚴的壯舉,榮光煥發的神態,都讓世人傾倒,一位名叫克里提的少女從黎明到黃昏一直凝望著阿波羅,虔誠地一直不動,高傲的阿波羅從未理睬她,但克里提仍然堅持著,日復一日眾神身受感動,將她變成一株向日葵,永遠朝著太陽,所以向日葵勇敢追求愛,與希望的品質才最讓人感動。

  雖然我很喜歡向日葵,但我與向日葵的品質洽洽相反,不敢追求理想要的,心底閃起希望的火苗,總是自己先把他消滅。

  就如現在,我有一個好友與他經歷過快樂,悲傷,與憂愁,關係很鐵,拿錘砸都砸不開。每一天和另一個朋友一起上學,一起放學,打打鬧鬧,嘻嘻笑笑。可是後來,另一個朋友的舊友突然每天都等著她一起放學,大家漸漸的都熟悉了但好友卻並不太喜歡朋友的舊友,而我一直報著大家好好相處的心態,直到有一天好友與舊友關係徹底裂了,我才慌了神,卻不知怎樣勸好。我總不能這樣對好友說:“你與她好好相處”。她一定會回答說:“我不喜歡她,你不知道她好煩,怎樣相處。”也不能這樣對舊友說:“你以後別跟著我們了。”關係一直這樣僵著。但是以後好友再也沒跟我們走過,寧肯孤獨一人。

  我希望和她和好,但每次看他都會低頭,不敢看他,也不敢給我我們的友誼一個交代,不敢像向日葵一樣勇敢的追求,真的不敢!

  所以我希望從明天起,做一個向日葵一樣的人。

  :溫暖的記憶

  一座溫暖的屋子裡,存放著無數溫暖而又美好的記憶。每當我開啟這美好時光的記憶大門,步入那溫暖的屋子裡,總覺得心裡暖暖的。還記得小學時,我最喜歡的菜就是姥姥做的糖醋排骨,那味道可比下飯店時吃得還要好吃。每次吃了一塊就還想吃第二塊,味道甜滋滋的,恰到好處,細膩而又美味。現在每當我吃糖醋排骨時,不由自主的就會想起一年級時候的經歷。

  剛一年級的時候,中午放學時,為了節約時間寫作業,我就去姥姥家吃飯。那時,姥姥還不知道我喜歡吃什麼菜,就每天都去菜市場買菜,一天換一樣做給我吃,想找到一道我愛吃的菜,為了找到我喜歡吃的菜幾乎都把菜市場裡的新鮮菜都買了一遍。當時的我只有六歲,有兩個壞毛病,一個是愛挑食,一遇到自己愛吃的菜,就一個勁地吃,那些不喜歡的菜,則是動也不動一下;第二個是愛發脾氣,一遇到不滿的事就好對別人發脾氣,每次姥姥將飯菜端上桌,我便把每樣菜都吃一點,如果還湊合,就勉強吃一頓;如果不滿意,就把筷子一放,中午飯就不吃了。

  有一次中午,姥姥做了一次糖醋排骨,我一聞這味道就知道這菜是一道佳餚,於是就吃了一塊嚐嚐,這味道實在是太好了,就開始狼吐虎咽、風捲殘雲地吃了起來。姥姥知道我有挑食的壞毛病,就對我說:“這道菜必須要和其他的菜著一起吃,味道才會更好。”我聽了,就將糖醋排骨和其他菜一起吃了一些,果然味道很好,便又繼續風捲殘雲地吃了起來。第二天,菜上了桌,我發現這些菜中沒有糖醋排骨,臉一下子就拉了下來,聲音低沉地問姥姥:“今天怎麼沒有糖醋排骨?”姥姥說:“過幾天再吃糖醋排骨,會更好吃的。”我聽了,半信半疑地吃了這頓飯。

  幾天後,姥姥又做了這道菜,我吃了幾個,果然比前幾天吃得好吃的多。之後姥姥就一直這樣做菜,我也漸漸改掉了挑食的壞毛病。現在我已經上了中學,每當吃糖醋排骨,我都會想起這讓我改掉了挑食壞毛病的過程,這段記憶被我永遠的存在了時光的屋子裡。

  :有一種愛叫做感動

  有一種愛叫做感動,它隨處不在,純純的,暖暖的。感受到它是一種幸福,雖然它無處不在但卻得用心品味,細細琢磨。

  有歌唱到“如果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其實,倘若人人都能體會到感動,人間定將更加美好。

  暑假已經悄然開始好久了,葡萄園裡的葡萄也由青變紫,閃亮的,誘惑的,葡萄的成熟預示著父母的用心經營已有了成果,接下來的就是出售了,市場競爭使得出售變得越來越難。父母晒黑的面板,走腫的腳,碩大的汗滴,就是接受挑戰的最好的見證。

  晚上,天漸漸又變得很悶很悶,媽媽要我早點洗完澡把空調開啟,不要被蚊子咬的渾身是包。媽媽自己卻在外面賣葡萄。呆在房間裡,我時而就會在陽臺上看看,希望今天爸爸媽媽的葡萄會賣得很順利,早一點回家,但是媽媽還是在天快擦黑的時候回到家,我很是激動的跑下樓,媽媽對我說,你知道媽媽給你買了什麼嗎,看看包裡吧。我好激動,知道媽媽一定有給我買了好吃的,但會是什麼呢,不會是我天天唸叨的油條吧,晚上怎麼會有油條呢?可袋子油油的,我開啟一看,哇,原來是我最愛吃的豬頭肉,想死豬頭肉了…….我大聲的叫著,心裡真的不知道是什麼滋味,甜甜的,暖暖的……

  坐在桌子上,看著很餓的媽媽,黝黑的媽媽,疲勞的媽媽,自己好感動。媽媽對我說了一句話:“孩子,媽媽給你買吃的很樂意,本來媽媽爸爸就是在鄉下勞苦的命,所有的希望就是在你身上了,雖然媽媽總是叫你減肥,但是見你餓著,媽媽心裡也難受。”這就是我的媽媽。

  她和父親在鄉下勞苦了半輩子,頭髮花白,皺紋凸現,但媽媽對我的心永遠讓我感覺媽媽的心是那麼年輕,那麼與時俱進。

  晚上我總是喜歡躺在媽媽的旁邊,因為這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我總是喜歡靠媽媽很近,因為靠著媽媽自己的心靈永遠接受著洗禮。

  從生活中最近的地方好好學習一門功課——感動,從感動裡你可以從最近的地方看最遠的地方,慢慢的會看見世界其實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