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讀散文

  精美的散文,我們應該讀一讀,別讓自己的人生錯過一些美好的事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信這些文字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有夢才有遠方

  雪夜茫茫,你知道一棵小草的夢嗎?寒冷孤寂中,她懷抱一個信念取暖,等到春歸大地時,她就會以兩片綠葉問候春天,而那兩片綠葉,就是曾經在雪地下輕輕的夢囈。

  侯鳥南飛,征途迢迢,她的夢呢?在遠方,在視野裡,那是南方湛藍的大海。她很累很累,但依然往前奮飛。因為夢又賜給她另一對翅膀。

  窗前托腮凝思的少女,你是想做一朵雲的詩,還是做一隻蝶的畫?

  風中奔跑的翩翩少年,你是想做一隻鷹,與天比高,還是做一條壯闊的長河,為大地舒懷?

  我喜歡做夢。夢讓我看到窗外的陽光,夢讓我看到天邊的彩霞,夢給我不變的召喚與步伐,夢引領我去追逐一個又一個的目標。

  1952年,一個叫查克貝瑞的美國青年,做了這麼一個夢:超越貝多芬!並把這個訊息告訴柴可夫斯基。多年以後,他成功了,成為搖滾音樂的奠基人之一。夢賦予他豪邁的宣言,夢也引領他走向光明的大道。夢啟發了他的初心,他則用成功證明了夢的真實與壯美——因為有了夢,才有夢想;有了夢想,才有了理想;有了理想,才有為理想而奮鬥的人生歷程。

  沒有淚水的人,他的眼睛是乾涸的;

  沒有夢的人,他的夜晚是黑暗的。

  太陽總在有夢的地方升起,月亮也總在有夢的地方朦朧。夢是永恆的微笑,使你的心靈永遠充滿激情,使你的雙眼永遠澄澈明亮。

  世界的萬花筒散發著誘人的清香,未來的天空下也傳來迷人的歌唱。我們整裝待發,用美夢打扮,從實幹開始,等到我們抵達秋天的果園,輕輕地擦去夏天留在我們臉上的汗水與灰塵時,我們就可以聽得見曾經對春天說過的那句話: 美夢成真!

 

  :人生沒有失敗

  一個故事,總要留點遺憾才有令人感動的美麗;

  一種結局,常需存有惋惜方顯言盡意未窮的回味。

  挫折縱然無情,卻給人無盡的砥礪;失敗固然殘忍,卻使人趨於頑強。

  人生就在這樣的不甘寂寞與幻滅中周而復始,演繹出一幕幕亙古至今的憂傷和難忘——人生太多風雨,世事足悲泣。

  終於發現:是自己奢望太高——何不歸於平淡?!是自己不盡完美——何不奮起直追?!

  隱逸南山——人生玄機與亦得亦失的倏然頓悟;臥薪嚐膽--內心痛楚與周身志力的再次凝聚。

  坎坷和泥濘,不足以停滯前行的步履——失敗中同樣澆鑄著輝煌;

  陽光和坦途,更需要助長奮進的勇氣——功成名就後體驗出勝利的艱辛。

  人生沒有失敗——

  一灣溪流,曲折迴轉中竟會激起怡心曠神的鳴響;

  一波巨讕,潮湧潮落時更能疊出驚魂蕩魄般的雄壯 !

  :榕樹,生命進行曲

  ***一***

  我時常思念著故鄉的靈魂,榕樹。

  記得有人問我:你追求過怎樣美麗的靈魂?我說,榕樹。

  情感的潺潺,思想的潺潺,再一次流過故鄉崎嶇的山野,再一次流過往昔崢嶸的歲月,回過頭來思量,那昨天使我愛戀過的靈魂,今天依然使我向往著的靈魂,也只有它——

  榕樹,我的永恆的愛戀。

  ***二***

  我愛戀的榕樹,不知道使多少陌生人為它興嘆過,傾倒過。

  真是太壯闊了。只要你接近它,就會感到它的全身,都充滿著一種最動人的東西,這就是生命。

  善於思辯的哲學家說,美就是充滿生命的人和物。我相信,因為榕樹,我才相信。

  幾乎是整個童年時代與少年時代,我都在觀賞這種洋溢著生命的大樹。

  我喜歡這種綠色世界在無風中的平靜、雍容、豐盛、滿足,像沉默的大山一樣巋然而立。

  我更喜歡它在風中的時刻。榕樹的每一片綠葉,都像風帆那樣善於捕捉最弱的微風。因此,當輕風吹拂的時候,它的葉子就會顫動起來,剎那間,樹上好像千百萬綠色的蝴蝶,在一開一翕地扇著翅膀,共同編織著生命的織綿。

  更使我陶醉的是雄風吹動的時候。此時的榕樹,瞬息間從沉默的大山變成洶湧的大海,波浪在樹梢上澎湃著,時時發出拍打藍天的沙沙響聲。

  有一位很重感情的北方朋友告訴我,他第一次見到南國土地上的高大榕樹時,幾乎嚇呆了。榕樹那企圖籠罩大地的濃陰,那企圖吞沒白雲的樹冠,那企圖飲盡地下全部水分的根群,那陡立而又彎曲多節的巨枝所構築的殿廊、山脈、峽谷和道路,一起在放射著生命的光波與音波。這種柔和而強大的波浪,把他的心靈搖撼得很久很久。

  在撼動中,他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另一種強大的生命所照明,所溶解,所征服。覺得自己完全被這種強大的生命所俘虜,並且被剝奪了身上的渺小、卑瑣、頹唐與消沉。在樹下,澄清的空氣中,他覺得自己的靈魂升騰起來了,彷彿也變成了一隻扇動著翅膀的綠蝶,也在這個充滿生命的蔥蘢世界中快樂地翔舞。

  ***三***

  我比這位北國的友人更瞭解榕樹,生命裡積澱著更多的榕樹的碧葉。

  小時候我迷戀過一棵倔強的小榕樹。它就在幾乎沒有泥土的地方發展它的生命。它那生的征程,就在我家屋後的一塊渾圓形的岩石上進行。大約三年時光,我一直追隨著它的足跡,注視著它那平衡而堅實的腳步。

  我不知道它是在巖縫的哪一處破芽而出,只看著它從縫穴里長出來的最初的嫩枝。這株嫩枝在岩石的懸崖上,沉著地、緩慢地跋涉,攀登,開拓著本沒有路的路,本沒有前方的前方。當它發現岩石身上的小坑窪處,有一點薄薄的塵土,就果斷地在那裡紮下了根,紮下一個營寨,然後又向前伸延,邁進,不倦地繼續尋找著前方險峻的路,險峻的希望。

  更使我驚訝的是,它在找不到任何營寨的時候,竟從生命深處撒出一束根鬚,像蠶兒丟擲的銀絲。柔韌的絲朝下生長,直至親吻到地面上的小草。後來,我才知道,這就是所謂氣根。在沒有泥土的時候,氣根憑藉它奮發的天性,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然後把自己養育成榕樹另一翼的生命線。

  突破、掙扎、發展、挺進,這是一支青綠色的生命進行曲,這是一支鐵流似的生命凱旋曲。

  正是這支無聲、無畏的歌,把巍峨的韌性,第一次灌進了我的貧窮而乾旱的童年,灌進了我的還在襁褓中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