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呂蒙是個怎樣的將軍

  呂蒙,東漢末年的著名將領,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那麼呂蒙是個什麼樣的人?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呂蒙是個什麼樣的人,希望對你有幫助!

  呂蒙是個什麼樣的人

  呂蒙作為東吳的大將,一生參戰無數,攻破黃祖、圍困曹仁、捉拿郝普、抗擊張遼,甚至打敗過關羽,為東吳立下了不少功勞。呂蒙有這麼大的成就,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從他的生平處事中可以看出其為人。

  呂蒙最初只是一個勇敢善戰的武將,但是他在孫策、孫權的勸說下開始讀一些經史書籍,非常刻苦,以至於在醉夢中還夢到跟先賢談論國家興亡、天地萬物執行之事,並不自覺的誦讀起了《周易》。所以,呂蒙也就成了勤奮好學、勤能補拙的典範。

  呂蒙在東吳為將,對軍中將士比較寬容,有仁義之心,不記仇。吳將甘寧性情殘暴好殺,總是不停呂蒙和孫權的命令,招致孫權的憤怒,但是呂蒙卻為其說好話,善待他。甘寧立功後帶禮看望呂蒙的母親,卻出爾反爾殺了犯錯的小童,呂蒙氣憤之下想要殺他,後來還是在母親的勸說下與甘寧和好。可見呂蒙是一個孝子,對待母親孝順有加。

  呂蒙是東漢末期的將領,效忠於東吳,在孫權帳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軍中有較高的聲望。他一生中有很多小故事被流傳至今,如呂甘之交、呂蒙為學等,並因吳下阿蒙這個成語廣為人知。呂蒙是個勤奮好學、對母孝順、對將士有義、正直寬厚的人。

  呂蒙資料簡介

  呂蒙***179年—220年***,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家崗*** 。

  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從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後進佔荊南三郡,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中奮勇抵抗張遼軍追襲,並於濡須數御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魯肅去世後,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勳殊隆。不久後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歲。

  呂蒙發憤勤學的事蹟,成為了中國古代將領勤補拙、篤志力學的代表,與其有關的成語有“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吳下阿蒙”等。

  呂蒙的故事

  呂蒙在三國眾多的將領中算是比較突出的一位了,效力於東吳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得孫權的信任。呂蒙的一生頗有成就,民間流傳著一些關於他的軼事典故,如呂甘之交、呂蒙如吳等,最有名的當屬呂蒙為學,刮目相待、吳下阿蒙等成語桀出自這個故事。

  根據《太平廣記》記載,呂蒙來到孫吳,當時的主公孫策規勸他用心學習,於是他就讀了很多書籍,主看《周易》。孫策宴請部下,呂蒙喝醉了就睡著了,突然在睡夢中背起了《周易》,緊接著就驚醒了。大家都問他怎麼會有這樣的舉動,呂蒙回答道:“剛剛夢到我在跟周公、伏羲、文王議論國家興亡的大事和日月廣泛照耀的道理,都精妙至極,我沒懂這麼玄妙的話,只好背誦此篇文章了。”

  除去了上述呂蒙如吳的故事,呂蒙為學也是一篇講述他學習的故事。當時,孫權跟呂蒙說:“如今竟掌權負責軍務,不可不學習啊!”呂蒙每次都用軍務繁忙的藉口推脫掉了。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讓你研究經書成為博士嗎?你就大概地讀一下了解了解。你的事有我的多嗎?我平常還讀書獲益。”呂蒙就著手讀書。後來魯肅跟他議事,感到很吃驚,說:“如今的你這麼有謀略和才幹,已經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了。”呂蒙回道:“跟讀書人分開幾天,應該另眼看待了,兄長怎麼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