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部落格文章

  人生是跋涉、是穿行,或難或易,或遠或近,都得走。不少人喜歡在自己的部落格中寫些關於自己對人生的感悟,你對你的人生感悟到了什麼?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別為難

  生活有很多紛擾,人生有很多起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難見到,有的人不是在成功的掌聲鮮花中變得飄飄然而止步不前,就是在失敗的打擊中變得心灰意冷而一蹶不振;不是在贏了的時候目空一切得意忘形,就是在輸了的時候萬念俱灰垂頭喪氣,儘管各不相同,皆因為缺少了一顆平常心,既拿不起,又放不下;既輸不得,又贏不起。心境失去平衡,生活失去平和。

  人生是跋涉、是穿行,或難或易,或遠或近,都得走。生活是瑣碎,是忙碌,或喜或憂,或苦或甜,都要過。別為難自己,別總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用心做自己該做的事;不要過於計較別人評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喜歡自己才會擁抱生活;不必一味討好別人;事做了就了木已成舟便要順其自然;丟開煩心事,自在做自己。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難見到,有的人不是在成功的掌聲鮮花中變得飄飄然而止步不前,就是在失敗的打擊中變得心灰意冷而一蹶不振;不是在贏了的時候目空一切得意忘形,就是在輸了的時候萬念俱灰垂頭喪氣,儘管各不相同,皆因為缺少了一顆平常心,既拿不起,又放不下;既輸不得,又贏不起。心境失去平衡,生活失去平和。

  其實,成功得失都有其自然規律,譭譽褒貶皆為平常中的道理,只要懷著一顆平常的心,我們就能做到豁達而不失節制,恬淡而不失執著,寧靜而不失勤謹。

  平常心不是平庸心,不是對什麼都無所謂,得過且過,碌碌度日。具有平常心的人並不排斥同時擁有遠大抱負,雄心勃勃,只是在艱苦的付出後對成敗得失不那麼看重。

  人生有度,過則為災;做人不必刻意,做事不求完美。未必事事留得住,未必事事盡人意,讓我們做個快樂的旅行者,沿途拾撿快樂和美好,輕卸憂傷和困惑,淡忘遺憾和紛爭,順其自然的生活,只有捨得,才有得到。

  “榮枯過處皆成夢,憂喜兩忘便是禪。”

  別把自己看的太重,其實你很輕,只消一陣風送,就天涯孤難覓芳蹤。別把自己看的太輕,其實你很重,任憑流年似水,誰也改變不了你執著的信念。

  一路走來,有些事,讓我們刻骨;有些人,令我們難忘,有些景,讓們不捨。當告別一段路途,走入下一段風景,再回首的時候,你會發現人生沒有不變的永恆,一切都在變幻中,很多風景漸漸模糊,很多過客漸漸走遠,很多事情漸漸變淡。只有自己不息的信念,執著地夢想,才會陪伴自己走到永遠。

  世界總不完美,人生總有遺憾,並非每次付出,都有回報,並非每次努力,都會成功;並非每個故事,都有結局。別為難自己,不要被過去所控制,決定你前行的,是未來;不要被安逸所控制,決定你成功的,是奮鬥;不要被別人所控制,決定你命運的,是自己;不要被金錢所制決定你幸福的,是知足;不要被仇恨所控制,決定你快樂的,是豁達;不要被表象所控制,決定你成熟的,是經歷。

  讓我們以一種平常恬靜的心態去品味與珍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於平凡之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從而獲得瀟灑充實的生活,與其效仿最精彩的別人,不如做最真實的自己。

  篇2:有了忠誠,就在心裡種了一個陽光

  幾年前,電視裡面曾報道這樣一則新聞。

  在一個鄉村,老年夫婦和帶著一位五六歲的孫子的家庭裡飼養了一條蟒蛇,我忘記了蟒蛇的來歷。

  這條蟒蛇在這個家裡每天足不出戶,和小孩子成為好朋友,有時候把它當作馬騎。他們睡覺的時候,身邊都有蟒蛇的蹤影。

  可是,這條蟒蛇不是白飼養的。還是高手呢?

  有一次,他們一家人正在午睡,大門沒有關,遇到鄰居的人到他們家來找他們。剛走到大門屋簷外,一條粗大的蟒蛇纏繞全身,嚇得驚叫,驚醒了午睡的他們。

  蟒蛇弄了下來,鄰居嚇得魂飛魄散的跑了。

  真的跑了,是跑到派出所那裡報警,派出所趕到事發現場,都說這條蟒蛇危險,不顧養蛇人家的反對,馬上叫人把這條蟒蛇抬走,扔進附近的河裡。

  當天夜晚,雷電交加,大雨傾盆。

  飼養蟒蛇的家人還在為蟒蛇擔心存活,小孩子沒了朋友悶悶不樂,正當他們關門睡覺,蟒蛇破門而入。

  他們又驚又喜。驚的是,怕派出所會把蟒蛇再丟走,喜的是,鬱鬱寡歡的小孩子突變的活潑。

  這個蟒蛇回家的訊息傳遍了整個村子,他們嫉妒羨慕恨的報警,結果調查,這一條蟒蛇沒有傷害任何人,只是他們突然到他們家裡沒有通知,蟒蛇當作是小偷而已。纏繞人身,不會咬人。

  結果,蟒蛇就這樣安然無恙的守著屬於它的家。

  蟒蛇,卸掉自由的大自然,忠誠於它的責任,真是感天動地,可歌可泣。

  忠誠,是世界上金錢難買,鑽石難兌換的,不是禮物,不是籌碼,他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並且體現在人的骨子裡的。

  忠誠是一首歌謠,歌頌的是千年不朽的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

  口頭裡說忠誠,不如實際行動,用能力去創造,用業績去證明。

  最美司機吳斌,當他身心受損疼痛難忍,依舊堅持把車安全停靠路邊。他用他的生命換來一車乘客的幸福人生。這就是司機的職業美德對乘客生命的忠誠,更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我們應該把忠誠的章勳佩戴在他的身上。

  忠誠,不是一次次測驗考試,他是一種品質,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助手,遇到挫折時,給予鼓勵,他與你一路相知,一路相伴,走過風雨,共同見證令人鼓舞的力量。

  忠誠,猶如一瓶墨汁,忠誠於文字。當你遇到困難難解的時候,他會默默地奉獻自己的生命,不求回報。

  一個人無論什麼理由或者藉口,只要失去了忠誠,就失去了做人的機會,就失去了人生的價值,就失去了恪守敬值的基本。

  偽忠誠猶如披著羊皮的站在羊群裡的狼,可眼前的美味誘惑,早就洩露了他的本性,這是最可怕的。

  忠誠有兩面,一面是天使,充當人間正義的守護神。一方面充當黑暗的撒旦,到處釋放潘多拉的黑暗魔盒。

  忠誠不需要藉口,也不需要逃避,他是一個人最本性最自然的流露。

  忠誠不需要機會,它隨時隨地潛藏在我們本身。

  忠誠不是太監,不用卑弓屈膝,不用點頭哈腰。一個人的道德底線和自尊一旦消失,這不叫忠誠了,這就叫無思想者。

  有了忠誠,就在心裡種了一個陽光,溫暖照耀他人,光明瞭世界,淨化了天地。

  不需要天天對著所有人說,祖國我愛你,只要把這份愛帶到做人的根本準則裡,和最基本的義務裡,高調做事,低調做人,那就是對黨的忠誠。

  忠誠是人們心中最神聖的美德。

  ——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家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夏明翰

  始終不渝的忠實於自己和別人,就能具備有最偉大才華的最高貴品質。

  ——德國詩人歌德

  篇3:淺悟“朋友是春天的花”

  近日,偶讀網上發表的一篇散文,看到文中有一句“朋友是春天的花”。作者雖未作詳釋,但引動了我對此話的一點感悟。

  人們經常慣說“親朋”二字,這就說明人一生除了親人最重要之外,其次就是朋友。人生沒有親情不能,但沒有朋友也不行。一個人的朋友雖類別不同,但大多數如春天的花。

  朋友是指在特定條件下,由雙方都認可的認知模式聯絡在一起,不分其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自覺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的人及其持久的關係。朋友之間的最高境界是知己,其餘都是一般朋友。朋友的類別諸多,有摯友、諍友、益友、密友、恆友、閨蜜、故友、知友、棋友、酒友等,此外,還有至交、世交、患難之交、貧賤之交、肺腑之交等等。

  真正的朋友很難有,真正的知己很難得。人一生朋友可能很多,但真心朋友卻很少。我們一生中不知道有多少個朋友,可是真正摯友到底能有幾個呢?

  古代和過去,一個人的摯友和生死兄弟較多,但現時卻很少。而今,勢利之友和利益盟友居多。過去很多高官和大款結交的人都不少,朋友也最多。有句話說,樹倒猢猻散。現在一些貪官和富商被判刑入獄後,能有幾個朋友去監獄探視過呢?現在,我們很多人的朋友主要不外乎此兩種,也即勢利之友和利益盟友。我們經常看到,一個高官或一個在要害部門就職的人,曾經朋友眾多,當時有多少人對其竭力巴結、攀附和結交,但當他下臺或離退後,很多朋友就漸而散去,常不往來,有的甚至斷交後而遠離。有人在單位或社會上有一定的聲望的時候,其朋友甚多,來往頻繁,但一旦自己患病後,很多朋友就很快離去,連個電話也不打,長期失去了聯絡。甚至在路上遇見,也立即掉過臉去,避而不見。這都是勢利之友的種種表現,此種現象而今多見。再一種就是利益盟友,這種朋友在當今社會裡最多。有不少高官或在要害部門掌握實權的人士、有很多企業經理或老闆,這些人所交往的朋友大多是利益盟友。當一個人,位居高官或在重要部門握有實權的時候,他的朋友最多。這些朋友利用其關係,通過行賄,辦成自己所求之事或得到其利益。甚至相互勾結,權錢交易,進行利益分成。倘若這些高官退居和這些要害部門掌握實權之人調離後,他們的朋友就漸漸失去;倘若這些高官和這些有實權之人被収審時,他們的朋友不僅遠離,而且竭力向公檢法部門揭發和提供證言。所有企業老闆或經理結交的朋友多數為利益盟友,是以利益為紐帶的。為了雙方利益,而走到一起,結為朋友。他們之間相互利用,共享利益。當利益共贏,相互得益時,雙方之間更加親密,但一旦利益出現衝突或糾紛,就會鬧的不歡而散,甚而反目為仇,鬧至法庭。由此可見,在生意場上所結交的朋友,都是以利益為紐帶,是最不牢固的友誼。

  春暖花開而茂盛,夏日鮮花開始凋謝,秋冬花朵已經不見,很多人的朋友也是如此。一個人在其得勢之時,朋友最多,失勢之時,朋友甚少;一個人在其有用之時,朋友盈門,無用之時,朋友難尋。人在年輕或事業興盛的時候,朋友最多,甚至忘年之交也不少,但等到年老或事業衰敗的時候,朋友很少,甚至一個也沒有。我們經常看到,一個人在年輕得勢或在事業輝煌之時,結交的朋友極不可靠;而在自己身陷厄境或患難之時,相交的朋友才最為牢固。

  我們每個人都應珍視和愛惜自己曾擁有的不離不棄、在危難中傾心相助的摯友,但也不要怨恨勢利之友和忘恩負義的盟友,這可謂是時代的發展和世態的變化所致。因此,我們需放寬心態,且忘掉且珍惜。

  2016年11月12--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