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愛心伴我成長的記敘文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心,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下面一起和小編學習一下愛心伴我成長的作文吧!

  愛心伴我成長記敘文篇一:

  “做人要有愛心!”這是姥姥這幾年來一直叮囑我的話。媽媽也對我說:“對所有的生物都要有愛心,動物更不能例外!”是的,暑假時,在廣州,我的確對小動物施捨了愛心。

  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沉睡的我被姥姥和顏悅色的呼喚聲給叫醒了。我揉揉眼睛,伸伸懶腰,睜開朦朧的睡眼,“啊——”我打了一個哈欠,對姥姥一眼,問道:“姥姥,幹什麼呀?週末讓我睡個懶覺,人之常情嘛。”

  姥姥隨口叨唸了一句:“阿彌陀佛!動作放快,跟姥姥和媽媽一起去放生。”

  “放生?”我問。

  “嗯。快點兒!”

  我穿好衣服,洗刷完畢,我們就出了門。

  我邊走邊問:“媽媽,我們這樣做是不是很有愛心啊?”

  “還算有一點兒啦。”

  我轉過頭,問姥姥:“姥姥,我們買什麼呢?”

  姥姥不緊不慢地說:“買泥鰍和烏龜。”

  “好的。”

  經過“長途跋涉”,我們走到了那家姥姥常常光顧的店,姥姥買了一大筐泥鰍,四條肥肥的鯰魚,還有兩隻小烏龜。我心想:買這麼多,姥姥是想吃還是要放生啊?

  “姥姥,您買這麼多去放生呀?”

  “當然了,”說罷,姥姥遞給我裝著兩隻烏龜的袋子,“拿著,待會兒你把烏龜給放了。”

  來到珠江邊,我們都亮出自己的“寶物”,我剛想把小烏龜放出來,姥姥突然說:“慢著!我還沒念咒語呢。”

  “我暈,還要念咒語。”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難道北有阿彌陀佛?”

  媽媽捂住我的嘴巴,用眼神暗示我不許出聲。等姥姥唸完了咒語,我開啟袋子,依依不捨地把小烏龜放出來,那隻龜殼是棕色的小烏龜三步並做兩步跳進水裡,那隻黑色龜殼的小烏龜探出頭來,見沒人傷害它,便一步一步慢條斯理地爬向前方,“撲通!”像一位跳水運動員似的跳入江中,濺起一小朵水花。媽媽小心翼翼地把大鯰魚們放進江裡,它們迅速地遊走了。姥姥抓起一把泥鰍撒進水裡,一把又一把。放完了,我們三個人手牽手走回家去。

  “愛心行動一小步,道德成長一大步。”我有一位富有愛心的姥姥,還有一位善良的媽媽,有愛心伴我成長,多好!我在愛心的陪伴下成長著,享受著,快樂著。

  愛心伴我成長記敘文篇二:

  今天,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為貧困山區的孩子捐贈學習用品的活動。

  第二節下課,同學們在操場站好了隊。只見學校的領導坐在主席臺上,在主席臺的旁邊擺放著學校各班捐贈的學習用品,這是前兩天同學們把自己的學習用品帶到學校來準備捐贈給山區的同學們,這裡邊也有我為山區的同學們特地購買的鉛筆、橡皮、本子等等。活動開始了,校長開始講話:“我們這次活動是為貧困山區的同學們捐贈學習用品。同學們與他們相比,大家是多麼幸福。而他們卻沒有錢上學,只能幫父母幹活賺錢。他們是多麼想讀書啊……。”校長講著感人的話,此時我彷彿看到了貧困山區的同學們收到這些捐贈的物品時喜悅的笑臉和高興地揹著書包上學的背影,我不禁感到了自豪和激動。我想:那些孩子生在貧窮的小山村裡,想天天上學,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奢望,即使上了學,也要用稚嫩的肩膀承擔起比城裡孩子更多的家庭重擔。記得我曾在報紙上看見一位貧困山區兒童的來信,信中呼籲道:“人不能選擇出身,卻可以改變人生,我要改變自己命運,可是沒有書讀,沒有知識,什麼也改變不了。我要讀書,我要書讀!”

  通過今天的活動使我感受到,我們這些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生活在幸福裡,長在紅旗下,正處於人生的黃金時代。在這美好的學習環境中,更應該去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熱愛學習,在科學的道路上不斷摸索、前進,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出一份力量!

  愛心伴我成長記敘文篇三:

  夏天是我最喜歡的時候,那時我可以和小朋友們一起在外面玩,太陽總是把我晒得黑黑的。我們經常在野地裡奔跑,在樹叢中捉迷藏,到處尋找小動物的影子。

  我特別喜歡捉青蛙,有一次我們比賽捉青蛙,我捉得最多。我高高興興地拎著青蛙跑回家,告訴媽媽說我得了第一。可是媽媽沒有象以前一樣表揚我,還叫我放了它們。媽媽告訴我:“青蛙是益蟲,專吃害蟲,它們會保護我們的稻子。”我不知道什麼是益蟲,但是我知道鴨子喜歡吃青蛙,所以當時我沒有聽媽媽的話,偷偷地把青蛙拿到後院餵了鴨子,就剩下兩隻最大的。媽媽知道後,一定要我放了這最後的兩隻青蛙,於是我和媽媽一起來到田邊把它們放回了田裡。看著它們蹦蹦跳跳地離開,我覺得它們肯定很高興,我就跟媽媽說:“媽媽,它們的運氣可真好,可以回家了。”媽媽摸了摸我的頭說:“但是,是你給了它們這樣的運氣。”我當時覺得自己象英雄一樣,救了它們,心裡也很開心。

  慢慢地,我開始學會幫助更多的小動物,把樹上掉下來的小鳥放回鳥巢,收養過受傷的小狗,有一次,在街上看到一條大肚子黑魚,媽媽說它要生小寶寶了,我就讓媽媽把它買下來,放回了河裡。我發現能夠幫助它們,我感覺很開心,還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以後我還想做更多的事來幫助它們,希望它們能和我一樣快樂健康地成長。

  愛心伴我成長記敘文篇四:

  當我在學習上感到困惑時,她總是向我伸出一雙熱情的手:當我在困難面前退縮時,她總是給我信心和勇氣。是她,讓我克難奮進,勇往直前;是她,讓我重新認識了我自己。這個人,她就是我的一位良師——林俊老師。

  可以說,是林老師讓我步入了習作的殿堂。那是我上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篇有關“植物”的家庭作文,我在操場邊走過來轉過去,這種植物,又看那種植物,可就是不知寫什麼好,於是媽媽讓我去請教林老師。當時,林老師還沒教我們課,只聽同學傳聞說林老師很凶。我不敢到林老師家裡去,也極不情願去,可一想到寫作的難,只有硬著頭皮來到林老師家。走到林老師的家門口,正好碰見林老師在操場上整理她的花草,她看見我來了,連忙讓我過去看她養的花,還不時給我講解一些花的生長規律。林老師她是那樣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一點也沒有感覺到傳說中的那種“凶”。在和林老師的交談中,她指導我認真地觀察了倒掛金鐘、花葉黃楊、金橘等植物,也瞭解到了它們的生長情形。告別林老師,我一路飛跑回家,成功完成了家庭作文。這次作文讓我知道了習作來源於生活,有生活就有精彩。

  林老師不僅是我習作中的引路人,更是我生活中的指明燈。我之所以現在能成為學校大型活動的主持人,我得感謝林老師。以前我生性膽小,什麼事都不敢大膽去做,就連在班上大聲發言,我都覺得是一種痛苦,這種痛苦直到在我上四年級時才完全消除,因為這一年是林老師的班主任。那是20XX年元旦,學校舉行文藝演出活動,要在我們四年級選一個女主持人,林老師找到我說:“你的嗓音好聽,記憶力又強,想當主持人嗎?”我推脫著,但林老師說我一定行的。就這樣我拿到了臺詞,雖然我害怕出醜,極不情願,但迫於林老師的”壓力”我用一節課的時間把所有“乙”的話全部記熟。接著林老師開始訓練我們,先是告訴我們抑揚頓挫地讀,然後教我們怎樣上臺和退場,還告訴我們當好主持人的一些小技巧。訓練中,林老師不時給我們示範,不時給我們鼓勵,就在這不斷的鼓勵聲中,我們進步了。林老師讓我們在辦公室訓練了一段時間,然後又把我們帶到了主席臺,進行實地訓練。元旦到了,一切都可以說是亂熟於心,但我還是不由得緊張。林老師拍拍我的肩膀說,上臺了就和平時訓練一個樣。“就和平時訓練一個樣!”我平靜了。於是我帶著這份平靜,出色地主持了元旦文藝匯演。這以後我一直作為學校主持人的臺柱子主持了“六一文藝匯演”、“紅歌匯”等活動。……

  林老師,我們的良師。她圖什麼呢?她只需要我們取得優異的成績,她只想看見我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學習上,我感受到了林老師無私的愛;生活中,我體驗到了林老師博大的胸懷,是愛讓我不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