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溫暖感動的作文

  感動,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用心去看別人,用心去愛別人,你會懂得感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溫暖的感動作文!

  溫暖感動的作文:溫暖感動在身邊

  溫暖這二字雖說普通但也是讓人捉摸不透的,我只知道溫暖的大概意思。並沒有去認真去體會。今天我才知道溫暖就在身必須要用心去發現。

  哈哈,又是一個週末,終於可以放下重擔了。我象離弦的箭一樣,跑到電視機前,我的屁股還沒坐熱,只聽樓道里傳來微弱的聲音嚷嚷這:"累死我了,我的老腰喲。”原來是我老媽回來了,“媽——”“作業沒寫完有在看電視,寫作業去。”“啊。”我正想和老媽談心,我話還沒說,就被攔住了。同志們這感覺——難受呀!聽了這話我二話沒說,回到屋“咚”的一聲把門關上了,把氣多撒在無知的門上。

  週末也不讓看電視煩死了。

  吃過飯,我一個人在樓下踢毽子,本來褲子就有一個小洞,剛才我使用了高抬腿絕招“拉”的一聲,不妙我的褲子開縫了。哇!我的絕招還真厲害呀!就能把頭伸進去了。哎呀,完了,我根本沒碰過線,以前都是媽媽給我縫的,根本對針線活陌生。穿針眼我會,可縫破口,那和蜘蛛網沒什麼區別。突然,一雙飽經風霜得手,從我的背後把衣服拿走,然後,在我眼前一邊把我縫的拆開,一邊給我講方法。媽媽把手握住我的手一針一針教我。

  媽媽的手好溫暖呀!如春天的風吹拂我的臉龐;又像冬日裡的一路陽光射進我的心窩;更如沙漠裡的一泓清泉滋潤我的心田。

  這溫暖沒有太陽光芒四射,也沒有火爐一樣溫暖,但在我心中卻有無可替代的位置,都在我身邊因為溫暖無時無刻不出現在我們身邊。

 

  溫暖感動的作文:我身邊的感動

  生活中常常有一些無法言語的感動,從不會有人刻意地去尋找,因為那是一種樸素的真實,一種心靈震顫,歲月無良,當我們驀然回首,翻閱自己的心靈,總有一段段記記在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跡,感動我的有時是一種輕巧的聲音,有時是一抹淡淡的色彩,有時是一縷沁人的馨香,而更多的恰恰是從我們身邊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美好。

  兒時的一個仲夏,我曾有段沁人心脾的回憶。

  那天我放學回家,碰到一位六旬老人,頭髮花白,戴頂破草帽,他低著頭仔細地倒騰著路邊的一個個垃圾袋,仔細地扒拉著裡面的東西,然後放進一個被裝得鼓鼓的破蛇皮袋裡,裡面叮叮噹噹的易拉罐聲音刺耳地迴盪在小弄裡,難聞的氣味不斷地散發出來,我下意識地捏起鼻子,踮著腳尖,試圖繞過他橫在小弄中間的蛇皮袋往有走,這時他抬起頭來,看到站在旁邊的我,趕緊拽了下蛇皮袋,雙手侷促地搓著,乾裂的嘴脣微微動了下,想出說些什麼,看著他額頭不斷沁出來的汗作文人網 你也可以投稿,和著臉上的泥形成一道道滑稽的黑線,忽然為自己踮起的腳尖慚愧不已,慌忙放下捏著鼻子的手,內疚和慚愧滿滿充斥著整個胸腔,不安地站在那裡,我忽然想起書包裡快喝守的可樂,趕緊三口兩口可樂喝完,然後蹲下去把可樂瓶輕輕放進老人的蛇皮袋裡,老人驚訝的抬頭看著我,看著我臉上原本緊抿著的嘴漸漸擴大成一個燦爛的微笑,他乾裂的嘴脣再一次微微張開,然後生硬地扯動了下嘴角,帕裡簷下的眼睛充滿了笑意瞬間,耳旁聒噪的知了不再讓人覺得那麼煩躁,叮叮噹噹的易拉罐也變成了一個個悅耳動聽的音樂,內心邊的情景感動了。

  對於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不管別人是做什麼的,我們都不能去歧視別人,應該尊重他們。

  事情雖已漸漸離我遠去,但那傷心靈的震顫卻時時出現在我的成長路上、生活中,我不經意間不起怕熱情的招呼,一句輕聲的問候,一個燦爛的微笑,往往可以讓身邊的人感動,每一個小小的瞬間,讓我的心時時為自己的美好而感動。
 

  溫暖感動的作文:溫暖的感動

  感動,是一種樸素的真實,一種心靈的震顫。當我們看見自己的同伴們為了這個集體而戰時,總會不禁為他們加油,失敗了哭,成功了也會哭,從鼻尖湧起的是酸酸的,但從心裡湧出的卻是甜甜的。生活便是如此,我們不經意間的一聲招呼,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一點緣分……

  感動是衡量人性一把標尺,是測量愛心的一架天平,是哺育情操的甜美乳汁,更是滋養品質的重要養分。

  感動是一個動作,曾經看到一個女孩在玩羽毛球時,不巧的球被打到了很高的樹上,她不論怎麼努力也沒把球拿下來,這時她的同伴不知從何處找來一張凳子,等那個女孩踩時,同伴伸出手來扶了一下。感動是一杯熱茶,在深秋的早上,寒氣逼人,可媽媽卻在屋裡洗衣服,她的手凍得通紅,女兒起床後,找不到媽媽,站在窗前看到媽媽正在洗衣服,趕忙倒了一杯熱茶端到媽媽面前,看著媽媽的微笑,女孩心裡暖暖的。感動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而是用心品出來的——從善良心靈中湧出來的一種美好情感。

  感動是有選擇性的,它會選擇那些真誠幫助別人,笑臉接納別人的人。在這些人身邊,你會不經意的發現感動無處不在。感動,就在我們身邊,只要用心體會,用愛品味,你會發現—有時感動就是這麼簡單,電視上總是播這樣一則廣告:“有一位母親為孩子洗腳,事畢讓孩子先看書,自己再去為母親洗腳,這一幕讓孩子看到,他也學著母親,打了一盆洗腳水。到窄窄的過道,那稚幼的聲音,那不穩的步伐,那激盪的水花,簡簡單單的一句“媽媽洗腳。”打動了我。

  感動是一雙塑料袋。有一次,我在圖書館看書,總會有人進進出出,清潔員的勞動成果一次次就踐踏。忽然門:“吱呀”響了一聲,開了一條縫。我抬頭看,他氣喘吁吁,額頭上浸滿了汗水,肩上扛了一桶純淨水。哦,原來是一個送水的師傅。他左右打量了一下,然後又退了回去,不一會兒他又來了,咦?我聽出了聲音的異樣,低頭一看,他的雙腳上各套了兩隻塑料袋,看來,他是怕弄髒了乾淨的地板。

  感動是奉獻,在一個遊覽區的山道上,有位老人的圍巾不小心被風吹落道樹枝上,很高的樣子。老人找來了樹枝,卻怎麼也夠不到,這時從人群蹦出了一個小夥子,他爬上樹接過老人手中的樹枝吧圍巾挑了下去,還給老人。老人的感謝還未出口,這個小夥子卻已消失在登山的人群之中。

  感動就是這樣的,為父母端上一盆水;呵護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奉一己之力幫助別人……感動並不需要轟轟烈烈,只需彼此之間多一份尊重,理解。身邊的這些小事並不起眼,可是平凡中蘊含著偉大。感動就是這樣,源於生活,源於真誠,源於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