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材料作文精選

  寫材料作文要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從某一區域性入手,只抓住片言隻語不放,否則容易跑題。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語或語句,深刻理解其本質意義,這對於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幫助。以下是幾篇高考的滿分材料作文,歡迎大家參閱!

  高考滿分材料作文1:人生三境

  三個人走進商店,各自買了果汁,咖啡以及礦泉水,原因是他們各自喜歡甜味,又苦又甜的滋味,以及淡淡的感覺。

  讓我們來設想一下,假若三位顧客年歲相異,恰為少年,中年人和老者。那麼該是少年喜歡那甘甜,中年人品嚐甜苦之味,老者享受淡淡之醇吧。將這三味推之於人生,不亦妙乎?

  我們在世上走著,都要經歷少年、中年及老年三個階段,從少年到中年的蛻變,從中年至老年的風化,不啻是身體的成長衰老,更是心智的成長,心境的漸變。

  少年時,熱愛那甜甜的滋味。少年總愛用美好的幻夢來裴點世界。這時候的我們,還單純、還稚嫩,在激情中燃燒自己。我們“少年不識愁滋味”,我們可以自得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我們徜徉在對未來的希望之中,年輕氣盛,儘管“糞土當年萬戶侯”!少年是一個熱愛美好的境界,是以,許多在少年時已嶄露頭角。“數學王子”高斯年輕時已譽滿世界;年輕的丁俊暉向世界冠軍叫板;仍帶著稚嫩的郎朗正優雅地為人們送來悅耳琴音……少年時,不言愁,雄赳赳地向人生進軍。中年時,已識了嚐了那愁苦滋味,是以喜歡又苦又甜的感覺。人生至此,宛若一杯香茗,我們在苦味中挖掘甘醇。這又是另一境界。中年之時,事業與人生大都處於鼎盛之時,許多人生的無奈亦已盡收心底,氤氳出了更為成熟穩重的眼光看世界。“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中年就是一種繼往開來的承接時期。攜幼負老,中年又是個責任的時期。惟咖啡,苦甜參半,才彰顯中年之況味與魅力。

  到了老年,大約人生之百味已遍嘗。互相幫助之甘甜,夢想之芬芳,責任給人的愁與樂,落井下石之苦極,過河拆橋之辛辣……最後糅雜成了什麼?卻是一瓶礦泉水。正如白色,其實是由七色匯聚而成。人生最高之境界,便在於飽經風霜之後,心底經過大風大浪歸於平靜。世界的風浪,擊不起心底一絲漣漪。這便是真正的成熟,用一雙真正寵辱不驚的眼看世界潮起潮落,花開花謝。也只有這般閒適心境,才品味出清水中淡淡卻濃郁的感覺。

  人生必然是這樣,漸行漸遠。有言曰,少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亦非水;老年看山還是山,看水仍是水。此言得之。人生就是從單純到複雜,又歸於平靜簡單的周而復始。而我們要做的,是享受每一種滋味,感受每一種境界,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提純生活之意義。

  高考滿分材料作文2:撐起一片誠信的藍天

  有人曾問我:"誠信是什麼?"我說:"誠信是清泉,能說清你節操的一眼清泉。"有人曾問我:"誠信是什麼?"我說:"誠信是渾然天成的美玉,容不下半點垢點。"也有人問我:"誠信是什麼?"我說:"誠信是花,能給整個世界帶來芳香的花。"

  是啊!誠信是清泉。

  我們生活的世界太需要這樣的清泉,我們的周圍有太多的欺騙和謊言,我們多麼想擁有一片承諾於人,守信於人的藍天,有人因為欺騙而失去了最珍貴的友誼,有人因為謊言而眾叛親離,也有人因為欺騙而走上了生與死的邊緣,試問,我們身邊沒有欺騙,那該有多好啊!有人為了信守承諾而至死不渝,那桃園裡的三拜首,豈能忘記?關老爺的誠信又怎樣?面對高官厚祿,面對加官進爵,他毅然過五關斬六將,留下千古美名,只為一個"信"字。

  誠信是玉,是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

  它有著玉的清潔,它有著玉的高貴,它更有玉的堅貞,歷來文人學士以玉為友,以玉為伴,這就是玉與信的融合吧!他們在玉的身上學到了信,一個傳唱千古的立身準則。"言而無信,不知其可"。古人也有無信的代表,一代豪傑呂布,手持方天化戟,身騎赤兔烈馬,那是何等威風,何等的英雄,可到頭來,卻為一個"信"字搭上了身家性命,他把承諾別人的話當作兒戲,只仗自己一身好武藝,那是他愚啊!那是他無信啊!假若給他一個機會,一個從信開始的機會,歷史或許真的要重寫。

  誠信是花,是一花一世界的豪語。是的,我們的生活更需要鮮花來裝點,我們的人生更需要鮮花來陪伴,陶淵明先生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諾言,與菊花結緣,他守望著那一棵棵誠實的菊花,活的多麼自在,又怎願與那充滿欺騙,黑暗的統治勢力同流合汙?他做不到,他也不想做到,因為有那誠信的山菊為他作伴,他生活得很充實,很自然。

  在這片誠信的藍天,不需要欺騙,不需要謊言,要的只是那清澈的泉,堅貞的玉,芬芳的花,因為在它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字--"信"。

  看!誠信的藍天下站著三個人,你、我、他。

  高考滿分材料作文3:細心呵護生命

  “我對待他人的生命像對待精緻的瓷器,輕拿輕放,唯恐損傷。”細心呵護他人的生命,杜絕小過失造成大傷害,才能收穫信任,收穫感動,收穫繼續行善的力量。 探險的人們已經屏住呼吸,放鬆腳步,但不經意間留下的蠟燭,卻逼迫美麗的精靈離開它們的家園。柴靜在《看見》一書中說道:“道德不是沒有弱點的,我們要看清它,然後抑制它。”因而,細心呵護他人的生命,努力將傷害的可能減小,不使自己善良的心蒙上愧怍的陰影。

  時下人們熱議陳游標等人高調的慈善行為,他們公佈慈善行動的諸多細節,對救助物件的隱私不夠尊重。事實上,再多的恩惠也抵不過對人自尊心的一次小小傷害。自尊心受傷了,不會當下發作,但會在日後慢慢發揮負面的作用,它的影響不可估量。並且,真正的慈善不僅要求雙方的平等,更應該抱著欣賞的態度,發現彼此的美好。這樣的慈善在尊重的前提下,彼此都經歷心靈的洗禮,除去善良之心上多餘的附著。一方除去自卑的陰雲,一方除去作為幸運者而愧怍的隱憂。日後想來,這是多麼溫暖的經歷。

  細心呵護他人的生命,能夠建立平等的溝通,從而給予直達內心的慰藉。張愛玲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我說:“不僅慈悲,更要懂得。”楊絳先生作為一名大家閨秀,但她一生都因悲憫之心而與平凡的勞苦大眾建立友誼。她寫《老王》,寫一名車伕的不幸;寫《林奶奶》,寫一名幫傭的堅忍。我相信,每個人都原有與楊絳先生一樣的善良。“人之初,性本善”,但在一次次溝通不暢的付出愛的行動中,灰了心。

  因而,細心呵護之“細”就極為重要。常常是一個細節消除彼此的芥蒂,常常一個不經意的小舉動引起內心的盪漾漣漪。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一點點建立起來的,細心呵護的每一舉動都在為這一工程添磚加瓦。當信任建起,善意就暢通無阻。在和諧關係中感受到的愉悅感,砥礪善心繼續前行。

  細心呵護他人的生命,像對待嬌豔的花朵。如此,才能獲得“一花一世界”的尊重,才能感受“凌晨四點,海棠花未眠”的美的感動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