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團結的議論文

  團結是國家、民族強盛的法寶,團結就是力量,這是一個恆古不變的道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僅供參考。

  篇一

  團結就是力量。的確,這句話我贊同。在學習生活中團結就能克服一切困難,取得成功,團結是無堅不摧的力量。

  一個班級,只有團結才能心聚,也才能向著共同目標進發,學得更多的知識,成就一番大事業。反之,如果人心渙散,事不關己,高高掛,人人都不熱愛集體。自己孤軍奮戰,學習成績上不去,前途不會有多輝煌。

  一個社會,只有團結才能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如果不團結,必定會導致社會動盪不安。人人都疏遠集體,獨自一人孤軍奮戰。

  一個國家,只有團結才能發展,只有團結才能戰勝一切災難。5月12日下午,當四川汶川縣的人正兢兢業業工作時,一陣山搖地動襲來,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汶川由一個繁華鬧市變成一個死寂的廢墟,這突如其來天災,瞬間讓許多人失去了溫馨的家園,奪走了無數同胞的生命。但天災並沒有摧毀人們的意志,在地震發生不久,來自四面八方的抗震救災志願者,武警官兵,紛紛趕到汶川重災區,溫也及時趕到汶川,親自指揮救災。這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都只有同一個目標,拯救自己的同胞。

  在這場生與死的較量中,時間就等於生命,武警戰士臨危受命,人人團結一致,從死神的手中搶回了無數同胞的生命。正是這些人,用他們的愛,溫暖了汶川,溫暖了中國大地。

  是什麼?給了汶川人民如此堅定的意志的呢?是團結,他們相信:只要團結就能戰勝一切困難和災難。這一次救災,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團結,體現了我們國家的強盛。

  團結的力量帶來了成功,團結的力量帶來了生存的希望。只要我們人人團結一致,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燦爛輝煌。

  篇二

  “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寬闊的操場上響起嘹亮的歌聲。歌聲此起彼伏,渾厚響亮,同學們像撕開了嗓子似的使勁唱著。“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久久在我耳邊迴盪。

  今天是軍訓的第三天,再有一天這磨礪人意志的軍訓即將結束。但是,我的內心裡竟想讓時間迴轉,再過幾天苦中帶甜的綠色軍營生活,這也許就是軍訓後我們的進步吧!

  明天就是軍訓結束彙報比賽的日子,今天是訓練的最後期限,同學們一個個擺著一副為榮譽而戰的神情投入了練習。平日裡那嬉戲打鬧的聲音沒有了,我們一本正經做著看上去非常枯燥的動作,神情嚴肅,還想馬上就要參加比賽一樣。同學們非常認真的做著每一個動作,那些機械的動作彷彿被附了靈性,變得優美起來。

  經過幾遍的練習,還是發現了幾個問題,最顯著的是步伐不夠整齊,大家配合還不是很默契。教官強調說:“比賽靠的是大家,單靠個人是不行的,就算你走的再好,整個隊伍不整齊就無法取勝。走的快的同學要等等走的慢的同學,走的慢的同學要稍微快一些,讓整個隊伍步調一致,這才是最重要的!”同學們認真地聽著教官的話,領悟著其中的道理,不住的點著頭。我也在細細琢磨著教官的話。

  是啊,團結就是力量。一個好的班集體首先是團結的,“人心齊、泰山移”充分說明團結的無窮力量。如果心不齊、不團結,每個人心裡都想著自己的事情,是辦不成大事的。對於一個班級來講,團結應始終排在第一位,團結的班級一定是最強大的。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講,能夠做到團結協作、萬眾一心,那力量比鐵還硬,比鋼還強啊!這樣的國家、民族一定是堅不可摧的。

  團結是國家、民族強盛的法寶,團結就是力量,這是一個恆古不變的道理。

  篇三

  “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就是力量”,“人心齊,泰山移”,無不說明團結的神力,團結是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勝利的結晶,是實現巨集偉目標的源泉。

  曾有人問哲學家:“一滴水怎樣才不會幹?”哲學家回答說:“把它放到大海里。”這句簡短的話揭示出一個深刻的道理:個人離不開集體,只有團結互助的集體才會有無窮的力量,反之如果沒有團結,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會枯竭。

  人們都羨慕球星,球星在一個球隊裡的作用可謂大矣!但是如果離開團結的球隊,他們又將怎樣呢?美國大名鼎鼎的“籃球巨人”率“公牛隊”四奪總決賽冠軍。人們都說是“飛人”喬丹創造了公牛隊,喬丹卻說:“是公牛隊隊員的團造就了我。”是啊,離開了籃球隊員的團結,球星不僅個人不能發揮作用,而且連隊員也不能成為了。

  縱觀古今中外,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集體團結的力量。智勇雙全的張良,若不是投靠了劉邦,單靠單槍匹馬的行刺,能實現巨集圖大志嗎?離開了笛卡爾的啟示和普里斯特等人的共同研究的科技成果,牛頓能提出“牛頓第一定律”嗎?

  單靠一朵美麗的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個人只有融入團結的集體才能實現巨集偉目標。因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精誠團結,才能自立於世界,才能謀求進步和發展。特別是我們這些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應該學會團結,這樣才能立足社會。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作為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

  篇四

  團結互助――這是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話題,歷史上的名人雅士對它作過詳盡的解釋,古往今來許多英雄豪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這種精神。在我國五千年文明史中,團結互助始終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精髓。

  現在,在校園裡“團結”這個詞是我們天天都掛在嘴邊,僅僅是因為老師常教育我們要團結互助,敢問一句有誰是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呢?生活中人們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而勾心鬥角,甚至因為一己之私間接地傷害到自己的朋友、親人,又有誰曾經想過要團結呢?

  在”八榮八恥“中曾提到: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這句話深刻地教育了我,何為利何為鄙,何為榮何為恥。我們這個華夏民族一直本著團結互助的宗旨,因為過往的歷史使大家深受教育。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由於清王朝的腐敗,連年內戰。因為中國人之間的不團結,帝國主義列強才敢欺上門來,不斷挑釁。他們不僅從中國掠奪了大量的財寶,而且肆意汙辱中國人的人格,踐踏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每當回憶起這段歷史,不由得使人想起上海租界地某公園門口那個“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

  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是一段恥辱的歷史,也是一段值得每一箇中國人民反思的歷史。歷史的鑑證告訴我們,不團結就會被人打,不團結友善就會被人欺負,只有讓全體中國人民加強團結,友善相處,才能抵抗風風雨雨,才能復興中華民族。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從前,有一個人被帶去參觀天堂和地獄,以便比較之後,能明智地選擇自己的歸宿。他先去看了地獄,第一眼令他大吃一驚,因為所有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擺滿了各種佳餚。然而,當他仔細看那些人時,卻發現沒有一張笑臉。所有人都無精打采,愁眉苦臉,而且瘦得皮包骨。然後,他發現每人的左臂都捆著一把叉,右臂捆著一把刀,刀和叉都有4尺長的把手,使他們不能用來吃,所以,即使每一樣美味佳餚都在他們手邊,結果還是吃不到,一直在捱餓。

  然後,他又去了天堂。景象完全一樣――同樣的佳餚,刀叉與那些4尺長的把手。然而,天堂裡的居民卻都在唱歌、歡笑。為什麼情況相同,結果卻如此不同?為什麼地獄裡的人都在捱餓悲傷,而在天堂的每一個人都吃得好,而且很快樂?他迷惑不解。最後,他終於看到了答案:在地獄裡的每一個人都試圖喂自己,可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把手太長了。而在天堂的每一個人都是喂對面的人,也被對面的人所喂,因為互相互助,結果幫助了自己。

  這個故事也啟示我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你願意伸出雙手,那麼他也會給予相應回報。學習上是如此,工作也是如此,而人的一生更是如此。這樣的團結不好嗎?如果像地獄裡的人一樣,誰也不幫助誰,沒有一個人願意團結互助,那麼得到的將是什麼呢?讓我們將心比心地去了解別人,團結互助,尤其不要讓能容納一座山的眼睛被一粒小沙子擋住,那樣成功才會永遠伴隨我們每個人。

  現在,我相信大家應該都明白團結的重要性,我也深有感悟。我清楚地明白,“團結”不只是讓我知道它的意思那麼簡單,它需要我去親身經歷,需要大家都獻出自己的一份力。讓我們團結互助,未來的天空會更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