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黑板報的資料

  茶文化是以茶為載體,並通過這個載體來傳播各種藝術。 茶文化是漢族傳統優秀文化的組成部 分,其內容十分豐富。茶文化,是茶與文化的有機融合 ,這 包含和體現一定時期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小編為大家彙總了一些關於茶文化的黑板報的資料和相關內容,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迴文詩

  迴文詩中的字句迴環往復,讀之都成篇章,而且意義相同。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寫過茶詩幾十首,而用迴文寫茶詩,也算是蘇氏的一絕。在題名為《記夢迴文二首並敘》詩的敘中,蘇軾寫道: “十二月十五日,大雪始晴,夢人以雪水烹小團茶,使美人歌以飲餘,夢中為作迴文詩,覺而記其一句雲:亂點餘花睡碧衫,意用飛燕唾花故事也。乃續之,為二絕句雲。”從“敘”中可知蘇東坡真是一位茶迷,意連做夢也在飲茶,怪不得他自稱“愛茶人”,此事一直成為後人的趣談。詩曰:

  酡顏玉碗捧纖纖,亂點餘花睡碧衫。

  歌咽水雲凝靜院,夢驚鬆雪落空巖。

  空花落盡酒傾缸,日上山融雪漲江。

  紅焙淺甌新火活,龍團小碾鬥晴窗。

  詩中字句,順讀倒讀,都成篇章,而且意義相同。蘇軾用迴文詩詠茶,這在數以千計的茶詩中,實屬罕見。
 

茶文化的黑板報圖片

  :唱和詩

  在數以千計的茶詩中,皮日休和陸龜蒙的唱和詩,可謂別具一格,在詠茶詩中也屬少見。

  皮日休,唐代文學家,襄陽***今湖北襄樊市***人,曾任翰林學士。陸龜蒙,唐代文學家,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曾任蘇湖兩都從事。兩人十分知己,都有愛茶雅好,經常作文和詩,因此,人稱“皮陸”。他們寫有《茶中雜詠》唱和詩各十首,內容包括《茶塢》、《茶人》、《茶筍》、《茶籯》、 《茶舍》、 《茶灶》、《茶焙》、《茶鼎》、《茶甌》和《煮茶》等,對茶的史料,茶鄉風情,茶農疾苦,直至茶具和煮茶都有具體的描述,可謂一份珍貴的茶葉文獻。

  :聯句詩

  聯句是舊時作詩的一種方式,幾個人共作一首詩,但需意思聯貫,相連成章。在唐代茶詩中,有一首題為《五言月夜啜茶聯句》,是由六位作者共同作成的。他們是: 顏真卿,著名書畫家,京兆萬年***陝西西安***人,官居吏部尚書,封為魯國公,人稱“顏魯公”;陸士修,嘉興***今屬浙江省***縣尉; 張薦,深州陸澤***今河北深縣***人,工文辭,任吏官修撰;李萼,趙人,官居廬州刺史;崔萬,生平不詳;晝,即僧皎然。詩曰:

  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華席,留僧想獨園***薦***,

  不須攀月桂,何假樹庭萱***萼***。

  御史秋風勁,尚書北斗尊***崔萬***。

  流華淨肌骨,疏瀹滌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辭綠菽繁***晝***。

  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閒軒***士修***。

  這首啜茶聯句,由六人共作,其中陸士修作首尾兩句,這樣總共七句。作者為了別出心裁,用了許多與啜茶有關的代名詞。如陸士修用“代飲”比喻以飲茶代飲酒;張薦用的“華宴”借指茶宴;顏真卿用“流華”借指飲茶。因為詩中說的是月夜啜茶,所以還用了“月桂”這個詞。用聯句來詠茶,這在茶詩中也是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