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舒伯特是誰

  舒伯特是奧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是奧地利最早期的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他也是當時世界上的古典音樂的最後一位代表人物,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作曲家舒伯特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曲家舒伯特的簡介

  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德文: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828年***奧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更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創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絃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 ,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他作品。

  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

  在十九世紀初的音樂名城維也納,繼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偉大音樂家之後,又出現了一顆燦爛的音樂新星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於1797年出生在維也納貧困的小學校長家庭。他從小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十一歲被帝國小教堂唱詩班錄取,並住進神學院,成為該校樂隊小提琴手,同時還擔任指揮,這使他有機會接觸維也納古典樂派一些著名作曲家的名作,他1813年為該樂隊創作了《第一交響曲》。1813年因變聲離開神學院,舒伯特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到父親所在的學校裡擔任助理教師,同時繼續創作。

  1814年10月19日為歌德的詩《紡車旁的格麗卿》譜曲,舒伯特的這第一部歌曲傑作,打開了他創作靈感的閘門。僅1815年一年,舒伯特就寫了144首歌曲,其中10月的一天就寫了8首歌曲。除歌曲外,他還創作了1部交響曲,2部彌撒曲和其它作品。1816年,他辭去教師的職務,專心從事作曲。由於沒有固定收入,生活比較貧困,在他的一些作品裡也常常反映出苦悶和壓抑的情緒,儘管這樣,他還是滿懷熱情地創作了大量的歌頌民族解放鬥爭的優秀作品。長期的困苦生活,使舒伯特身心受到極大的摧殘,1828年11月19日,年僅三十一歲的舒伯特在維也納溘然長逝,他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當崇拜卻只見過幾次面的貝多芬墓旁。

  舒伯特誕生在維也納近郊赫田塔爾的一個平民家庭裡。他的父親是一位學校教師,母親和貝多芬的母親一樣是廚師。十一歲時他以出色的童聲入教會寄宿學校學習。但是,寄宿學校的物質生活條件卻十分惡劣。寒冬時,室內沒有爐火,窮苦的舒伯特又凍又餓。他曾給兄弟寫信說:“我們常常想吃蘋果,因為從粗劣的午餐到晚餐之間,足足間隔八個小時呢!”這時他已經嘗試作曲。一直到1818年他辭去教師一職為止,這是他第一個創作時期。在這個時期中,舒伯特首先在歌曲領域內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歌曲半數是在這幾年內寫出來的。這個時期他也創作了一些交響曲,但這些作品還不夠成熟。1818~1827年是舒伯特創作的中心時期。在這十年中,他除了繼續寫作歌曲外,還創作了聲樂套曲、交響曲、室內曲、鋼琴奏鳴曲等比較大型的作品。這一時期他的大型創作逐漸走向成熟,並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風格。其中包括《b小調第八交響曲》***亦稱《未完成交響曲》,1822***、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d小調絃樂四重奏》***《死神與少女》,1824***,鋼琴五重奏《鱒魚》、鋼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樂的瞬間》等。舒伯特崇敬貝多芬,曾把創作的四首鋼琴變奏曲題獻給他。1827年3月19日,舒伯特舉著火炬參加了貝多芬的葬禮。

  如果說,貝多芬是西歐古典樂派的登峰造極者,那麼舒伯特就是西歐浪漫主義音樂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愚蠢的奧地利皇帝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我們不需要天才,我們只要忠於職守的奴僕。”像舒伯特這樣一位藝術家,他的作品在維也納的市民中已家喻戶曉、廣為流傳了,但卻因得不到官方的賞識而難於出版和演出。舒伯特在生前,甚至還沒能聽到過自己創作的交響曲的演出。1825年,他寫出了不朽的名曲《魔王》,但是一直過了五年,出版商才勉強答應為他出版這首歌曲,其條件是不付給他稿費。1828年11月19日,年僅三十一歲的舒伯特患傷寒,因沒有錢醫治,離開了人間。親友們按照舒伯特臨終時的囑託,把他安葬在貝多芬墓的近旁。在他的墓碑上刻著這樣的字句:“死亡把豐富的寶藏,和更加美麗的希望埋葬在這裡了。”在那白色大理石墓碑上,繆斯女神正給舒伯特的頭象戴上桂冠,小天使向他敬獻花藍。他是十八、十九世紀以來第一個以優秀的歌曲創作聞名於世的作曲家,人們稱譽他為“歌曲之王”。

  作曲家舒伯特的音樂風格

  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交接時期。他的交響性風格繼承的是古典主義的傳統,但他的藝術歌曲和鋼琴作品卻完全是浪漫主義的。他絕妙的抒情性使李斯特稱他為“前所未有的最富詩意的音樂家”。

  舒伯特在傳統的室內樂中注入了自己的精神特性。他的室內樂作品都帶有真正的舒伯特的印記,它們也是維也納古典主義的最後一批作品。而在“即興曲”和“音樂瞬間”中,舒柏特使鋼琴唱出了新的抒情風格。它們的隨想性、自發性和意料不到的魅力都成了浪漫主義的要素。

  舒伯特最廣為流傳的是他的六百多首歌曲。這些歌曲都是從詩的內心情感中直接產生出來的,沒有人能勝過他那洋溢的才華和清新的情感。鋼琴伴奏也產生了特殊的效果:用一兩個小節描繪出潺潺小溪,街頭藝人破舊的手搖風琴,或是“天堂門前”的雲雀。談到舒柏特的歌曲,可以引用舒曼對《C大調交響曲》的評論:“這種音樂把我們引入一種境地,使我們忘卻了以前曾有過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