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論語作文精選

  品讀《論語》是一種精神境界的提升,那小小書上的每一個字都是孔子以及他的弟子用心去篆刻上去的,裡面凝結了他們一生的心血,帶給人一種心靈上的寧靜。以下是小編分享的國學經典論語作文,歡迎閱讀!

  國學經典論語作文篇一

  有一本書,如林間清風般拂醒人的善念;有一本書,似山澗泉水般不斷滋潤著我們的心田。它,告訴我們許多人生的哲理,它,對我們詮釋無數做人的道理。這本書便是國文經典——《論語》。

  品讀《論語》是一種精神境界的提升,那小小書上的每一個字都是孔子以及他的弟子用心去篆刻上去的,裡面凝結了他們一生的心血,帶給人一種心靈上的寧靜。

  《論語》一共短短二十篇,寥寥數萬字,卻出現了一百多遍“君子”。孔子不也正是這樣的人麼?他對學生們以身作則,不由半點虛假,遊說列國。《論語》中還特別利用季氏之類的小人來襯托出“君子”的高大。於是,“君子”成了《論語》中的主角。到底怎樣才算“君子”,這是《論語》中主要探究的問題。古人將“梅、蘭、竹、菊”代表君子,這表示“君子”需要有堅韌不屈的精神以及傲視萬物的氣魄,這也是《論語》中主要推揚的精神。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士”也可以理解為君子。正如上面所說,“君子要有堅韌不屈的精神。”君子不能不堅強剛毅,要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不能只對眼前的小小成功沾沾自喜,人生的道路還很遠,責任還很重。但是將“仁義”作為自己的責任,會感到無比快樂。“君子”正是如此,往往將仁義作為自己的原則,一直向前,不論路途多麼艱難,絲毫不退縮。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就說明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就是他們所選擇的路不同。“君子”為了道義而奮鬥,小人卻只貪圖個人利益,甚至不惜私下用一些陰謀詭計來奪取自己想要的,根本不在乎別人;而君子則為天下眾生著想,用正義服人。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一些“小人行徑”,在“不知不覺”的財富中塞滿了自己的腰包,卻還說自己“為官清廉”,這是精神上的不道德。

  子曰:“君子先行起言而後從之。”君子在沒有做成事情前,不會誇誇其談,而在做了之後也不一定會向世人說是自己做的,“君子”不會向大家誇耀自己的成功,而想著繼續努力,這不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精神嗎?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真正的君子不是從光鮮的外表和花言巧語來分辨的,而是應該看他的行動。他認為:“君子應吶於言而敏於行。”君子把自己所想所說付諸行動,用行動來證實。語言不重要,畢竟行動才是語言的火花!

  “君子”是《論語》中的主角,而我們應該立志成為君子,將這個主角在我們生活中延續下去!

  國學經典論語作文篇二

  兵家史書之瑰寶,博大精深;兵書理論之寶庫,包羅永珍;兵學聖典之美譽,威名遠揚;歸納演繹之邏輯,縝密嚴謹;啟迪人生之智慧,精髓巨集瞻;闡釋儒道之傳統,淋漓盡致。

  ——題記

  從三皇五帝的太平盛世,到春秋戰國的風雲變幻;從盛唐氣象的博大雄渾,到宋代詞篇的婉轉豪邁……我們的祖先為後人留下了眾多的文化瑰寶,而國學經典代表《論語》更是全世界的精神財富!

  《論語》是一部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因集中表現了孔子的學說和思想,成為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

  孔子的學說的核心——仁,貫穿《論語》。《論語·衛靈公》中,孔子用一句“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已成仁,”照亮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程序。

  《論語》居“四書”之首,對中國社會起到了深遠影響!

  據說,宋朝開國宰相趙普每天回家都關起房門苦讀。後來,家裡人發現,他的書箱裡藏的只有一部《論語》。有一次,宋太宗和趙論語普閒聊,便問道:“有人說你只讀一部《論語》,這是真的嗎?”趙普老老實實的回答說:“臣所知道的,確實不超出《論語》。過去臣以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平定天下,現在臣用半部《論語》輔助陛下,便足以使天下太平了。”於是有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

  縱觀整部《論語》,相信你一定會感受到中華文明,感受到人性的光輝,感受到文學精髓。你也一定會在《論語》中,受益匪淺!

  國學經典論語作文篇三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學瑰寶似滿天繁星,數不勝數。而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其學說不僅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程序,還深刻地影響著每一箇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模式。

  自從進入六年級下學期,我們也開始了對國學經典——《論語》的理解與誦讀。孔子是一個偉大的人,他對學生的淳淳教誨,每一句都飽含哲理。我們學的第一句《論語》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一句告訴我們:三個人一同走路,這裡面一定有可以當我們老師的人。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這是最經典的一句。隨後我們又學了“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明白了世上沒有天才,只有肯吸收古人的知識,勤奮敏捷地去求得知識的人才會有學問。“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告誡我們要有坦蕩的胸懷,“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教育我們要珍惜時間,“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不能空想,要付諸學習,而學過的東西必須經過思考,細細咀嚼,才能真正吸收。我最喜歡這一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裝懂,自欺欺人,這才是明智的表現。這一句在千年後的今天,同樣適用,它是一句至理名言。就像老師上完一堂課,假如我們已經完全掌握了,就做一些習題鞏固;如果我們並沒有完全掌握,還有不明白的地方,那我們就不能渾水摸魚了,應該立刻去請教老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完全掌握老師所講的知識。

  當沒有人理解自己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給你以安慰;當自己排斥別人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給你敲響警鐘;當自己失信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給你教訓;當你想要抓住過去的事不放手時,“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給予你提醒……

  《論語》是孔子的智慧結晶,他將一生的感悟都傳給了學生。他的學生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將他的格言收錄下來,編成《論語》流傳後世,孔子的思想從而傳承下來,推動了中國文化的發展,對後人起著醒世的作用。

  想當年,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如今,《論語》走進了我們的課堂,我們前所未有地感到自己的渺小——在至情至性的格言面前,在博大精深的真理面前。三天新學一條《論語》,同時每天覆習一遍從前學的幾條《論語》,真如孔子所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國學經典是中國文學寶庫的一朵奇葩。品讀國學經典,感悟國學精粹,一部《論語》,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