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山水的高中作文

  篇一:遠觀武夷山水

  周圍只有列車執行的轟鳴聲,不時發出驚天的長鳴來宣告自己的到來。來源:早上早早就起床的我再也無法忍耐住這寂寞,望著窗外,依舊是漆黑的一片,但我發現周圍群山環繞,似乎有種與眾不同的感覺,好奇心在這時候又起作用了,這是哪裡?

  抑制住如同發現新大陸一般的興奮,我翻開地圖,原來是盛名遠洋的武夷山。

  接著是漫長的等待,遙遠的東方出現了濛濛朧朧曙光,這才發現自己身處一片霧海當中,旁邊的群山顯得那麼可望而不可及,似乎到達了傳說中的仙境。閉上雙眼,忘卻列車的轟鳴,這一切是多麼寧靜而又安詳。這裡的山彷彿是一位哲人,在洞察人世的一切;又彷彿是一個酣睡的嬰兒,做著甜甜的夢。

  列車停止了前進,停在了一座橋上。橋下是平緩流淌的河水,河道彎彎曲曲伸向遠方,伸向遙遠的地平線。

  漸漸的,東方的天空變成了金黃色,預示太陽即將從東方升起。柔和的雲霧漸漸地散去,即將露出笑臉的太陽從雲縫中透出縷縷金光,給形狀各異雲朵鑲了閃亮的金邊。時間似乎凝固了,半天不見太陽的影子。正在我著急時,突然霞光滿天,大地鋪錦一般,碧波粼粼的河面上一輪熔金似的太陽正與冉冉上升的太陽交相輝映。

  伴隨一聲清脆的長鳴,列車又緩緩開動了,我們就像是傳播陽光的使者,陽光伴隨著我們,漸漸撒滿大地的每個角落……

  時間流逝著,通過身旁遊客的指引,我看見了很多名勝古蹟,如雄偉的天遊峰,清澈的九曲溪,巨集偉的武夷宮和高聳的接筍峰……

  不知過了多少時間,群山漸漸消失了,我意識到我已經離開了這夢幻般的武夷山。

  再見,這美麗的聖地。

  篇二:武夷山水

  品著香濃醇厚的大紅袍,我的思緒又被牽回了那個暑期,那次武夷山水之旅

  來到武夷山的第二天,我們就來到了武夷山腳下。山上一片繁花似錦,生意蔥蘢。真是天公作美啊,太陽一點也不刺眼,正是登山的好天氣。我望望周圍那秀美的風光,一鼓作氣,三步兩步的就爬了起來。突兀的山峰時隱時現,變幻多樣。山下的九曲溪上,蕩起一陣陣漪瀾,竹筏在溪上盪漾,使我不禁沉醉於其中。

  不知到是什麼時候,周圍那幅秀麗之景全然不知哪兒去了,只留下那陡峭的山壁、傾斜的石階使我心驚肉跳,冰冷的鐵索更使我之前的那股不以為然消失得無影無蹤,腳步也不再那麼輕快了,周圍的一塊塊懸石、一片片峭壁更使我每走一步都膽戰心驚。終於,我登上了山頂。真是站得高望得遠呀!山下的風景在這裡可以一飽眼福,令我好不高興!

  下午,我們乘著竹筏在九曲溪上盪漾著,雙槳劃出一道道的水紋,風涼絲絲的吹過我的臉龐。九曲溪就像一個愛美的姑娘,周圍一片粉妝玉砌;九曲溪就像一條細細的閃亮的金緞帶,在這些黛青色的崇山峻嶺之中宛轉縈迴,忽隱忽現;九曲溪就像一條盤轉的青龍,與這奇峰、***介紹自己作文***與這怪石、與這鬱鬱蔥蔥的草木為伴;九曲溪就像一顆明珠,在武夷山的環繞中,散發她的奪目光彩;九曲溪就像一塊明鏡,光彩耀人、奪目,使人心曠神怡;九曲溪就像一條玉帶,使得無數的人知曉她的美名,使得無數的人前來觀賞、遊玩,使得無數的人身在其中卻如進了仙境一般。

  武夷山上,有我不能忘懷的怪石、峻峰;武夷水中,有我不能忘卻的秀麗、俊美。武夷山水,令我心曠神怡,武夷山水,令我沉醉其中,武夷山水,令我久久回味,武夷山水,令我難以忘懷。我怎麼能忘得了這樣一個優美、寂靜、如同仙境般的地方?

  篇三:山水行

  行山水之路,品黃公望之墨香。

  ——題記

  我開始靜靜冥想,慢慢回味,那,是這樣的一天……

  且賞且行

  慢慢走在零落了青葉和些許花瓣的石板路上,思緒也開始放慢,望向前面一直蜿蜒而上的路,我知道我已在追尋你的蹤跡。曾經只是聽聞你的風仙道骨,你的傳世佳作,現在走在離你隱世處更近更近,在慢慢感受你眼裡的《富春山居圖》。腳下踩著被濡溼的石板路。路兩旁皆是竹林,清風帶著還未消散的雨氣在林間飄動,有些微涼,很是清新,遠離城市的喧囂。

  我想你即使在這裡踱步,內心也滿是安然吧。林子裡偶爾傳來幾聲鳥雀啼音,也可以看見它們恣意跳竄的身影,是你容許它們這樣調皮的麼?真正的鳥鳴山更幽也是不過如此了吧。

  居然隱者風

  “入山眺齊壑,幽致何探窮,一水清嶺外,千巖綺照中,蕭森凌雜樹,燦爛映丹楓,有客茅茨裡,居然隱者風。”時間似乎也沉醉在這裡了。我不知道身後已留下了多少腳步,細碎的言語不知道飄了多遠,應該是轉過了好幾個林彎吧。身旁的山澗還是在斷斷續續的流著。

  經過黃公望結廬處不久,我們真正到了你的避世處,只在遠觀望,這是一座小小的木屋沿著長廊。愈走進你的住所,邊有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在心裡蔓延,是感慨,感動,不知其名。

  走進內屋,只一眼可以望到邊,一口土灶,兩桌几椅,一張床鋪,進入鼻息的淳鬱的木香,穿越千年卻亙古不變。地上的石頭被磨得光亮。恍惚間,我看見一個白鬚銀髮,青衣翩躚的老人在屋內來回走動,或焚香煮茗,或賞山色嬌好。“當晨嵐夕照,月戶雨窗,或登眺,或憑欄,不知身在塵埃矣。”

  沿著長廊走過,南樓裡你揮毫潑墨寫意,你眼裡的富春山色漸成卷。廊前山泉叮咚,小橋流水。眼前之地,青青草色齊,近山處,杜鵑正愜意而爛漫的開著,這兒一叢,那兒一簇,或淡紫,或粉紅。

  我閉上眼睛,感受泥土的氣息,和草色山花的清香,留有你的風仙道骨,就這樣許我一世安寧,真的很好很好。思緒和身心都被這山水相擁了。想流連,卻只能返回了。只是不知道還會有這樣一刻始料未及的感動——門前立著一棵銀杏。我不知道他如何成了這樣,身軀似乎是乾枯了,樹皮和內杆有些支離。

  他是破碎的,只剩下了一半樹幹,其上也沒有任何的繁茂枝葉。可是卻從樹幹上衍生出小枝條,長著幾把極細小的青中帶黃的小扇子,我不得不感慨他們的玲瓏俏生,和頑強的生命力。銀杏亦是完整的,帶著黃公的靈魂,就這樣蒼老而年輕的活著。

  我走了,你仍在這方淨土上。

  墨香悠然

  “數十山峰,一峰一狀,數百樹,一樹一態,唯見流水潺潺雲山煙樹,沙汀村舍草木華茲,疏密有致躍然紙上”透過玻璃看著畫卷,筆意淡雅,卻又氣勢恢弘,千年的滄桑輾轉,這不只是山水畫而已,更沉澱著歷史的厚重感。一生一次成佳作,千代萬事永流傳,不是是富陽造就了你,還是你成就了富陽佳山水。

  帶著你的清風,帶著你的山色,你的春花,你的墨香,我且行且賞。

  篇四:浦城山水

  浦城盛產稻、麥、桂花。百姓栽培丹桂的歷史悠久,從南北朝時期開始,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被正式命名為“中國丹桂之鄉”。

  當然,我要談的可非丹桂,而是--丹桂之鄉中山水也。浦城雖只是個小縣城,可名山趣水也是不少哪!其中有浮蓋山、仙樓山、夢筆山、九石渡等等。浮蓋山又名蓋仙山,位於浦城縣盤亭鄉柳墩村東面,面積1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46米。它猶如一條尾擺西北、首向東南的巨龍,雄踞在閩浙贛三省邊境。明朝旅行家徐霞客五次入閩,曾兩次遍遊山中諸景,並在山中大雲寺寫下了《遊浮蓋山記》,盛讚浮蓋山“石痕竹影,娟然可愛。峰戀環列,此真獨勝”。

  浮蓋山屬花崗岩地貌。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由於自然力的作用,形成了奇峰突兀、怪石漫坡的獨特景觀,再襯托以鬱鬱蔥蔥的蒼翠松柏,四季不凋的淙淙澗泉,大自然偉力在閩浙贛三省邊境造就了這片奇秀的山川。關於山水的作文高一8篇關於山水的作文高一8篇。

  當然,浦城可不止這一座名山哦!

  仙樓山也非池中之凡物啊!

  此仙樓山,海拔333米,方圓600商,拔地而起,屏列於臨浦縣城東。西漢建元六年***前135***,餘善被封為東越王,在這裡依山築城臨浦,並建烽火臺于山巔,又在山下築有行宮,後人遂將此臺稱為越王臺,其山亦稱為越王山。相傳宋時有東京道人李陶真自武夷山止止庵徙居於此,其後明末有張澤元、杜足元相繼樓留,詩、書、畫兼佳的柳霖、黃子頓接踵而至,他們在清乾隆十九年***1754***構築迎仙樓,仙樓山之名由此而起。

  此山也可謂歷史悠久,一處名勝啊!山中景物,使人陶醉,令人忘返。登臨山頂,千年古邑盡收眼底,人夜萬家燈火在腳下閃爍,朦朦朧朧,逗人暇思。晴日遠跳,倚雲聳翠的吳山,雲蒸霞蔚的夢筆山,猶似巨屏的西巖山,一一在目,又別有一番風韻。

  浦城的另外一些名山我就不一一介紹了。所謂“山水”啊,自然,有山無水也無趣。

  水有一九石渡尤為佳品!

  九石渡景區在水北街鎮境內,景區內丹山怪巖、碧溪清流,構成引人入勝的自然風光,那歷經滄桑的寺庵、古瓷窯遺址喚起人們對悠悠歲月的思緒。歷代均有名人到此遊覽,並留下詩文,給予景區豐富的文化內涵。

  其景區,一為金斗山景區,上有金斗觀、仙人洞等11個景點:一為九石渡水路景區,乘坐旅遊船游水路可觀賞臥牛飲水、九石渡、老鼠巖等17個景點。在景區附近,還有古埠觀前、謝鞠故居、東路巖庵水簾洞、輪藏寺、雲峰寺諸勝,更有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古資一明珠的水北大口窯窯址,均能使人流連。

  此便九石渡也,相當不錯吧!

  有山有水有名勝哪!小小浦城也非一般哪!實在有點千里馬在,而無伯樂的味道哪!可惜了這些名勝,這些古蹟,如此不凡卻不為人知哪!

  浦城山水來源於凡間,卻也是隻應天上有的不凡之物啊!不信?那來觀賞觀賞啊!包你一飽眼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