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浪費糧食的作文

  浪費是可恥的,我們應該從自我做起,愛惜糧食,以下相關糧食浪費的作文歡迎閱讀!

  :愛糧食節約糧食

  從以往的“民以食為天”隨著時代逐漸的發展漸漸演變成了“民以食為樂”越來越多新奇古怪花樣百出的食物出現在我們桌上,讓大家漸漸忘了食物原本的意義。

  逢年過節,家裡常常來了許多人做客,一套套傳統的菜被端了上來,老人們的眼裡都佈滿了笑容和滿足,而小孩子卻在旁邊拿著筷子嘴裡嘟囔著:“怎麼又是這些菜呀。”記得那天,當桌上端上了菜,表妹就開始抱怨:“這些菜吃了那麼多年早膩了,我們出去吃肯德基麥當勞。”桌子被敲得咚咚的響,爺爺奶奶有些生氣了,眉間顯露出了一股滄桑感,雙目盯著那幾道菜,眼神飄得很遠:“你們這些小孩呀,現在整天就想著吃好的,其實有的吃就已經很不錯了,想當年我們那會吃飯吃肉都不是頓頓都有的呀!”

  坐在一旁的大人們也開始議論道:“爸媽,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了,不要老是跟孩子們說舊時代的事,孩子們,總想著吃些好的,人之常情麼。過去的就過去了就別再想了。”

  爺爺奶奶聽了,神情顯得有些尷尬和失望,無奈的搖了搖手:“說的是這樣沒錯,但是。。”“好了好了,別說這些了。”話還沒說完就被打斷了,他們深深的嘆了口氣。

  飯吃完了,桌上剩許多剩飯剩菜,看著這些菜,爺爺奶奶想說些什麼但還是猶豫著沒有說什麼,安安靜靜的坐在旁邊同時我彷彿又聽到了他們的嘆息。坐在一旁的我聽著大家的絮絮叨叨,想到在書上看到過的文章,現在的生活哪有好轉,那些受到戰爭侵略的人呢,他們不是跟爺爺奶奶那輩一樣麼。許多人因為戰爭飯都吃不飽,他們沒有心思去想吃好的,因為他們卻連吃飯都顯得有些奢侈。儘管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可是也不能處處都想到自己啊,也許節約一點食物節約一點水資源,那些人民也不會顯的那麼貧乏了。

  想想現在全世界都倡導低碳環保,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對地球的汙染,在我們開始減少使用塑料袋的次數是,在我們出門減少用汽車多步行時,在我們提倡全球關燈一小時時,也要想想,節約點食物也不是我們力所能及的麼,別再在飯桌上挑東撿西,別在沉迷於快餐無法自拔,讓那麼辛苦播種來的食物盡到他們原本應盡到的義務,這不是比原本在飯桌上留下一堆的剩飯剩菜來的更有意義麼?

  在進行低碳環保時,也別忘了我們原本就應該做到的節食節糧,那是最簡單也是最應該我們需要作出的一份貢獻。
 

  :糧食浪費知多少

  糧食浪費知多少?我們無看到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發表的談話,觸目驚心:全球每天竟然有1.8萬兒童餓死,有8.5億人處於飢餓或營養不良狀態……

  而我們,卻因為營養過剩而忙於減肥並樂此不疲,為比富貴攀豪奢而沾沾自喜。學生食堂被丟棄了大量的飯菜,用珍貴的糧食釀造的酒喝下肚的一年可以灌滿一個西湖……

  我做為一個當代的中國人感到汗顏。中國本是一個以勤儉節約為美德的國家。古詩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一直被家長做為給孩子的啟蒙教育的教材,而讓這段小詩人人盡知。孩子的爸爸媽媽給每個孩子做詩的啟蒙教育時,有認真講過這首小詩的含意麼?有教育過孩子世界還有很多人吃不飽飯,因而要節約每一粒糧食麼?

  生活很富足,富足到人們把地球當作不停產出的寶地,可以養活無限增長的人口。但是事實不是,事實是我們在整個整個的饅頭被丟棄,一袋一袋不夠口感好吃的大米被扔掉的時候,世界還有那麼多飢餓的孩子充滿慾望的眼睛在讓人心碎的凝視著。而懷抱他們的媽媽,則是因為絕望而熄滅了渴求的眼神。事實是,當人們只要開口勢必豪宅華車的時候,沒有誰會再想起節約一粒微不足道的糧食,而國家卻需要拿出戰備儲蓄的糧食來平抑不知不覺悄悄上升的糧價。

  我們浪費,我們不自知。我們豪奢的毫無理由,我們卻不知恥。我們要一直等到飢餓降臨於頭頂,才懂得糧食很珍貴。我為我們的這種麻木不仁和後知後覺而感到羞愧。昨天還在為逛公園時笑話大吃碗仔面的遊人們說“要是大年初一就過得又飢又渴可不划算”的我,興高采烈的帶著家人去西餐館饕餮,今日就看到這樣的新聞,我深深的感到內疚。

  我想,有太多的人都有過我這種經歷,卻毫無感知:把別人的節儉當作笑料,為自己的揮霍以為自豪。但是今晨,正月初二,中國人正在繼續著無盡的豪奢的春節的今晨,我被這則短短的報上內容而震撼,而讓我反省起自己,以及國人現狀的種種浪費,尤其是對糧食的浪費。

  我想,我們該把當年毛澤東提出的口號再搬出來重溫一下,一半給政府和企業官員,一半給我們自己:貪汙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拉動內需,是提高生活質量的需求,棄拙大而換精巧,而絕對不是我們這樣對最原始的糧食資源和森林資源以及各種資源的浪費:除了我們丟棄的菜飯,還有粗糙的一次性筷子,到處飛寄的紙質賀卡,以及中秋節或者任何時候小小的禮品大大的包裝……

  臘月二十八,清理衛生時,丟棄了兩盒中秋的月餅。蓮茸,蛋黃,烤制的油汪汪的麵皮,還有精美的木質包裝盒,裡面襯著閃光的絲綢……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我需要懺悔。也為那些為斂小財而瘋狂的糟蹋著各種珍貴資源的製造商和經銷商而懺悔。須去看大環境,只需檢視一下我們自己,就明白了。為了世界每天不再餓死1.8萬兒童,為了世界還有差不多相當於大半個中國人口的人們少點飢餓,我決定,從不再浪費糧食開始,我要重新做回一個節儉的中國人。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浪費是可恥的,我們應該從自我做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將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
 

  :愛糧食節約糧食小故事

  月餅的故事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晚上,我高高興興地和爸爸媽媽到外婆家吃飯。

  一進門,外婆就樂呵呵地招呼我:“艾艾,快來嚐嚐外公剛買來的鮮肉月餅!”一聽這話,我的心一下子涼了,大聲嘀咕道:“這種月餅我不要吃的,真是倒胃口!”一旁的爸爸尷尬地搖搖頭:“你真是太幸福了,有的吃蠻好了!”外婆也無比感慨:“小時候,我還為吃不到月餅大哭過呢!”

  原來,外婆小時候買東西不僅要花錢,還要憑票,買米用糧票,買肉用肉票……逢年過節,更要起個大早,天不亮就要趕到鎮上去排隊,起碼要等四五個小時才能買到定量的菜。現在想來,真是艱苦啊!

  外婆說她總是難忘那個中秋節。那一年,天黑濛濛的,作為家中老大的外婆照例拿著籃子去買菜。那時,買菜的人隊伍排得像長龍,外婆被擠得都要喘不過氣來了。天漸漸亮了,外婆想從口袋裡掏出美味——一小塊月餅填填肚子。她一摸口袋,馬上傻眼了:月餅都成泥粘在了衣服的口袋上。外婆難過極了:家裡四個孩子分吃一個月餅,我沒有捨得吃,想不到現在竟被擠得沒法吃了。買完了菜,她垂頭喪氣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一見外婆媽媽,她就淚如泉湧,傷心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聽著聽著,我的眼眶不禁潤溼了。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平時吃飯還總是挑三揀四。現在想想,外婆的童年生活真是令我匪夷所思啊!想到這兒,我看著桌上的毛豆、芋艿、月餅,慚愧地笑了笑,然後慢慢地吃了起來,恍然間發現原本不愛吃的食物原來也是那麼的可口。

  在特別的日子裡憶苦思甜,雖然那個時代的灰暗早已遠去,但我們的光明生活確是要需要我們的“成長”才能一直到永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