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議論文作文精彩範文素材

  對於廣大高中生群體來說,議論文是他們最熟悉、最常接觸的文章體裁,隨著現代素質教育的提倡與發展,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也對議論文寫作標準進行了不斷地改進和補充。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青山隱隱水迢迢,三分明月照大江,紅塵滾滾利滔滔,人生在世多紛擾。大千世界景象萬千,你需要怎樣的江山?只需一腳便得到。

  這世界或清或濁,要選擇並保持自己想要的江山,就要學會落腳。

  世界像一道龐大的選擇題,儘管選項無數,但它們總歸兩類:清和濁。你要怎樣的江山,只有跳進這大圈子才能進一步發展。清和濁中又有無數小選項,它們相互交錯,凌亂地鋪在地上,就像雨後的街巷,地面或淨或汙,保持你內心的美好,小心地選擇落腳點。

  選擇清,就要保持清,時刻躲避濁。這樣的堅守或許很累。選擇濁,在黑白兩道上闊步向前,看似瀟灑,殊不知滿腳汙泥,已踏上迷途。從劉青山、張子善到胡長清、成克傑,他們一腳踏上追求不義之財的路,大步流星地走上了斷頭臺,一汙濁的行為將自己釘在恥辱之柱上。他們在廣闊的清濁道路上踏過,不顧及腳下的路,更不顧及腳上的靈魂,最終葬送於錢眼兒。再看汙濁之外,清者自清,一步步活在自己的江山裡,活得令人羨慕。

  想要的江山在內處建立,在一腳之外尋得。陶淵明遠離五斗米,轉身一腳踏進桃花源。不必在紛擾的世俗中躲避汙濁,只享受這清澈的江,明麗的山。

  世界是一張網,清與濁相互交織,無數清清濁濁的網格,讓人眼花繚亂,哪一腳不慎就被纏住,掙脫不了那些汙濁,便在濁的江山中一條道跑到黑。清,一條幽徑鳥語花香;濁,一座寶塔富麗堂皇。禁不住名利的誘惑,一腳踏入那華麗的塔門時,才發現外部的光鮮亮麗裹著無盡的黑暗。鄭立創立“分貝網”捧紅歌手香香,而後來的他竟然建立***大發不義之財,金錢獲得之後呢?也只有面對徒然四壁和冰冷的鐵門了吧。

  要選擇很簡單,要保持很複雜。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要分得清是非黑白,要堅守內心的純潔,才不會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

  清者如水,一腳踏上萬裡征程,滔滔不絕奔騰不息,得到那純淨的海闊天空。濁者似泥,曝於陽光之下,蒸發掉那如水的清,只剩硬如頑石的土,一點點堵住了前行的路。選一處,踏一腳,擁抱一片江山。

  二

  人的一生,註定要在家中渡過。小到一個個家庭,大到一個個國家。然而其實所有人都在一個家中,那就是地球這個大家庭中。無論膚色,國籍、身份、地位,地球母親愛我們每一個人,她給我們提供氧氣、淡水,她無私地用臭氧做成的臂膀為我們遮擋無情的紫外線,她沒有和我們任何一個人要過回報,她太愛我們了,以至於人類就像被慣壞了的孩子,無情的用地球母親的寬容來傷害她。母親也有生氣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要等到母親傷心透了才知道害怕,才知道沒有她的保護,誰也不能獨立生活,所以地球上的孩子呀!快停住你那罪惡的手,讓我們手拉手來讓母親更美麗,更漂亮。

  做件美麗的新衣

  隨著人們盲目的開採樹木,母親流著淚看著自己原本美麗的新衣服變得像一塊破抹布,但她還是在讓孩子們盡情的用,因為她認為孩子需要。終於孩子們“長大”了,他們決定要讓母親的衣服重新美麗。於是他們開始種樹,看著一棵棵小樹長成一片片樹林,再連成一片片森林,看著母親的新衣逐漸有了形,母親開心地笑了。她用她巨大的衣服為孩子們擋住沙塵暴,擋住洪水,孩子們在羽翼下享受著安寧祥和的生活。母親是無私的,在孩子送給她新衣的同時,她給孩子們帶來的是平安與寧靜。孩子們喜歡見母親的笑容,於是他們送了母親第二件禮物。

  一條漂亮的絲帶

  以前,孩子們無知,他們既然將髒水都排放在母親的“絲帶”中,讓美麗的絲帶一度變在黑色,還有刺鼻的味道。連母親自己也討厭自己的髒絲帶和臭味,母親打算放棄她喜歡的絲帶,孩子們因此受了不少苦,很多人都因為喝了有毒的水被送到了醫院,孩子們醒悟了,他們知道此刻的後果其實是他們自食其果。他們不希望母親放棄絲帶,他們開始治理一條條被汙染了的絲帶,很快絲帶恢復了它的本來面目,清澈透明,清爽宜人,母親喜歡極了,她讓她的絲帶飄向田間地頭,孩子們的糧食大豐收,她讓她的絲帶從空而落,還可以順便給孩子們發電,她總是這麼為孩子著想,孩子們覺得自己太對不住母親了,就又送母親一個禮物。

  三

  二十世紀下半葉,當日本人發明的物美價廉的石英錶處於熱賣中時,瑞士的勞力士公司盲目的跟風生產,結果上市後嚴重積壓。眼看就要大賠一筆之時,其總裁海尼格的一個創意限量版拍賣不僅力挽狂瀾,而且讓勞力士公司大賺一筆。是的,就是他的一個創新方案救公司於水火之中;就是他的創新,才使勞力士公司的品牌更加凸顯。

  被公認為最有商業頭腦的猶太人都不樂意做微利生意,他們認為“做微利生意無異於把韁繩往自己脖子上套。”所以勞力士公司想要與日本石英錶比價格的商業競爭行為才以慘敗收尾。那麼如何將高利潤生意做成功呢?

  沒錯,就是要靠創新,海尼格利用勞力士的品牌優勢,突破傳統銷售方式,拋棄了幾百萬塊石英錶,只留下十二塊作為“限量收藏版”進行拍賣,自然引人矚目,大獲成功自然在情理之中。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

  反觀中國,早已獲得“世界工廠”的殊榮,代表著我國的生產能力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那麼,這是否說明我國工商業已經發展到很高的水平了呢?很遺憾,事實不是這樣,並且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我國的大部分企業都處在產品附加值“微笑曲線”的最低端——生產,即:付出的勞動最多,得到的利潤卻最低。這樣的“世界工廠”之稱要之何用?要想使我國工商業迅猛發展,就必須完成“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的蛻變。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這是我國產業想要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在科學界,人類從對世界的迷茫到對神靈的崇拜,再到對科學真理的探求,無不充滿著創新的氣息;在制度上,從遠古時期到奴隸制,到封建制,再從封建制到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這一次次的變革充斥著一次次的創新,一次次地推動人類文明的車輪向前滾動;在生產技術上,從遠古的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從改良蒸汽機到內燃機,從電動機到網際網路,不斷的創新推動著技術的不斷髮展和飛躍,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創新是個體自我完善的動力。當今社會,我們唯有樹立創新意識,不斷創新,不斷完善自我,才能在這競爭無比激烈的社會獲得一席立足之地。

  有創新,才會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