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成語小故事素材

  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過程中,都會碰到很多成語。有些成語的意思比較乏味,很難準確、靈活地運用。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天真爛漫

  南宋末年,有位姓鄭的畫家曾以太學生的資格,參加博學詞科考試。後來北方蒙古貴族南侵,他向朝廷上書主張抵抗,但未被採納。南宋滅亡後,他改名為“思肖”。原來,宋朝是趙姓打的天下, “肖”是趙的偏旁。畫家表示自己永遠思念南宋,並隱居在蘇州的一 所寺廟裡。鄭思肖在自己的寓所裡掛了一塊大匾,匾上是他親筆寫的“本穴世界”四個字:原來,“本”由“大”、“十”兩字組 成,把其中的“十”字 放在“穴”字中間,就成為“宋”加上“大”就是”大宋”。說明自己仍然生活在“大宋”的疆域內。有一次.他畫了二卷高五寸,長一丈多的墨蘭。畫上的墨蘭,自然全無土根的。他還在畫上題上八個字:“純是君子,絕無小人。”大家欣賞了這幅畫後,讚不絕口,一致誇它畫得純真自然,生氣勃勃。

  【釋讀】“天真”指單純;“爛漫”自然的意思,這則成語常用來指人 心地單純,坦率自然。也用來比喻青少年或兒童心地單純善良。

  【出處】元·夏文彥《圖繪寶鑑·五·鄭思肖》工畫墨蘭,嘗自畫一卷,長大會,高可五寸許。天真爛漫,超出物表。宋·龔開《高馬小兒圖》“此兒此馬俱可憐,馬方三齒兒未冠。天真爛漫好容儀,楚楚衣裳無不宜。”

  二

  如椽之筆

  晉朝武帝時,有個文人名叫王珣,他曾在夢中遇到一個神人,給了他一支很大的筆,那支筆的筆桿就有屋椽那麼粗。醒後,很覺驚異。他對人說:“此當為大手筆事!”***“大手筆”,即大作家。他這句話的意思是:“從這件事看來,我一定要成為大作家。”***不久,武帝逝世,哀冊之類的檔案,全部由王珣負責起草,文采很好。後來讚美作者的文字高明,就叫“椽筆”、“大筆如椽”,或“如椽之筆”。

  【出處】《晉書·王珣傳》,原文為:“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俄而帝崩,哀冊、諡議,皆珣所草。”

  【釋讀】椽:椽子,放在檁上架著屋面和瓦片的木條。如椽的大筆,指大著作或重要的文字,也用以比喻筆力雄健。用來稱頌別人的文章或寫作才能。

  三

  小心翼翼

  宋朝時有個很有學問的人,名叫賈黃中,他五歲起跟父親讀書。

  由於父親的嚴格要求,賈黃中十五歲就考中進士,當了校書郎。 賈黃中為官清廉正直。他在任宣州大守時,有一年鬧災荒,百姓餓死不少。賈黃中就用自家的米做飯,救活了幾千人。他在金陵任職的時候,發現府庫內藏有幾十匣金銀寶貝,價值連城,馬上清理上報朝廷。宋太宗十分高興,誇獎他說,若不是他廉潔奉公,這些前朝的寶貝一定會丟失;還召見賈黃中的母親,讚揚她教子有功,可以比作孟子的母親。

  但是,賈黃中辦事過分認真、慎重,遇到大事往往不能當機立斷。後來他被派往外地任職,在向太宗辭行時,太宗告誡他說:“做事恭謙,小心謹慎,不論是做君的還是做臣的都應該這樣,但是大過分了,就失去了大臣的身份。”

  賈黃中死時,家中很窮,皇帝特地賜錢三十萬,又給他老母親白銀三百兩,以表彰他為官廉潔無私,他母親教子有方。

  【釋讀】翼翼:比喻 恭敬慎重的樣子。形容謹慎小心,絲毫不敢疏忽的樣子。

  【出處】《詩經·大雅·大明》:“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