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行測難還是申論

  公務員考試注重對分析、判斷、概括、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綜合素質及能力的測試,很多人問是行測難還是申論難。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申論就像考作文,行測就是考速度,行測的題目基本是做不完的。

  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方法

  1、掌握方法比多做題重要,日常積累比臨時突擊要重要的多。

  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的考題覆蓋面很廣,包括政治、經濟、文化、人文、社會、法律、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內容,臨時突擊做題是無濟於事的。不管是報考哪一類職位的考生,關鍵是要熟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的考試解題方法。

  不同的題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答,比如《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中的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類的題目更需要技巧,這些技巧是和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相連的,所以要通過這個考試,更需要的是方法和積累,高分低能的考生肯定是無法通過這樣的考試的;而判斷、推理等題目,主要靠平時的積累,不管是知識的積累,還是實踐的積累,都很重要。例如,推理題經常給出一系列日常行為事件,要求考生按行為發生的先後順序排序,這就需要考生有實踐的積累。

  2、心態的鍛鍊對考試成績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考生在平時應該多進行鍛鍊,平時遇到突發事件不要回避,多鍛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考試採用面試方式的越來越少,這對學生的發展是不利的。學校應該多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演講和辯論,這對鍛鍊考生隨機應變和自圓其說的能力是極為有幫助的。

  3、做題不在多而在精。

  考生只要知道考試題目是什麼型別、用什麼樣的思路去解決就行了。準備《申論》就選擇一兩套權威的輔導書中找幾篇《申論》的範文閱讀,讓自己心中有一個大概的寫作範本。準備《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試》是2-3套試題,這樣可以熟悉題型,為自己的應考作一些充分的準備。

  4、避免南轅北轍。

  考生要認真研讀各個考試科目對考生的要求,避免走彎路。這在《申論》考試中表現尤其突出。首先要認真審題,考試時要注意答題技巧,合理分配時間,不要盲目求快,一般要拿出40分鐘的時間認真仔細地閱讀給定材料;其次要緊扣材料答題,一定要注意申論考試的限制性要求,即無論是概括主題,陳述看法,還是提出對策和解決方案,都限於試卷的給定材料;另外,考生不要忽視申論考試中對字數的限制性要求。

  5、考生要與時俱進,按照年度考試大綱的要求進行準備。

  每年的考試大綱都對考生有不同的要求,這需要考生仔細地閱讀。

  申論的答題要領

  解這類題目,首先要抓住並確立中心議題,這是整個解答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步驟。應考者在下筆寫之前,大腦裡一定有個清晰的主線,也就是中心議題。這樣對從大腦裡蒐集材料和選擇材料都指明瞭方向,能夠節約時間和提高工作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應考者要根據實體的中心議題來確立論點。由於時間的限制,論點不宜過多,安排也應有主次之分,儘可能得將重要的論點前置,次要的內容放在文章的後面,以免把時間耗費在意義較小的內容上面。

  再次,論據的選擇。論據的選擇是此類題目中一項非常關鍵的內容。針對性是論據選擇的首要準則或要求。應考者應從說明或證明論點的需要出發,選出那些能夠強化所提論點或對論點進行解釋和論證的材料作為論據,使這些論據能夠有效地為論點服務。而不要將有限的時間耗費到毫無疑義的材料上面。再其次,論證一定要全面,充分。公務員是要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這就要求公務員在考慮問題上比較成熟。

  中心議題的內涵應該在論點中有完整地體現,同時,表述上要注意邏輯,內容之間不能相互矛盾和衝突。切記應避免層次不清、語無倫次的現象。除此之外,還要注意理論聯絡實際,將所屬理論同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實事結合起來,並運用這些理論來對現實事物作出解釋。最後,不要忘記迴應主題。這不但證明自己的邏輯清楚,同時還能使全文論點更加突出。

  作為公務員第一次報考者,一定要對公務員的考試內容和答題的要領有一個全面地認識,這樣才能少走彎路,甚至於不走彎路。

  技巧

  對於閱讀理解材料的作答主要有五大原則性:

  一、保證時間原則 申論閱讀的時間要求是40分鐘。這是由於以下幾個因素限制的:1、材料內容的專業性。2、材料內容的豐富性。3、材料形式的無序性。

  二、把握整體原則 在閱讀材料過程中必須把握整體性原則,把握給定資料的主題和層次,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立體的印象,化零為整,這樣作答起來才有針對性和時效性,否則,只能是答非所問,偏離主題。

  三、強調重點原則 2008年的申論給定資料中涉及的內容比較多,但重點強調是如何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問題,如何堅持保護與開發協調統一的問題。強調重點原則,既指整個給定的資料,也包括給出的每一個段落,只有都照顧到了才能體現強調重點原則。

  四、過濾原則 給定資料中某些段落與材料的主題關聯性不大或多是一些鋪墊性的資料,或是給定資料中出現的是過多描述性的語言,考生必須學會對材料的篩選和過濾。

  五、強調普遍原則 閱讀理解材料必須根據整體印象突出普遍原則,即一般人的理解和大眾化的思維方式,強調普遍原則就是要求考生不能偏離材料提供的基本傾向和基調,否則,就與提供的參考答案相去甚遠,分數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