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有哪些考點

  作為公務員備考的考生,想要在行測常識邏輯判斷模組中取得好成績,考點掌握是關鍵,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考點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考點

  一、矛盾法解決真假話問題

  題型介紹:當題幹通過對話或其他形式給出多個直言命題,並指出其中真假命題的個數,其中存在明顯的矛盾關係,此時可採用矛盾法解題。

  矛盾法是指根據具有矛盾關係的命題之間的關係來解題的方法。具有矛盾關係的兩個命題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可以從一個命題為真推出其矛盾命題為假,也可以從一個命題為假推出其矛盾命題為真。

  【例題】在某次稅務檢查後,有四個工商管理人員有如下結論:

  甲:所有個體戶都沒有納稅。

  乙:服裝個體戶陳老闆沒有納稅。

  丙:個體戶並非都沒有納稅。

  丁:有的個體戶沒有納稅。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斷定屬實,則以下哪項是真的?

  A。丁斷定屬實,陳老闆未納 B。丁斷定屬實,但陳老闆納了稅

  C。丙斷定屬實,陳老闆納了稅 D。甲斷定屬實,陳老闆沒有納稅

  【解析】在此題中,甲與丙互為矛盾命題,一真一假,根據題幹可知,四句話中只有一句是真的,因此,乙和丁均為假話,乙為假話,則真實情況為陳老闆已納稅,丁為假話,真實情況為所有的個體戶都納稅了,到此可知,甲乙之中,甲是真話,乙是假話。因此答案為C。

  【技巧點撥】看到真假話問題,應該首先觀察一下語句中是否有矛盾關係。利用矛盾關係解題有三個步驟:找出矛盾關係;結合題幹資訊,撇開矛盾關係確定其他命題的真假性;根據已知確定資訊以及矛盾的兩個命題進行推理,確定答案。

  二、突破口法解決樸素邏輯

  題型介紹:通常當題幹存在某個***些***比較特殊的條件或者存在某個***些***物件***條件***被反覆提及的時候,這個***些***條件往往就是解題的突破口。所謂找突破口法就是快速找到解題切入點的方法。

  【例題】幾位同學對物理競賽的名次進行猜測。小鐘說:“小華第三,小任第五。”小華說:“小閩第五,小宮第四。”小任說:“小鐘第一,小閩第四。”小閩說:“小任第一,小華第二。”小宮說:“小鐘第三,小閩第四。”已知本次競賽沒有並列名次,並且每個名次都有人猜對。

  那麼,具體名次應該是:

  A、小華第一、小鐘第二、小任第三、小閩第四、小宮第五

  B、小閩第一、小任第二、小華第三、小宮第四、小鐘第五

  C、小任第一、小華第二、小鐘第三、小宮第四、小閩第五

  D、小任第一、小閩第二、小鐘第三、小宮第四、小華第五

  【解析】此題答案為C。題幹提示“每個名次都有人猜對”,因此只被猜測過一次的名次肯定就是正確的。第二名這個名次只被猜測過一次,所以關於第二名的猜測一定是正確的,即小華第二,以此作為突破口進行解題,對比選項,只有C正確。

  【技巧點撥】能夠運用找突破口法的題目多為“對話猜測型題目”,即題幹給出幾種元素,多個人對這些元素進行猜測,然後根據這些對話和其他已知條件來進行判斷。這樣的題目類似於真假話問題,但是題幹中並沒有明顯的矛盾關係。一般而言都會有一些與眾不同的語句,或者是對某一個元素多次做出判斷,或者是對某一個元素僅僅做出一次判斷,總之就是與其他元素截然不同,鶴立雞群,這樣的元素可以作為突破口,進行假設進而求得答案。所以,做這類題目的要點就是找到元素或者順序中與眾不同的一個。

  三、前提型可能性推理

  題型介紹:此類題目是可能性推理中的一種,題幹論據與論點之間存在明顯跳躍,題幹中沒有能夠明確說明論據與論點之間關係的內容。題目要求選擇一個題幹論證必須基於的假設或者前提。

  【例題】合成氨基酸特性與20種標準氨基酸不同,將這些合成氨基酸整合進入蛋白質中,可以系統地改變蛋白質的結構和生物學特性。然而,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只能做到一次將一個合成氨基酸整合進一個蛋白質中,因此一次只能改變蛋白質的一種特性。

  下列哪項是以上論述所需要的前提?

  A、改變蛋白質的結構,就可以改變蛋白質的生物學特性

  B、研究人員一次只能改變一個蛋白質的結構

  C、一個合成氨基酸只能改變蛋白質的一種結構

  D、一個合成氨基酸只能改變蛋白質的一種特性

  【解析】此題答案為D。題乾的論證為由“只能做到一次將一個合成氨基酸整合進一個蛋白質中”推及“一次只能改變蛋白質的一種特性”,將合成氨基酸種類與改變蛋白質特性種類聯絡起來了,這個推理過程是缺乏橋樑的。D項指出“一個合成氨基酸只能改變蛋白質的一種特性”,將二者之間的聯絡彌補起來,是題乾的推理過程中必須假設的。

  【技巧點撥】當一個題目要求找到其論證的前提、假設,題幹中的論證過程論據與論點之間缺乏明顯的聯絡橋樑時,可以通過分析論據、論點的關鍵詞來定位選項,正確選項一般需要同時包含論據、論點中的關鍵詞,並在其中建立起必然的聯絡。

  公務員考試行測推理常見邏輯錯誤

  一、無關論證

  在論證過程中,如果用於推論的論據選項是與論點毫無關聯的,或者是與論點有關聯,但對論證毫無幫助的,就是“無關論證”。

  該類錯誤通常出現於加強型、削弱型和結論型題型中,也經常出現原論證中沒出現過的新概念,比較容易排除。

  【例題】

  統計資料顯示,堅持常年打太極拳的人與從不打太極拳的人相比,平均壽命相同。由此可見,打太極拳並不能強身健體,延長壽命。

  如果以下陳述為真,哪一項能夠最有力地削弱上述論證?

  A、有些運動員身體強健,但壽命卻低於普通人

  B、太極拳動作輕柔舒緩,常年堅持,能夠活筋舒血,養氣安神

  C、堅持常年打太極拳的人中有很多體弱多病者

  D、太極拳運動容易開展,對場地、運動者的身體素質沒有什麼要求

  【選調生考試網解析】

  題幹中通過打太極拳的人與不打太極拳的人的平均壽命相同,推論出打太極拳不能強身健體,延長壽命。A,D兩項均為無關論證;B項指出太極拳的好處,但不能保證強身健體,延長壽命,削弱程度較輕;C選項說明打太極拳能夠使很多體弱多病者的壽命跟不打太極拳的人相同,能推論出打太極拳能強身健體,延長壽命,削弱了題幹中論證。故答案選C、

  二、以偏概全

  以有限定條件的論據,推論出超出限定條件的結論,或以片面的論據推出全面的結論,這樣的邏輯錯誤,就是“以偏概全”。這種邏輯錯誤容易混淆,考生需注意。

  【例題】

  過去人們都認為知識就是力量,大多數教師都傳授具體知識。教師教、學生聽,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新的教育觀念認為:學生必須掌握獨立探索的方法,獲得不斷深造的能力,具有與集體合作的品質,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的社交能力,具備自如表達思想的能力等等。這意味著*** ***。

  A、舊的傳統教育觀念不教授學習方法

  B、知識本身沒有多大的力量

  C、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

  D、新舊兩種教育觀念是相互矛盾的,互不相容的

  【選調生考試網解析】

  A選項題幹中並沒有指明舊的傳統教育觀念不教授學習方法;B選項題幹中也沒有隱含對知識的評價;D選項題幹也沒有表達新舊兩種教育觀念是矛盾的說法;A,B,D選項均有以偏概全、曲解題乾的意思;C選項,題幹指出舊觀念注重掌握知識,新觀念注重掌握方法,新觀念之所以取代舊觀念,即是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故本題答案選C。

  三、論據不足

  論證過程中,如果不是以事實或已經證明的科學原理為論據,而是以有關人物的、品德、地位、言論等為論據判定真假,這樣的論據是不足的,不能作為證據。

  【例題】

  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因為亞里士多德是這樣認為的。

  【解析】

  這個例子中,僅僅以亞里士多德的立場作為論據,是沒有說服力的,犯了論據不足的錯誤。

  【延伸擴充套件】

  還有一種論據不足,判定一個論題為真,僅僅以該論題沒有被證明為假作為論據;或者判定一個論題為假,僅僅以該論題沒有被證明為作為論據。

  【例題】

  上帝是不存在的,因為沒有人能證明它是存在的。

  【解析】

  這個例子中,僅僅憑藉沒人能證明上帝存在作為論據,是不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