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標題一般由什麼組成

  公文標題與一般文章的標題不同,它要求主旨鮮明、重點突出、文字簡潔、格式規範,其組成的要素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公文標題的組成

  完整的公文標題,一般應具備“三要素”,即發文機關名稱、事由及文種,以標明由誰發文、為什麼發文和用什麼文種發文。

  如:<<Xx市人民政府***發文機關***關於切實做好以秋補夏工作***事由***的通知***文種》。但是,在特殊情況下,也有省略標題中的一個或兩個要素。比如:皖發[1992*** 2號<<關於認真做好撤區並鄉工作的通知>>***省略了發文機關這一要素***,<<國務院公告>>***省略了事由***,<<批轉國家檔案局關於開放歷史檔案館問題的報告>>***省略了發文機關和文種兩要素***。

  公文標題要做到四個美

  一、標題結構的嚴謹之美

  公文標題要求結構完整、功能齊全、符合語法規範,既不能“缺胳膊少腿”,也不能“隨意組裝”、變換位置。關於公文標題的結構,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作了明確規定:公文標題“由發文機關名稱、事由和文種組成”,要求三要素必備,不得隨意省略, 以標明由誰發文、為什麼發文和用什麼文種發文。嚴格來講,除了這三個實詞性元素,還包括兩個虛詞性元素, 即發文機關名稱和事由之間的介詞“關於”、事由和文種之間的助詞“的”。一般而言,這五個元素的順序不能調換,要嚴格按照“發文機關名稱+關於+事由+的+文種”的總體結構和規範格式進行排布。如《××集團有限公司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的請示》,預設介詞“關於”,應改為《××集團有限公司關於要求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的請示》;又如《關於××集團有限公司推行全員健身活動的通知》,其中的“××集團有限公司”為發文機關,不能挪位至介詞“關於”之後,應改為《××集團有限公司關於推行全員健身活動的通知》;再如《××集團有限公司表彰決定》,儘管標題三要素齊全,但要素之間缺少必要的虛詞,而且對事由未作具體說明,即不宜籠統地用“表彰”二字概括,應改為《××集團有限公司關於表彰××××的決定》。

  二、標題語言的簡約之美

  公文標題的簡約美主要表現為標題語言的簡明扼要。一方面,要儘量使用簡單好記、通俗易懂的詞語,方便閱文者記憶或轉述,切忌冗長拖沓、晦澀難懂。一般來講,公文標題以不超過三行為宜,如果字數確實過多,可以根據檔案的主要內容、關鍵詞語等作歸納概括和合理簡化。例如,《××集團有限公司關於印發××同志在公司首屆二次職工代表大會上的工作報告及關於公司首屆二次職工代表大會的決議和關於加強司務公開工作的意見的通知》,這則標題包含三個被印發檔案的標題,看起來相當繁冗複雜,對此可將被印發檔案統稱為“公司首屆二次職工代表大會三個檔案”,將通知標題瘦身為《××集團有限公司關於印發公司首屆二次職工代表大會三個檔案的通知》,如此則容易記住,也便於傳達。

  另一方面,應力求語義簡潔明確,避免重複囉唆,讓閱文者一看便知公文主旨和行文目的,起到準確、有效地指導公務活動的作用。敘述事由時要用精練濃縮的文字高度概括正文主題,避免事由中的動詞與文種在文字和詞義上重疊,同時應注意詞語的搭配得當,避免出現歧義和語病。例如《××公司關於請求××集團有限公司撥付專項經費用於家屬區改造的請示》,事由顯得比較囉唆。其一,“××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公司”的上級單位,系該檔案的主送機關,可不必在標題中贅述;其二,“關於請求……的請示”語義重複,過於“客氣”;其三,類似“撥付專項經費用於家屬區改造”這樣的短語,用動賓片語表述成“撥付家屬區改造專項經費”顯得更為簡練。綜合來看,這則標題若修改為《××公司關於要求撥付家屬區改造專項經費的請示》, 則既禮貌得體, 又幹淨利落,體現出簡約之美。

  此外,多層轉發的公文,標題中的事由概述更應簡明扼要。比如某集團公司轉發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轉發的通知,其標題如下:《××集團有限公司關於轉發××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轉發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建築勞務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的通知》。標題中出現多個介詞“關於”、多個助詞“的”、多個文種名稱“通知”以及兩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名稱,顯得十分臃腫,使閱文者不知所云。此標題可精簡修改為:《××集團有限公司關於轉發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建築勞務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三、標題表述的精準之美

  這裡的“精準之美”,其一是指事由表述精準。公文標題中的事由應與正文內容高度相符、契合, 通過準確提煉全面、清楚地反映公文主旨,避免出現事由概括不準、表意不清而引起歧義、誤解等問題。要使閱文者通過標題即可瞭解發文機關的行文目的、公文的基本精神和中心內容, 從而提高公文閱讀和流轉的效率。例如《××大學關於土地問題的請示》這則標題,表意含糊,讓人無法從字面上獲取關鍵資訊。是想申請劃撥用地,還是轉讓現有土地?是解決校舍用地面積不足問題,還是協調土地權屬糾紛問題?閱文者只有通讀檔案後才能得知發文機關的請示事項。

  其二是指文種選用精準。《條例》規定的公文種類為15 種, 不可隨意生造文種或疊加文種名稱。文種可以表明發文單位與收文單位的關係,也能反映出行文的基本意圖。根據行文目的選用文種,是擬製公文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公文文種的適用範圍非常明確,文種的選用也非常嚴格。文種使用不準確會降低公文的質量和效用,影響收文單位的感受以及收文辦理情況,這將直接關係文中所反映的問題能否順利解決,行文目的能否實現。比如表彰和嘉獎先進可選用“令”“決定”“通報”等文種,但三者在行文單位層級、表彰規格、適用範圍、行文目的和側重點、行文格式及釋出形式、法定效力等方面有所不同; 又比如請求辦理事項,隸屬機關之間用“請示”,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則用請求批准性“函”。因此,要深刻認識各文種的特點和彼此的聯絡與區別,切不可把行文方向弄錯,把行文關係搞亂,否則會貽誤工作,影響形象。

  四、標題外觀的形式之美

  公文標題要講究外觀形式的規範之美。1999 年版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規定,公文標題的位置在“紅色反線下空2 行,用2號小標宋體字, 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時,要做到詞意完整, 排列對稱, 間距恰當”;2012 年版的《黨政機關公文格式》進一步提出,“回行時, 要做到詞意完整, 排列對稱,長短適宜,間距恰當,標題排列應當使用梯形或菱形”。

  從規定可見, 公文標題排版的形式之美主要體現在其所處位置、語句斷行和整體排布形狀上。當公文標題字數不多,可一行排完時,居中排布即可。當標題字數偏多,需要分行排列時,則要把握好排布原則,即分行時有講究,既不要把各行上下對齊排成等長, 也不要使行與行之間字數相差懸殊。分兩行時,可排成“上短下長式”或“下短上長式”;分三行時,可排成從上往下遞減的倒梯形,或從上往下遞增的正梯形,也可排成上下短、中間長的菱形,不要排成上下長、中間短的沙漏形。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回行時不能將詞或片語以及人名、地名、單位名稱等專用名詞拆開,要保證它們的完整性,這是保持標題美觀、莊重的一個重要方面。

  毋庸置疑, 一則從內容到形式都充滿美感的標題,能為公文的整體質量添色不少,能引起公文辦理者、稽核閱批者的重視和好感,從而使公文得到有效傳達和快速辦理, 提升公文處理效率和單位形象。

  公文標題常見病例分析

  一、要素不全。完整的、規範的公文標題,一般應具備“三要素”,即發文機關名稱、事由、文種,以標明由誰發文、為什麼發文和用什文種發文。常見的病例有三種:一是隨意省略事由。如《××縣人民政府決定》,由於省略事由,受文者看不出標題所反映的主要內容、事項和基本觀點,不利於學習、貫徹、領會、落實檔案精神。除一些非重要的、極其簡短的通知、通告和特殊機關發出的特定公文外***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司法部門發出的國務院“公告”、“主席令”、“佈告”等***,一般情況下不得省略事由。二是隨意省略發文機關。如:一份沒有版頭的檔案標題《關於加強農村黨支部建設的報告》,待上級看完檔案後,才從落款處知道檔案是哪個機關發出的,既不莊重,也不嚴肅,更不利於公文運轉和辦理。具有重大決策和事項的下行文不得省略發文機關;沒有版頭的下行文、上行文均不得省略發文機關,但有版頭***發文機關標識***的,也可不標明發文機關。三是隨意省略文種。使受文者不得要領,失去公文的嚴肅性。如《××鄉人民政府關於召開春耕生產會議的有關事宜》。

  二、亂用文種。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混用文種。如《全國人大會黨組關於縣鄉換屆選舉問題的請示報告》***見1990年2月2日《安徽日報》***,這裡把“請示”、“報告”兩個不同的文種混淆在一起使用,根本沒有“請示報告”這一文種,明顯不妥。二是錯用文種。有的該用“請示”的,卻用了“報告”,而該用“報告”的反而用的是“請示”;有的該用“函”的卻用“通知”;有的把沒列為文種的公文種類作為文種使用,如“條例”、“規定”、“辦法”、“總結”、“計劃”等,以上這些,都不可作為文種使用,不可直接行文。新條例種所確定的公文文種共有15種,除此之外,均不可直接行文,但可作為“印發”、“頒發”式“通知”的“附件”行文。三是生造文種。如《關於調整工資的補充說明》、《關於機構改革中有關問題的解釋》等,這裡的“補充說明”、“解釋”均不應作為文種使用,以上兩個標題可修定為《××***發文機關***關於印發調整工資補充說明的通知》、《××***發文機關***關於印發機構改革中有關問題解釋的通知》。還有的把“安排”、“要點”、“細則”這些既不是公文文種又不是應用文體種類的東西常常作為公文文種直接行文,是錯誤的。

  三、隸屬不清。不該用“批轉”的,用了“批轉”;該用“批轉”的卻用了“印發”、“轉發”,分不清三者之間的隸屬關係和詞性。如《××縣政府辦公室關於批轉××在××會議上講話的通知》,這裡的“批轉”使用不當,應該使用“印發”或“轉發”。因為“批轉”具有“批准轉發”之意,是上級對下級報告的認同並轉發下去貫徹落實的。下級對上級機關的檔案和上級領導同志的講話、批示等不可使用“批轉”,否則將混淆了上下級的隸屬關係。

  四、提煉不精。主要表現在標題冗長上。如《×××***發文機關***關於招收退休退職職工子女就業,進行合理安排,確保社會穩定的通知》,可修改擬為《×××關於妥善安排退休退職職工子女就業的通知》或《×××關於妥善安排退休退職職工子女就業有關問題的通知》。

  五、題不達義。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事由偏跑。如《×××關於草原滅鼠的請示》,從題意上看,是請示開展滅鼠運動,而此文實際上是請求上級給予解決“滅鼠經費”的請示。應改寫為《×××關於要求解決草原滅鼠經費的請示》。二是題大義小。如《關於企業技術、人才開發的若干規定》,而檔案內容中就如何進行技術、人才兩項開發,卻未作具體規定,標題“帽子”太大,使題文不完全相符。三是題小義多。如《關於做好爭取人民滿意基層站所活動籌備工作的通知》,標題的事由主旨是“籌備”二字,而政文中不僅詳細介紹了“爭創活動”的意義、內容、方法,還談到了組織領導、活動步驟、管理制度等,顯然,標題題義過小難於表達和帶動正文,此標題可改寫為《×××關於開展爭創人民滿意的基層站所活動的通知》。四是題義不清。如《××縣人民政府關於糧食問題的通知》,其中就缺少“價格”、“收購”等詞語來限制中心詞“問題”,造成事由過於籠統不具體、不清楚,不能準確反映表達公文的主要內容。

  六、用詞重疊。多出現在轉發、印發式公文方面。如“××縣人民政府關於轉發《××市人民政府關於轉發〈××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畜牧養殖業發展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這裡介詞“關於”、動詞“轉發”、文種“通知”反覆出現,在一個標題內重複使用,造成標題冗長,令人不知所云。解決用詞重疊問題,避免介詞“關於”、動詞“轉發”、文種“通知”反覆出現,可採用“省略法”、“替代法”、“直轉法”三種技術處理辦法。

  七、濫用符號。如“××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同志在××會議上講話》的通知”、“轉發《××省公安廳關於實施社群警務戰略意見》的通知”,以上兩例中的“《》”符號都不應該使用,應改為:“××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同志在××會議上講話的通知”、“轉發××省公安廳關於實施社群警務戰略意見的通知”。新條例明確規定“公文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

  八、標註不規範。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回行題式不規範。新條例明確規定:公文標題“回行時,要做到詞意完整”。而在實際排印時,卻往往做不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