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申論熱點精選

  申論是國家錄用公務員的考試科目之一,只要考生在平時多關注社會熱點,要考好申論並不困難。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公務員申論熱點精選,歡迎大家閱讀。

  公務員申論熱點:電視綜藝呼喚“創客精神”

  已持續了近半年的《中國好聲音》版權之爭,近日再起波瀾。23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已受理該版權案,“好聲音”的未來受到關注。

  作為海外引進的電視娛樂專案,《中國好聲音》這樣的綜藝節目並不讓人感到陌生。細細數來,近年來走紅的《極限挑戰》《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等節目,沒有哪一檔不是舶來品。於是,圍繞引進節目出現了種種焦慮:中國人是不是真的沒有原創能力,以至於在電視節目上“怎麼玩兒”都要靠“外來的和尚”?以及,如果沒有了綜藝節目引進,本土節目怎麼才能提高吸引力,以滿足觀眾越來越高的欣賞標準?

  上週出臺的一項規定,加重了這一焦慮。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佈的《關於大力推動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工作的通知》,衛視在黃金時段播出的引進版權節目一年不得超過兩檔,同一檔節目一年原則上只准播出一季。根據規定,像《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等熱門節目,將不得不重新擬定播出計劃。如何才能克服電視節目的綜藝原創焦慮症?要開出有效的藥方實在棘手,因為原創能力的提高終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可以說,越迫切才越焦慮。

  誰都知道電視節目還是原創的好,綜藝節目尤其如此。節目背後的原創力不僅關係一個電視臺品牌的打造,更是一個國家文化原創力和軟實力的體現。過去幾年,國內各大電視臺引進節目之多的確是不爭的事實。有人說,在歐洲的一些國際電視節上,中國人購買節目從來都不惜成本。其中的原因並不高深。

  一方面,中國電視產業起步本來就晚,當荷蘭、韓國、日本等一些國家的電視節目已經形成了集創意、製作、宣傳、發行等環節為一體的產業鏈,分工高度細化和專業化之時,中國的電視節目製作還處於小作坊階段。引進和模仿,未嘗不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另一方面,當綜藝節目成為各家衛視競爭的籌碼,誰將收視率高的節目收入麾下,誰就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在整個行業的原創和製作能力都有限的情況下,花大價錢買成熟的進口版權,自然成了短平快、低風險、高收益的捷徑。

  然而,僅靠引進和模仿,無法成就原創大國。需要看到,從幾年前《中國好聲音》播出到現在,國內的綜藝節目原創和製作水準有了不小的提高。比如《來吧冠軍》等節目,目前已經實現了國內團隊自主原創和製作,綜藝節目製作播出各個環節的分工也日益細分和專業化,綜藝節目研發、綜藝節目編劇、綜藝節目營銷等新行業正在興起,越來越多專門從事綜藝節目的企業在市場上出現……這正是近年來引進綜藝節目給中國電視行業帶來的經驗啟示和鯰魚效應。

  治癒綜藝原創焦慮症,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需要觀眾及整個社會對中國電視行業抱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幾年前,很多人發問,在近14億人的龐大市場上,國產電影為何無法匹敵好萊塢的鋼鐵巨人,中國電影是否真的沒有希望?今天,這樣的問題已經不成其為問題,國產電影的市場份額已經連續多年超過進口影片,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中國的電視行業也需要走過類似的成長路徑,揹負著觀眾的期望,一步一步從學徒成長為創客和工匠。

  公務員申論熱點:開寶馬住廉租房有損政府公信力

  2016年5月,一段舉報四川中江縣交警大隊副大隊長馮天喜的視訊在網上流傳。馮天喜被指穿名貴服裝、妻子開寶馬,卻享有廉租房指標。隨後,一張現場照片又被爆出。照片顯示,一塊貼著“喜報”字樣的展板立在當地一小區門口。“喜報”上寫著馮天喜違規的相關內容。中江縣公安局通報稱,該局對馮天喜涉嫌違紀的線索高度重視,配合縣紀委開展調查。

  群眾以“喜報”形式舉報,實際上是對某些地方廉租房政策執行不力的諷刺。一方面,收入較高,並不缺房的人違規享有廉租房,另一方面困難群眾求房不得,困難群眾的安居尊嚴將無處安放。

  眾所周知,廉租房、經適房、公租房等保障房資源是有限的,作為公共產品的保障房,是保障中低收入群眾居住權利的一道重要防線,其意義在於保障住房困難群眾的基本居住需求,並不是一項普遍的政策待遇。

  近年來,違規佔有廉租房,對廉租房等保障房鳩佔鵲巢甚至轉租、轉賣牟利的情況也不在少數。由於保障房的性質決定了其經濟性與公益性。保障房的銷售價、租賃價與市場價之間勢必存在很大價差,有人想從窮人口中搶食,“鳩佔鵲巢”的動機並不難理解。但是保障房被“鵲巢鳩佔”,加大了政府落實住房保障政策的難度,也使真正住房困難的家庭被排除在保障房政策之外。如果“鳩佔鵲巢”的人多了,勢必會損害政府的公信力與住房困難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