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含答案

  面試是四川公務員錄用考試的關鍵環節,因其重要性和特殊性,倍受考生和社會各界的關注,考生如何取得面試高分呢?相關模擬真題練習是第一步,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四川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幫助你提分。

  四川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一***

  【熱點背景】

  2016年的兩會上,所做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新經濟。要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成長,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分享經濟發展,建設共享平臺,做大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叢集,打造動力強勁的新引擎。運用資訊網路等現代技術,推動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使之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此後,國務院在對地方的大督查中,重點強調新經濟和新動能。

  【解析】

  “新經濟”一般指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由資訊科技革命帶動的、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龍頭的經濟,包括移動網際網路、先進製造業、新能源等重要內容。“網際網路+”是“新經濟”,創業創新是“新經濟”,“五大發展”是“新經濟”,新型城鎮化是“新經濟”……但凡符合未來趨勢和能夠支撐經濟發展新興力量的經濟新形態,都可視之為“新經濟”的表現。

  我們這些年一直在推動新經濟的發展。去年在經濟增速放緩之下,就業、居民收入和物價水平保持穩定。實現了超過1300萬人的城鎮新增就業。面對世界經濟低迷和國內多重矛盾交織的挑戰,我國經濟始終保持在合理區間,凸顯出一個“穩”字。從某種角度來說,“新經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新經濟來臨的時期,不能削足適履,強迫新事物符合舊的監管框架,應因地制宜地調整監管策略,及時清理阻礙發展的不合理規章制度,促進分享經濟發展。

  其次,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與“網際網路+”、“中國製造2025”相結合,促進新型工業化與資訊化深度融合,加快工業智慧改造升級。

  最後,發展新經濟,對科研技術的投入;砍掉低貢獻、低毛利的產品;建立多個戰略平臺;對閒置的資產和過剩的產能及時進行關停並轉。

  四川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二***

  【命題模擬】

  對於西安市交管部門為了減輕霧霾汙染而在深夜釋出公告,要求第二天機動車限行的做法,談談你的理解。

  【參考答案】

  政府有關部門為了減輕城市霧霾對市民健康的不利影響,採取機動車限行的綠色出行措施,我們應該表示贊同並交警配合嚴格遵守。但是,政策規定的實施應該給遵守者一定的緩衝準備時間,深夜釋出規定要求不到2小時的第二天就執行、執行不到位要嚴格處罰,有些不盡人意。

  應該承認的是交管部門的規定是依法作出的,法律制定出來就要遵守,對於違反限行規定的車輛進行***,這也是合法的。但政策的規定和公佈應該注重人性化,半夜通知要求2小時後嚴格執行就顯得不符合情理。社會公眾根本沒有足夠的準備時間,會造成很多無意的違規,導致大家的不理解甚至牴觸,無法達到政策的初衷,更不利於政策的有效實施。

  問題的關鍵是這樣令人費解的政策為何能按照程式出臺?顯然是有關政府部門間的配合不夠密切,我們的政策制定時只關注自身職責的履行不考慮相關部門的執行和公眾的感受,預警機制和程式不夠科學。

  所以我們應該吸取教訓,提高政策的制定水平和執行效果。一方面政府部門制定政策在面臨特殊情況時,要採用非常規的辦理程式,對相關部門充分授權,並注意提高部門間協調和工作效率,給執行物件足夠的響應時間。另一方面政策執行時也要體現柔性和人性化。比如交管部門在碰到違反限行規定的車輛後,應該以教育引導為主,可以進行勸阻,勸阻無效的情況下,可以進行***,保證政策的實施效果和公眾的配合。最根本是有關部門要改變工作作風,要根據實際研究建立科學的政策決策機制和部門協作機制,統籌分析充分考慮執行部門和執行物件的準備實施時間,要保證政策的理解消化和執行效果,不能只是為了制定而制定。

  四川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三***

  【背景連結】

  擁有豐富特色農產品資源的南寧市灌陽縣,通過接入網際網路的高速公路,依託電商平臺的線上線下交易,使得農產品的銷售走上了快車道。3年前,鄧桂姣帶領觀音閣鄉的村民們建立了灌陽縣民勝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利用電商平臺建立自己的“網際網路+”渠道,將雲耳遠銷內地及港澳地區,併成功打入東盟、歐盟市場,年毛收入300多萬元。她說:“QQ、微信、微博、淘寶店,是我每天工作必備的四大法寶。”對於“網際網路+農業”模式,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解讀】

  隨著物聯網、大資料、電子商務等網際網路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於農業生產領域,農業生產方式實現了轉變、現代農業的發展步伐獲得了加快。所謂的“網際網路+農業”模式,即將網際網路技術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產業鏈環節結合,以實現農業發展科技化、智慧化、資訊化。

  於電商而言,“網際網路+農業”模式可有效拓展發展空間。隨著技術的發展,網際網路的觸角已延伸至村落,經常可見農村房前屋後的電商平臺廣告,如“生活想要好,趕緊上淘寶”、“發家致富靠勞動,勤儉持家靠京東”。

  於農戶、消費者而言,“網際網路+農業”模式可增進雙方互聯互動,使農產品生產更有針對性、銷售更有保障性,避免產生蘋果、蘋果滯銷這樣的慘劇。

  於農企而言,“網際網路+農業”模式是重大發展機遇。基於網際網路,農企可根據銷售來組織生產,對農業產業鏈全要素依實際進行重組,可最大限度降低產品銷售風險。同時網際網路的開放、快速、傳播特性,更將倒逼農企更加註重品牌、特色,以挖掘文化內涵,樹立起農業“百年老店”的形象。

  除電商、農戶、消費者、農企等,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其他各方都要積極參與,使得產業鏈上下左右聯動,以實現資訊和資源的無縫對接,形成共融共通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