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栽培與管理是什麼

  扶桑是中國名花,在華南栽培很為普遍。花期長,幾乎終年不絕,花大色豔,開花量多。加之管理簡便,除亞熱帶地區 園林綠化上盛行採用外,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為重要的溫室和室內花卉。同時也可供藥用。

  扶桑栽培與管理

  扶桑生長旺盛,花期長,需要充足的養料,所以求盆土十分肥沃。栽培扶桑的盆土配製,應按其生長階段給予不同的比例調製。扦插成活時先上3寸盆,可採用園土7份、糞土1份、沙1份的比例配製盆土。上盆後要放在半蔭處。經10―15天緩苗後,移到陽光充足的地方。根據氣候乾溼情況,每天澆水1―2次。經2個多月的生長,可以換入5寸盆。盆土要用8份園土、2份糞土配製,同時在換盆時,底要放些餅肥粉作基肥。

  當幼苗長到20釐米高度時,進行第一次摘心,促使下部腋芽萌發。在基部萌芽成枝過程中,選留生長強度相仿的,分佈均稱的新技3―4枝,抹去其餘的腋芽,使養分集中供所留枝條的生長。

  第二年春暖移往室外培養時,可換入8寸盆,盆土可採用6份園土,4份糞土,盆底用蹄片角屑和骨粉作基肥。同時每枝留10釐米左右進行短截,萌發後每枝選留2枝,其餘的小枝均抹去。

  第三年春季不必換盆,但需繼續進行短截修剪。修剪原則是去弱留強,去密留稀,使株叢既飽滿又勻稱,培養好優美的骨架。第四年春季以及以後每隔2年進行換盆,逐步換為10―12寸盆,盆土用園土6份與糞土4份的比例配製。換盆時抖落邊緣陳土,修去部分老根。

  扶桑生長期間的肥水管理:盛夏期每日早晚各澆1次水;春、秋季上午如盆土幹可補充少量的水,下午普遍澆1次水。生長期間還要注意葉面噴水,以提高空氣溼度,特別放置陽臺更應注意噴水。冬季則要根據越冬條件澆水,在溫室內越冬,每隔1―2天澆水1次,在普通室內越冬,則每隔5―7天澆水1次,水量不宜大。生長期追肥,一般以每15―20天1次液肥;植株幼小時,肥料宜淡,次數宜勤,成年植株肥料宣較濃,間隔時間可較長。入室越冬時,在盆土表面撒一薄層乾肥,肥料用粗粒餅粉、醬渣粉粒均可。

  扶桑病害不多,常發生的蟲害有嫩枝葉上的蚜蟲和枝幹上的介殼蟲。這兩種蟲害均可採用40%樂果1000倍液噴殺。發現少量介殼蟲時,可用硬毛刷刷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