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性思維有哪些作用及其特點

  思維定勢,也稱“慣性思維” ,是由先前的活動而造成的一種對活動的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或活動的傾向性。慣性思維也有一定的特點。以下是由小編整理的慣性思維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慣性思維的定義

  所謂思維定勢,就是按照積累的思維活動經驗教訓和已有的思維規律,在反覆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維路線、方式、程式、模式***在感性認識階段也稱作“刻板印象”***。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給你看兩張照片,一張照片上的人英俊、文雅;另一張照片上的人醜陋、粗俗。然後對你說,這兩個人中有一個是全國通緝的罪犯,要指出誰是罪犯,大概不會猶豫吧!?

  先前形成的知識、經驗、習慣,都會使人們形成認知的固定傾向,從而影響後來的分析、判斷,形成“思維定勢”——即思維總是擺脫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縛,表現出消極的思維定勢。

  認識的固定傾向是一種習慣,而習慣卻是一種因循式的思維形式。習慣——已經熟練掌握的不假思索的反應行為和適應行為,經常使不飢而食,不困而眠,不慍而吼,壓倒合理的思想而不給它以自由發揮的機會。若想要提高能力,就必須從衝破思維定勢開始。

  慣性思維的特點

  一是思維模式,即通過各種思維內容體現出來的思維程式、模式,既與具體內容有聯絡,卻又不是具體內容,而是許多具體的思維活動所具有的逐漸定型化了一般路線、方式、程式、模式;

  二是強大的慣性或頑固性,不僅逐漸成為思維習慣,甚至深入到潛意識,成為不自覺的、類似於本能的反應。尤其表現在,要改變一種思維定勢是有一定難度的,首先需要有明確的認識,自覺的進行;其次要有勇氣和決心。

  思維最大的敵人,是習慣性思維。世界觀、生活環境和知識背景都會影響到人們對事對物的態度和思維方式,不過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過去的經驗。生活中有很多經驗,它們會時刻影響人們的思維。

  慣性思維的主要特徵

  趨向性

  思維者具有力求將各種各樣問題情境歸結為熟悉的問題情境的趨向,表現為思維空間的收縮。帶有集中性思維的痕跡。如學習立體幾何,應強調其解題的基本思路:即空間問題轉化為平面問題。

  常規性

  如學因式分解,必須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公式法、分組分解法等常規的方法。

  程式性

  程式性是指解決問題的步驟要符合規範化要求。如證幾何題,怎樣畫圖、怎樣敘述、如何討論、格式擺佈,甚至如何使用“因為、所以、那麼、則、即、故”等符號,都要求清清楚楚、步步有據、格式合理,否則就亂套。

  慣性思維的作用

  積極作用

  思維定勢對於問題解決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問題解決活動中,思維定勢的作用是:根據面臨的問題聯想起已經解決的類似的問題,將新問題的特徵與舊問題的特徵進行比較,抓住新舊問題的共同特徵,將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與當前問題情境建立聯絡,利用處理過類似的舊問題的知識和經驗處理新問題,或把新問題轉化成一個已解決的熟悉的問題,從而為新問題的解決做好積極的心理準備。具體地說,在問題解決中,思維定勢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1、定向解決問題總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和清晰的目標,否則,解題將會陷入盲目性。定向是成功解題的前提。

  2、定向方法是實現目標的手段,廣義的方法泛指一切用來解決問題的工具,也包括解題所用的知識。不同型別的問題總有相應的常規的或特殊的解決方法。定向方法能使我們對症下藥,它是解題思維的核心。

  3、定勢解決問題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必須有步驟地進行,並遵守規範化的要求。

  思維定勢是一種按常規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它可以省去許多摸索、試探的步驟,縮短思考時間,提高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思維定勢可以幫助人們解決每天碰到的90%以上的問題。但是思維定勢不利於創新思考,不利於創造。

  消極作用

  思維定勢對問題解決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它容易使我們產生思想上的防性,養成一種呆板、機械、千篇一律的解題習慣。當新舊問題形似質異時,思維的定勢往往會使解題者步入誤區。

  大量事例表明,思維定勢確實對問題解決具有較大的負面影響。當一個問題的條件發生質的變化時,思維定勢會使解題者墨守成規,難以湧出新思維,作出新決策,造成知識和經驗的負遷移。

  根據唯物辯證法觀點,不同的事物之間既有相似性,又有差異性。思維定勢所強調的是事物間的相似性和不變性。在問題解決中,它是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思維策略。所以,當新問題相對於舊問題,是其相似性的主導作用時,由舊問題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維定勢往往有助於新問題的解決。而當新問題相對於舊問題,是其差異性起主導作用時,由舊問題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維定勢則往往有礙於新問題的解決。

  從思維過程的大腦皮層活動情況看,定勢的影響是一種習慣性的神經聯絡,即前次的思維活動對後次的思維活動有指引性的影響。所以,當兩次思維活動屬於同類性質時,前次思維活動會對後次思維活動起正確的引導作用;當兩次思維活動屬於異類性質時,前次思維活動會對後次思維活動起錯誤的引導作用。

  慣性思維的實際表現

  1、臺灣有一個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請了50名志願者看房間內所有藍色的物體30秒。然後請他們閉上眼睛,問他們看到了多少個紅色的物體,綠色的物體和黃色的物體。這下他們都傻眼了,因為他們只專注藍色的物體,沒有專注其它顏色的物體。

  2、很多人小時候玩過這樣一個遊戲:你先不停的說“月亮”,別人問:“后羿射的是什麼?”你肯定會不假思索地說“月亮”。

  3、有一次,老師佈置了一個作業:用血壓計測樓高。你肯定會認為,這不可能測出來。有一個同學寫出了數十種方法,其中最簡單的是:敲開一樓房間的門,問裡面的人這樓有多高。

  4、有一個學者給他的學徒們講了一個故事:五金店裡面來了一個啞巴,他想買一個釘子。他對著服務員左手做拿釘子狀,右手做握錘狀,用右手錘左手。服務員給了他一把錘子。啞巴搖搖頭,用右手指左手。服務員給了他一枚釘子,啞巴很滿意,就離開了。這時五金店又來了一個盲人,他想買一把剪刀。這時,學者就問:這個盲人怎樣以最快捷的方式買到剪刀呢?一個學徒說,他只要用手作剪東西狀就可以了。其他學徒也紛紛表示贊成。學者笑著說,你們都錯了,盲人只要開口講一聲就行。學徒們一想,發現自己的確是錯了,因為他們都用慣性思維思考問題。


慣性思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