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病毒案例有哪些

  病毒都“做”些什麼事呢?你知道的又有哪些?下面由小編給你做出詳細的電腦病毒案例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電腦病毒案例一:

  羅伯特·莫瑞斯Robert T·Morris, Jr.是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學生,年僅23歲。1988年11月2日,他在自己的計算機上,用遠端命令將自己編寫的蠕蟲Worm 程式送進網際網路。

  他原本希望這個“無害”的蠕蟲程式可以慢慢地滲透到政府與研究機構的網路中,並且悄悄地呆在那裡,不為人知。然而,由於莫瑞斯在他的程式編制中犯了一個小錯誤,結果這個蠕蟲程式瘋狂地不斷複製自己,並向整個網際網路迅速蔓延。

  待到莫瑞斯發現情況不妙時,他已經無能為力了,他無法終止這個程序。據說,莫瑞斯曾請哈佛大學的一位朋友在Arpanet網上發了一條關於這個蠕蟲程式的警報,但由於Arpanet網路已超載,幾乎沒有什麼人注意到或接受到這條資訊。

  於是,小小的蠕蟲程式,在1988年11月2日至11月3日的一夜之間,襲擊了龐大的網際網路,其速度是驚人的。表15-1 可以大致反映蠕蟲侵襲的時間順序表中的時間為美國東部標準時間,Eastern Standard Time

  電腦病毒案例二:

  黑色星期五病毒:

  名稱的源自最初次病毒會在感染檔案中留下類似計時的程式碼,只要每個月13號是星期五病毒就會發作,由於其特性使其在當時沒發現其特徵之前得到大量複製,而且感染PC也沒有破壞性的標示。

  但是每月13號只要是星期五就會集體發作,發作時全部感染者會黑屏,由於其影響力大。後人變把這種病毒稱為黑色星期五。

  黑色星期五就是一種檔案型病毒,它是個早在1987年秋天就被發現的老牌PC機病毒,流傳最廣,變種很多,別名也多。除了它的多個變種之外,基於其發展出來的其他病毒也最多。

  檔案型病毒與其他病毒如引導區型病毒工作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在各種PC機病毒中,檔案型病毒所佔的數目最大,傳播廣,採用的技巧也多種多樣。

  電腦病毒案例三:

  windows下的PE病毒類Win32:用視覺化語言編寫,通常是VC++,由於使用高階語言編寫,通常不能直接破壞硬體,但是可以使用特殊函式來控制硬體使硬體無法正常工作。例如:Trojan.PSW.Lineage.lmy

  相關閱讀:

  電腦中了病毒症狀

  1.計算機系統執行速度減慢。

  2.計算機系統經常無故發生宕機。

  3.計算機系統中的檔案長度發生變化。

  4.計算機儲存的容量異常減少。

  5.系統引導速度減慢。

  6.丟失檔案或檔案損壞。

  7.計算機螢幕上出現異常顯示。

  8.計算機系統的蜂鳴器出現異常聲響。

  9.磁碟卷標發生變化。

  10.系統不識別硬碟。

  11.對儲存系統異常訪問。

  12.鍵盤輸入異常。

  13.檔案的日期、時間、屬性等發生變化。

  14.檔案無法正確讀取、複製或開啟。

  15.命令執行出現錯誤。

  16.虛假報警。

  17.換當前盤。有些病毒會將當前盤切換到C盤。

  18.時鐘倒轉。有些病毒會命名系統時間倒轉,逆向計時。

  19.WINDOWS作業系統無故頻繁出現錯誤。

  20.系統異常重新啟動。

  21.一些外部裝置工作異常。

  22.異常要求使用者輸入密碼。

  23.WORD或EXCEL提示執行“巨集”。

  24.使不應駐留記憶體的程式駐留記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