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度過創業初期

  企業的管理框架和制度是企業管理的基石,對於創業初期的企業來說,這也是未來邁向成功的第一步。然而創業企業初期最容易忽視這些基本準備,特別是在財務管理方面。那麼?

  Scott D. Anthony是《創業第一步:優秀創意落地指導手冊》***The First Mile: A Launch Manual for Getting Great Ideas Into the Market***一書的作者。如果你去問他對於初創公司來說什麼時候最難熬,他會告訴你是創業初期那段激情洋溢、信心十足的時光,是你看著一個新創意從抽象的概念轉為實實在在的產品並投入市場的時候。

  這個答案看似無稽之談,但身為戰略與創新諮詢公司Innosight駐新加波辦事處的管理合夥人之一,Anthony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他在書中記錄了很多來自初創公司和全球巨頭的極為珍貴的經驗教訓,並對其作了深刻的剖析。本期他將針對創業者容易遇到又不易覺察的“陷阱”為我們進行講解。

  Q:為什麼說創業初期最難熬?

  A:基於我的調查,創業者在將商業企劃案落地時,失敗的可能性非常大。我之所以寫了這樣一本書,是因為市面上有很多書講的都是如何建立可交付使用且可規模化發展的商業模式,但卻沒有幾本書講過創業啟動初期應該怎麼做。

  Q:創業者最常遇到的難題是什麼?

  A:其中一種極端情況是患有“分析癱瘓症”。這種型別的創業者會讓一切都停留在想象中,鮮少採取實際行動。他們希望能將企劃案做得十全十美,並且在邁出創業第一步之前就將所有風險扼殺於襁褓之中。與之相對的另一種極端症狀則是“有勇無謀”,即不作任何調查就殺入市場,被動地等待市場的反饋。這種做法很可能會導致你在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後才發現原來市場已經飽和了。

  Q:很多初創公司明明已經得到了風投的支援,卻還是沒能達成階段性財政目標,原因是什麼?

  A:從創業者的角度來說,他們在做的是一件充滿不確定性的事。而之所以很多人都觸控不到他們期望中的那個數字,是因為那個數字只是他們臆想出來的,沒有實際依據。創業者要搞清自己的目標是否合理,並根據瞭解到的情況予以修正。很多創業者都會犯同樣的錯誤,認為自己的計劃沒有什麼可修改的。但事實往往並非如此。

  Q: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您認為“完美的設想”會擾亂市場甚至改變世界?

  A:當人們以為自己正在做的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創舉時,無疑會興奮得兩眼放光。但通常情況下,這種“前所未有”都是有原因的。也許是因為競爭對手過於強大,也許是因為現有技術水平還達hr369不到要求,也許是因為政策不支援或者顧客需求較低。

  問問你自己:為什麼那些優秀的企業家沒有涉入這個領域呢?你要找到並接受這個問題的答案。

  Q:如果計劃實施不順利該怎麼辦?

  A:找別人談談,最好是從事其他領域工作的人。我們很容易陶醉於自己的設想之中,而一位可信的顧問能夠幫助你批判性地思考問題。同時,不管你覺得自己的主意有多好,都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審視自己的方案。這是能促使你成為一名合格的創業者的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