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與健身氣功傳播及推廣現狀的比較

  翻開中華文化史,在傳統文化和養生實踐的共同催化下,產生了具有養生健身作用的氣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載有“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健身理論。中醫認為,氣功能排毒元氣,調節陰陽,扶正祛邪。氣功是個大家族,健身氣功是這個大家族中重要的一支,它是以自身形體活動、呼吸吐納、心理調節為主要運動形式的民族傳統體育專案。而近些年來,我國的健身氣功卻面臨著“邊緣體育”的尷尬境地,這項具有“國粹”象徵的傳統體育文化逐漸被大家遺忘,悠久的歷史傳承嚴重受阻。

  而反觀印度瑜伽運動,同樣是作為東方典型的傳統體育文化專案,它以自身獨特的魅力已成為當今西方體育文化主流中的一枝獨秀風靡全球,成功走向世界。近幾年來,瑜伽會館在我們國家遍地開花,練習瑜伽的追崇者更是比比皆是,瑜伽已成為都市生活中的時尚話題。它的傳播不僅是波及社會,還逐漸深入我國的教育系統之中,尤其是在高等院校中,瑜伽已普遍成為公共體育課的熱門選項課程,越來越多的體育院校為了使培養的體育教育者適應市場需求,為學生開設了專業瑜伽課程。再回首那幾乎被自己國人遺忘的傳統文化健身氣功,我們能做的僅僅是冷眼旁觀嗎?因此,本文研究希望通過瑜伽功與健身氣功的多方面比較,探析健身氣功在傳播推廣各方面的問題所在,結合瑜伽功能夠成功發展的可鑑之處,旨在探尋出更好地將祖國的健身氣功傳播及推廣,弘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有效之路。



 

  瑜伽的梵文譯音為“yoga”是發源於印度的古老健身養生運動。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印度河文明中,就有瑜伽的實踐。它是宗教與哲學的交融,意圖通過身體操作、呼吸配合、身心調和以及心理意念的導引,達到肉體與靈魂的結合統一。

  氣功是我國養生文化的瑰寶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一種以呼吸吐納、身體活動和意識調整為手段,以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為目的的民族傳統體育 專案。早在古代被稱為“吐納、導引、行氣、服氣、煉丹、修道、坐禪”等,是以中醫理論為核心的調神的實踐活動,氣功的形式多樣,種類繁多。國家為了努力弘揚祖國的傳統體育文化,大力傳播和推廣氣功養生健身,在國家健身氣功管理中心領導下,2002年整理創編了《健身氣功•易筋經、五禽戲、八段錦、六字訣》四套新功法,目的希望使健身氣功融入全民健身的運動專案之中。

  一、健身養生功效

  瑜伽功姿勢易於掌握,通過體位法、呼吸法、放鬆法來完成一些拉伸扭曲動作,練習時需要肌肉放鬆,肢體舒展達到刺激腺體、按摩內臟、鬆弛神經、舒展肌肉,鍛鍊機理是通過肌肉拉伸促進血液迴圈,對人的腦部腺體、脊柱以及內臟器官改善具有積極作用,從而使人體的神經系統、心肺系統、免疫系統都得到很好的改善。人們通過實踐研究,瑜伽對美容、塑身、減肥、輔助疾病治療都有很好的功效。健身氣功具有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的功效。它通過身體軀幹全方位運動,特別是擰轉、側曲、前俯後仰的各個部位拉伸促進血液迴圈及微迴圈的流暢,同時又順接著連綿不斷的動作與呼吸吐納的配合,使人伸筋拔骨、舒展全身,對人體的頸椎、腰椎、胸椎都具十分有效的保健功能,練習後使人神清氣爽,以達疏通經絡、暢通氣血的強身健體效果,對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都具有保養作用。

  瑜伽功對精神和心靈的調節是在優雅的音樂下,通過靜坐、冥想實現的。其許多動作姿勢的維持使人精神堅強,能忍受痛苦和不幸,決定心和集中力得到發展,實現人們強身健體的願望,更重要的是練習時要求習練者心除雜念,保持內心平和,以緩解壓力、調節心境、消除精神緊張、穩定情緒、使心靈獲得平靜。在人的性情方面,瑜伽的傳授過程要求習練者抵制人性中憤怒、狂亂、貪慾、迷戀、惡意、嫉妒這些惡習,抵制各種惡意的誘惑和排除不良因素的刺激。[4]在生活態度上,瑜伽倡導健康飲食,指引人們崇尚多吃水果、蔬菜、豆製品的飲食習慣。因此,瑜伽不僅對調心養性有積極作用,而且對女性減肥或維持身材的效果極佳。

  健身氣功的健心功效主要體現在“守靜”,心引導體,體為心用,心體結合,健康和諧生活才是習練健身氣功的目的所在。習練中講究動作、呼吸、心境的平和。外求“天人合一”,內求自足、自洽,將守靜、體悟、內省、和諧、精神放鬆、意識平靜等作為修行第一要求,以便保持良好心態,對自己實行合理的心理控制和行為控制。在習練時要求行功練氣,虛靜求心,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人的思想、精神、心理狀態為修煉基礎,將心理狀態與功法動作、養氣合神統一起來,在意識的調控下,使動作、意識、呼吸協調一致,使丹田“內氣”隨之運使,通過內外協同做到鬆靜自然,形氣神三者的和諧統一,從而達到“形神兼備,身心合一”的狀態,起到調整心態平衡和健心的功效。對如今大多處於快節奏、強競爭生活狀態下的人們來說,習練健身氣功對調節浮躁不安、繁雜混亂的疲勞心理具有十分明顯的效果。

  二、傳播及推廣現狀比較

  瑜伽傳授者大多具備優雅的身姿體態,柔軟優美的姿勢吸引廣大的青年女性,調查顯示年齡在20-30歲的女性居多。由於瑜伽習練者不斷增多,人們的需求不斷擴大,古老傳統瑜伽被不斷改進與創新,有熱瑜伽、瘦身瑜伽、力量瑜伽、形體瑜伽、孕婦瑜伽、親子瑜伽、雙人瑜伽等以適合不同習練人群的需求,尤其是受到都市白領和高階層知識青年的喜愛。

  健身氣功的動作大方舒展、流暢緩慢,但習練者大多為男性,並且年齡一般在50-60歲的人居多,一般被退休後的中老年人選擇,處於偏老齡化的狀態。但由於中老年在社會階層中屬於弱勢群體,無論是從社會地位還是知識層面上說都處於弱勢,他們對社會的輻射力小,因此對健身氣功的推廣與普及較為不利。而有研究顯示90.1%的健身氣功專家和管理人員認為可以嘗試在中老年人以外的其他人群中普及推廣。

  瑜伽運動在全球的風靡少不了各類組織作為其傳播的中介。近些年,各地專門性的瑜伽會館不斷增多,而且在鍛鍊人群的集中地大大小小的健身俱樂部和健身會所中,這些中介機構都是推廣瑜伽運動的場所。瑜伽的推廣不僅波及社會,並且逐步走入教育系統中,在學校體育尤其是高校中,瑜伽也作為熱門選項課程。

  當前健身氣功的推廣形式主要是利用站點來傳播。其組織主體有中國健身會、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省市健身氣功管理中心、各練習輔導站點。其推廣較為單一地依靠國家的投入力量組織傳播,而沒有抓住市場這個重要因素進行社會推廣,顯得人氣不足。在健身會所和俱樂部中很難看到健身氣功專案的傳播,尤其在教育系統中,開設健身氣功課程的學校也更是寥寥無幾,無法形成氣候。

  瑜伽功在教學傳授過程中不僅重視肢體動作的傳授,同時還注重理念和思想的引導。瑜伽習練過程將身心健康的價值觀,積極樂觀的生活理念都融入其中。不斷導引人們釋放煩躁與焦慮的心靈,從而獲得平和舒適的心境。瑜伽倡導均衡健康的飲食觀,認為“飲食同藥物”,推崇平衡攝入五穀雜糧和新鮮的水果蔬菜,認為素食是追求健康、美麗、長壽的關鍵所在。

  與瑜伽潮流優雅的姿態動作相比,健身氣功的肢體動作顯得古樸陳舊。大氣沉穩的動作特徵更多是吸引著男性愛好者,沒有抓住女性對姿態美的追求與渴望,因此在女性市場上無法發揮其力。在傳播的過程中,傳授者更多是講究動作和技術的講解,而沒有結合健康生活價值觀、合理膳食等健康理念。而健身氣功以中醫理論為根基,完全可以宣揚中醫中推崇的食療食補觀念,指引人們在鍛鍊的同時要結合健康飲食,從而使健身效果達到最佳。

  三、瑜伽與健身氣功宣傳途徑現狀比較

宣傳途徑

瑜伽

健身氣功

網路

網站建立完善,數量多,培訓教學資訊齊全

專門性網站缺少,數量有限

廣告

媒體廣告、網路廣告多,利用明星效應

較少

服飾

種類多,款式潮流

無專門服飾(武術服代用)

器材

瑜伽手套、髮帶、墊子等

音樂

種類多,形式多樣

配套口令音樂

書籍

種類繁多,更新快,檔次高

較有限

光碟

種類繁多,更新快

較有限、很少更新

  從表中顯示:瑜伽功的傳播途徑是多樣的,除了利用最直接的指導培訓外,充分利用影視、媒體、網路等手段實施廣泛宣傳,尤其突出明星效應吸引大眾,如好萊塢巨星麥當娜瘋狂到一天練習八小時;拉丁帥哥瑞奇馬丁說:“每天打坐冥想、練瑜伽,是保持心平氣和的一大法門”;美寶蓮產品代言多年的克里斯蒂是模特圈的常青樹,她正是依靠瑜伽維持最佳身材;大陸影視明星李冰冰和鍾麗緹兩位女星都很愛瑜伽運動,在拍戲之餘都會利用瑜伽運動修養身心,調整工作狀態保持最好的心態。現今瑜伽教學的書籍和光碟也種類繁多,書籍的製作檔次不斷提高,推出多冊 彩圖書籍供人們學習參考,提升瑜伽文化的內涵,還通過瑜伽服飾、音樂等來傳播,瑜伽服飾款式越來越潮流,種類繁多,音樂的形式多樣,優美且時尚。

  而健身氣功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在各個站點的輔導員進行教學傳授,氣功文化的傳遞也僅限於健身氣功套路的習練上,匱乏統一專門的服飾要求,較多表演服飾也只是用武術、太極服飾來代替,健身氣功也很少運用廣告傳媒來擴大其市場化的影響,因而難以使健身氣功的文化內涵多元化的傳播。

  綜上所述,通過瑜伽功和健身氣功多方面的比較,可清晰地觀察到健身氣功推廣傳播現狀存在著一系列的不足之處與問題。因此,面對現狀,展開對健身氣功推廣與傳播的對策研究,促進其發展已成為當前迫切的一項任務。

  四、如何打破被“冷落”的局面

  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為許多行業帶來巨大發展機遇,有關瑜伽文化和教學培訓資訊的網站無以數計,在百度的搜尋中有關“瑜伽”的詞條有100,000,000,而有關“健身氣功”的詞條只有1,220,000,這就是差距!祖國傳統文化健身氣功同樣可以嘗試利用廣告作為有效的宣傳手段,不僅僅是利用電視傳媒進行健身氣功教學,也可以利用人們心目中的“明星效應”,拍攝製作明星廣告進行宣傳,同時加大網路廣告的力度,加強健身氣功相關網站的建設,使更多人知道健身氣功。

  當今,健身氣功的傳播物件老齡化趨勢嚴重,而文化的宣傳和繼承更應該面向青年。青年是歷史承前啟後的橋樑,是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著名的德國哲人說過“誰贏得了青年,誰贏得了未來”。所以要使健身氣功有效推廣就必須面對血氣方剛的青年們,激勵他們去參與。在傳播和推廣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學校作為中介,通過學校體育選擇健身氣功作為體育教學內容,可先從高校本科生、研究生中進行試點普及,逐步在學校體育中全面推廣。同時,在面向社會精英階層中的白領等高收入人群時,可以選擇健身會所和俱樂部中的開班指導形式進行傳播,而不僅侷限於在街道社群氣功站點輔導,只有這樣才能逐漸使我們的健身氣功專案朝著年輕化發展,改變“老齡化”的趨勢。

  健身氣功在傳授過程中不能僅限於技術動作的教學,可以借鑑瑜伽的傳播內容,將健康合理的膳食觀、對生活處事保持平和的心態觀等融入教學過程中。當人們選擇一項運動專案後,必定有了解其文化內涵的渴望,只有真正掌握了健身氣功的文化底蘊和健身養生作用的本質才能對它有越來越濃厚的興趣。因此,對於健身氣功的研究者和傳授者來說需要探索一套合理有效的教授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動作講解技術的健身功效,從美學上解釋氣功動作的內蘊,並向人們傳授一些中醫理論中結合飲食的祛病養生之道。

  當前習練健身氣功所採用的音樂絕大多數都為口令式,四套健身功法的音樂都是以口令提示結合背景音樂,給人在聽覺上較為枯燥乏味而無渲染力。而瑜伽的音樂特點是抒情、自然、休閒,曲調十分優美,能讓人身臨其境。我們可以創編一些與健身氣功動作特徵相符的優美歌曲,也可以嘗試改編甚至直接利用一些現有的當代流行音樂,如放慢旋律、改變節奏等方式將樂曲用於健身氣功的習練之中,使具有傳統特色的氣功文化順應時代潮流,以被更多年輕人所接受。

  另外,練習健身氣功對環境的要求就是“靜”,以外靜更好地引入內在的心靜。而現今練習健身氣功的地點一般選擇在公園、廣場、社群空地這些室外場所,而這些場所的環境嘈雜而又喧鬧,並易受到天氣變化影響練習。因此,我們可以嘗試建立專門性的健身氣功習練會館,或是在健身會所中心的室內場所開展,這樣既可保證固定安靜的場地條件,習練者也不必擔心惡劣的天氣變化而影響到學練環境。

  根據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女性佔我國人口的48.37%,其中在消費活動中有較大影響的中青年女性,即20-50歲這一年齡段的女性,約佔人口總數的21.3%。女性消費群體不僅數量大,而且在消費市場中佔據著特殊重要的地位,女性對消費市場的影響正日益凸顯。瑜伽市場的繁榮正是抓住了女性消費特徵,使其相關副產業服裝、器材、教育培訓等迅速發展,同時又促進瑜伽文化傳播。我們的健身氣功同樣可以抓住女性的愛美心理。首先,在服飾方面設計當代女性趨於喜愛的樣式,宣揚文化內涵的同時融於現代化風貌之中。其次,針對經濟寬裕的白領和精英階層創辦環境優雅、指導專業、服務全面的專門性授課。再次,出版發行高質量的健身氣功教學光碟、書籍。我們需要從多方面多層次去開啟健身氣功的商業市場,利用市場的傳播作用去宣傳和發揚我們的傳統體育文化。

  通過瑜伽功和健身氣功在推廣和傳播現狀的比較,不難看出雖然他們都屬於傳統的東方體育文化,都具有有效的健體養生的保健功能,但是健身氣功推廣與傳播現狀遠不如瑜伽功發展的那樣繁榮。經過分析主要原因在於:健身氣功的傳播僅僅依靠國家組織和力量,宣傳手段單一,沒有有效地利用市場運轉的功效;傳播的內容沒有結合思想理念的融入;缺少適宜的場地環境;沒有抓住現代潮流發展趨勢等問題。我們可以借鑑瑜伽功推廣的有效策略,結合健身氣功的豐富文化底蘊和保健功能,充分發揮其自身特徵和優勢,探索一條使健身氣功能得以廣泛普及推廣的有效之路,使我們的民族傳統體育專案——健身氣功更好地普及全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