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人的文章欣賞

  在小學作文中,很多學生不會抓住人物的特點,敘述籠統,人物故事平庸,從而導致千人一面。那麼,怎樣才能寫好寫人的文章?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野孩子

  我曾經是一個野孩子。

  那是我記憶裡最快樂的時光。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童年裡如果沒有些許關於農村的記憶,那將是十分遺憾的。

  我並非生長在農村,也從來沒有體驗過真正的農村生活,但是,在我所出生的那個小城的四周有著供野孩子玩耍的山野,還有著農民的田地以及潺潺的小溪。我曾經回到過那裡,也曾聆聽過夏夜裡池塘的蛙鳴,體驗過捲起褲腿在小河裡捉魚的樂趣,就這樣馬馬虎虎也算當過一回野孩子。

  小村的西南是一片廣闊的田野,那裡有一片池塘,池塘不大,在夏天卻是異常熱鬧。滿滿載載盛開的是清麗的荷花,圓盤一樣擠擠挨挨的是會滾珠的荷葉,飄浮在水面上的是無根的浮萍,抖著尾巴四處遊動的是可愛的蝌蚪,有著永遠數不清的腳的水蟲在上串下跳,偶爾蹦出一兩隻青蛙,鼓著圓圓的雙眼,呱呱亂叫。這是一群可愛的生物,是一個自由自在的生物群落。

  而我和這個可愛的生物群落的緣分便是隔三插五地採一朵荷花帶回去插上或是捉一隻青蛙養在瓶子裡,直到有一天為了捕捉一直極端可愛的青蛙而一腳踏進池塘大喊救命,我才懂得對這個生物群落遠觀勝於褻玩也。

  故鄉的山沒有一座不被密密匝匝的樹林覆蓋。在那些只知道瘋玩的日子裡,我常常在大雨過後和院裡的丫頭一起,為了採蘑菇這個簡單的目標而出城十里,爬上那些不高但是很深的山。

  雨後的山林溼潤而且清爽,四處散發泥土的芳香。就在那些狹窄而彎曲的小路邊,或是在一棵棵大樹的腳下,成片成片的蘑菇從雨後鬆軟的泥土中鑽了出來,撐開美麗的小傘,嘰嘰喳喳,鬧鬧哄哄等著野丫頭去採。

  蘑菇的種類有好多,但是直到現在我還是鬧不清,只知道那些看起來越是豔麗的越有可能是毒蘑菇。所以我從來只採極難看極難看的,對於那些好看得令人直流口水,恨不得立即採了放在嘴裡的漂亮蘑菇,我往往是左顧右看半天,看夠了賞足了,再一腳踏上去。現在想想甚是後悔,毒花再毒也是花,可以供人玩賞的,不該無緣無故摧殘了她。

  美麗的往事猶如一杯清茶,越是細細品味越能品出其中甘美。在有陽光的日子裡,如果你躺在開滿狗尾巴草的山坡,風在你耳畔低吟,睜開眼,白雲悠悠,你會發現有什麼東西在你的心間緩緩流淌。這時你就會想起那些往事,那些如清茶般沁人心脾的往事。

  他們在等你舒展……

  :父親

  那片黃土地

  永遠的忘不了那一刻,父親剛做完手術,病床上的他,氣息微微,臉色蒼白,還在昏沉中的他,短短的老了很多,臉上飾不去的滄桑,我跪在床頭,在我握住他的雙手,結滿了老繭的雙手的那瞬間,我再也控制不住我的眼淚,從心底最軟弱的地方,從心靈最孩童的地方流出來,一滴一滴的滴在他的手上,姐姐哭了,在場的親人都哭了,短短的幾天時間,我是看著他一天一天的消瘦下去,以前結實的肌肉萎縮了,臉上骨架越來越明顯,多少的青春年華,多少的英俊氣郎,在塵世的光陰中一點一點的失去,身體已不是以前揹我那份健朗,笑容亦不是當年的那般年輕,姐姐他們把我拉走了,怕我的哭聲驚擾昏迷中的父親,我對著窗外,看著烈日炎炎的太陽,沉思了很久。

  就在我畢業那年,由於長時間沒有在火車上休息,所以回到姐姐家之後,睡了足足一日,第二天,我實在睡不住,因為睡得時間長了,全身上下都會疼痛,太難受。我才明白,什麼是煎熬,父親在床上一動不動的那幾個月是怎麼過來的,其中的感受只有他自己明白,做我們兒女的又能體會多少?

  父親是個孤兒,年幼的他失去了母親,我沒有從父親那裡得到過有關他小時候的生活,是我母親給我說的,我奶奶,也就是我父親的媽媽離開他的時候他還在襁褓之中,是爺爺把他們兄弟拉大的,父親當過兵,家裡有他當兵時候的照片,那時年輕一個英俊的小夥子,腰間帶一支槍,好不威風。早年的他喜歡喝酒,由於酒量好,很多人叫他“謝一缸”那時候我哥還會驕傲說“我是謝一缸的孩子”可是現在父親不怎麼喝酒了,好幾次我都看見他喝醉了一個人流淚,他心裡難受。

  每個人追求生活,總有他追求的理由,在那邊荒涼的黃土地上,一片籬笆,一片天,我們兒女就是他生活的理由,他為我們子女做的太多了,想的太多了,可我們當兒女的又能分擔多少?

  清楚的記得,在我小的時候,一次我手腕脫臼了,由於家在農村,當時沒有便利的交通,是父親,一個人把我背出來大山,坎坎坷坷的路,高高低低的溝,那時候父親的身體多麼健朗,在父親的背上做孩兒的欠的太多了。

  現在的我們都大了,可是父母親卻老了。想想這幾年,常年的在外讀書,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每當快放假的時候,父親就會時時打電話,叫我回家,他怕我放假之後不回家,現在工作了,雖然相比上學,離家是近了很多,可回家的機會比以前更少,而且待在家裡的時間更是少的可憐,前天父親打電話過來,說家裡房子都蓋好了,讓我有時間上來,這麼長時間沒有見我的身影,太想念……說著說著他就哭了,哭得那麼思念,哭得那麼慈祥……一心的思念,我們當兒女的又能理解多少?

  人生是一隻轉換的筆,人生也是一本加厚的書,在父親的筆下,我認識的太少太少,在父親的書裡,我讀懂的太淺太淺,就一片簡簡單單的黃土地,夠我孩兒一生的體會,何況,您種下的那片麥田……

  我所寫的也不過是父親生活中的一偶,父親的故事滲透在生活的角角落落。

  願祝天下父母親健健康康,願我們當子女的常回家看看,多聽聽父母親的心聲。

  :老師

  老師,一個耳熟能詳的詞,一個無處不在的職業,無論是在偏遠的農村或是在人們嚮往的城市,隨處可見老師的身影。然而,在人類歷史上人們也是用很多詞來詮釋它。我卻覺得對於它,沒有什麼比神聖來更好的形容。在世界震驚的5。12地震中,有二位老師如雄鷹展翅般的護住了自己的學生而自己卻永遠的離開了充滿陽光的土地,他們就是——張米亞老師和譚千秋老師。

  譚千秋老師,他用他的生命書寫了人民教師奮不顧身的感人事蹟,5月13日23時50分,救護車的鳴笛聲響徹漢旺鎮。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員看到:譚老師趴在課桌上,弓下的身軀,展開的雙手,擺出守護的姿勢。他的後腦被砸得深深的凹了下去。在他的身軀下,救援人員救出了4個學生。四個學生在他的保護傘下獲救了,譚老師卻為了救孩子的生命壯烈的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要不是他把孩子們藏在課桌底下,用自己的身體擋在了課桌上面,在上面護著4個學生,估計一個也活不了。這是被譚老師救出來的的學生的告訴媒體的事蹟。譚老師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人類靈魂工程師這個職業的高尚;生死關頭用犧牲自我,挽救別人生命的偉大壯舉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

  “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這是張米亞老師生前最喜歡唱的歌,而當地震來臨,死亡降臨,他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

  當汶川縣映秀鎮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小學教學樓一角時,他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29歲的張米亞老師跪匍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兩個孩子還活著,而雄鷹已經不在了。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張老師的手臂鋸掉,才把孩子救出。在這場大地震中,張老師一家三口全部遇難,他的妻子同是映秀鎮小學的老師鄧霞和他們不滿三歲的兒子被垮塌的廢墟深埋。

  “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

  然而經歷了這種災難被救出來的孩子,一定要堅強的面對任何困難,成為祖國的棟樑和國家的主人。因為你們的老師如雄鷹展翅一樣,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你們的生命。折斷自己的翅膀送給你們飛翔。就算是為了救自己的老師,也要好好的活下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救你們的老師的恩情。然而現在,在這重新燃起希望的日子裡,敬愛的老師,請接受吧,接受我們莊嚴的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