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財政政策的工具及其作用

  財政政策工具也稱財政政策手段,是指國家為實現一定財政政策目標而採取的各種財政手段和措施,那麼,財政政策的工具及其作用有哪些?小編為您分享。

  

  財政政策工具的內容

  ***1***財政收入***主要是稅收***

  稅收是國家憑藉政治權力參與社會產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無償性、強制性、固定性、權威性等特點。稅收促進財政目標實現的方式即是靈活運用各種稅制要素。1***適當設定稅種和稅目,形成合理的稅收體系,從而確定稅收調節的範圍和層次,使各種稅種相互配合。2***確定稅率,明確稅收調節的數量界限,這是稅收作為政策手段發揮導向作用的核心。3***規定必要的稅收減免和加成。

  因此,稅收可以通過調整稅率和增減稅種來調節產業結構,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可以通過累進的個人所得稅、財產稅等來調節個人收入和財富,實現公平分配。

  ***2***財政支出

  財政支出是政府為滿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稱經常專案支出***。它包括購買性和轉移性支出,這兩類支出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有不同之處。

  購買性支出從最終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國防支出、文教科衛等財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會公益性事業的開支,政府的投資能力和投資方向對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轉移性支出是政府進行巨集觀調控和管理,特別是調節社會總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社會保障支出和財政補貼在現代社會裡發揮著“安全閥”和“潤滑劑”的作用,在經濟蕭條失業增加時,政府增加社會保障支出和財政補貼,增加社會購買力,有助於恢復供求平衡;反之,則減少相應這兩種支出,以免需求過旺。

  ***3***國債

  國債是國家按照信用有償的原則籌集財政資金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實現巨集觀調控和財政政策的一個重要手段。國債對經濟的調節作用主要體現在三種效應上:

  一是排擠效應。即通過國債的發行,使民間部門的投資或消費資金減少,從而起到調節消費和投資的作用。

  二是貨幣效應。這是指國債發行所引起的貨幣供求變動。它一方面可能使“潛在貨幣”變為現實流通貨幣,另一方面可能將存於民間的貨幣轉移到政府或由中央銀行購買國債而增加貨幣的投放。

  三是利率效應。這是指通過國債利率水平的調整以及對資本市場的供求變化來影響市場利率水平,從而對經濟產生擴張或緊縮效應。

  在現代信用條件下,國債的市場操作是溝通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主要載體,同時也是它們的藕合點。因此,國債作為財政政策工具實施時,除了與其它財政政策手段協調外,還特別要與貨幣政策相協調。

  ***4***政府投資

  政府投資是指財政用於資本專案的建設性支出,它最終將形成各種型別的固定資產。政府的投資專案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壟斷特徵、外部效應大、產業關聯度高,具有示範和誘導作用的基礎性產業、公共設施,以及新興的高科技主導產業。這種投資是經濟增長的推動力,而且具有乘數作用。所謂投資的乘數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資所引起的收入增長的倍數。

  財政政策的作用

  財政政策作用的結果,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對於政策是高效還是低效,一般可用政策成本與政策效益的對比分析來進行評價。

  財政政策效應的含義:

  1.財政政策對社會經濟活動產生的有效作用

  2.在財政政策的有效作用下,社會經濟作出的反應

  中國財政政策的手段

  中國財政政策的基本手段有:

  ①國家預算。主要通過預算收支規模及平衡狀態的確定、收支結構的安排和調整來實現財政政策目標。

  ②稅收。主要通過稅種、稅率來確定和保證國家財政收入,調節社會經濟的分配關係,以滿足國家履行政治經濟職能的財力需要,促進經濟穩定協調發展和社會的公平分配。

  ③財政投資。通過國家預算撥款和引導預算外資金的流向、流量,以實現鞏固和壯大社會主義經濟基礎,調節產業結構的目的。

  ④財政補貼。它是國家根據經濟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和一定時期的政策需要,通過財政轉移的形式直接或間接地對農民、企業、職工和城鎮居民實行財政補助,以達到經濟穩定協調發展和社會安定的目的。

  ⑤財政信用。是國家按照有償原則,籌集和使用財政資金的一種再分配手段包括在國內發行公債和專項債券,在國外發行政府債券,向外國政府或國際金融組織借款,以及對預算內資金實行週轉有償使用等形式。

  ⑥財政立法和執法。是國家通過立法形式對財政政策予以法律認定,並對各種違反財政法規的行為***如違反稅法的偷稅抗稅行為等***,訴諸司法機關按照法律條文的規定予以審理和制裁,以保證財政政策目標的實現。

  ⑦財政監察。是實現財政政策目標的重要行政手段。即國家通過財政部門對國營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團體及其工作人員執行財政政策和財政紀律的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差異

  1、制定政策的主體有差別。

  財政政策主體是政府,貨幣政策主體是一國貨幣當局***一般為中央銀行***。

  2、政策目標有區別。

  雖然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和國際收支平衡等都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巨集觀經濟目標,但各有側重。貨幣政策側重於貨幣穩定,而財政政策多側重於其他更廣泛的目標。在供給與需求結構的調整中,財政政策起著貨幣政策所不能取代的作用,調節產業結構、促進國民經濟結構的合理化。在調節收入分配公平方面,貨幣政策也往往顯得無能為力,只能通過稅收、轉移支付等財政政策手段來解決。

  3、政策手段有區別。

  財政政策主要手段是稅收、政府公共支出、政府轉移支出;貨幣政策主要手段是公開市場業務、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貼現率、信用控制等。它們在其特性、運作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異。

  4、政策時滯不同。

  政策時滯是指從發生問題、認識到需要採取政策行動到政策產生效果為止所需要的時間。任何政策都存在著時滯問題,時滯越短,政策當局越能夠對有關情況做出及時反應,政策越能及時發揮作用。按照不同階段政策時滯可劃分為內部時滯和外部時滯。

  內部時滯是從發生問題到政策當局意識到應該採取措施,到政策制定並開始執行所需要的時間。一般來說,貨幣政策的內部時滯較短。而要變更財政政策手段如公共支出、稅收等則需要通過冗長的立法程式。

  外部時滯是指從政策開始執行到政策對目標發揮作用之間需要的時間。相對來說,財政政策的外部時滯較短,而貨幣政策則是通過貨幣供給量、利率來間接地影響微觀組織的經濟活動。

  5、對利率的影響不同。

  6、對投資的影響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