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據統計在我國大約60%的足月兒,80%的早產兒在出生後第一週往往會有不同程度的黃疸,因其有較高的發病率,常常讓新手爸媽措手不及。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的文章,歡迎閱讀!

  

  生理性黃疸

  特徵:

  1、足月兒出生後2~3天出現黃疸,4~5天達到高峰,5~7天消退,但最遲不超過2周;

  2、早產兒黃疸多於生後3~5天出現,5~7天達高峰,7~9天消退,最遲延遲到3~4周;

  3、黃疸有一定限度,其顏色不會呈金黃色;

  4、黃疸主要分佈在面部及軀幹部,而小腿、前臂、手足心常無明顯的黃疸;

  5、寶寶體溫正常,食慾好,體重漸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病理性黃疸

  特徵:

  1、黃疸出現過早:足月兒在生後24小時以內,早產兒在48小時以內出現黃疸;

  2、黃疸程度較重:血清膽紅素超過同日齡正常兒平均值,或每日上升超過85.5μmol/L***5mg/dl***

  3、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或者黃疸消退後又出現;

  4、黃疸進展快,即在一天內會加深很多。

  提醒:如果寶寶是一般性的生理性黃疸,媽媽們不用擔心,黃疸很容易就褪掉的,但是如果是病理性黃疸,媽媽最好儘早帶寶寶去醫院治療,不要耽誤了寶寶的治療時間喲

  小兒黃疸 警惕黃疸加重,媽媽們需要注意了

  1.注意寶寶大便的顏色

  要注意寶寶大便的顏色,如果是肝臟膽道發生問題,大便會變白,但不是突然變白,而是愈來愈淡,如果再加上身體突然又黃起來,就必須帶給醫生看。

  2.注意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

  如果寶寶看起來愈來愈黃,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體溫不穩、嗜睡,容易尖聲哭鬧等等,這個時候就要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了。

  3.仔細觀察黃疸變化

  黃疸是從頭部開始黃,從腳開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黃,最晚退的,所以麻麻可以先從眼睛觀察起。如果不知道怎麼看,可以試著按壓身體任何部位,只要按壓的面板處呈現白色就沒有關係,是黃色就要注意了。

  小兒黃疸 應對寶寶黃疸,媽媽你可以這麼做

  1、給寶寶補充葡萄糖水

  新生兒出生後最好在兩餐***母乳或奶粉***之間補充葡萄糖水,或者直接和在奶粉裡面給寶寶喝,有助於預防和緩解黃疸發生,一般出生後的前幾天及時補充葡萄糖水會有很好的作用。

  2、儘早給寶寶餵養,儘早排胎便

  早期要儘早給新生兒餵養,讓胎便儘早的排出,最好是採用多次少量餵奶,因為胎便裡含有很多膽黃素,如果胎便不排出乾淨,膽黃素就會經過新生兒的特殊的肝腸迴圈,重新吸收到血液裡,使黃疸增多。一般新生兒的胎便在2-3天就排完了,這樣就能減輕黃疸的程度。

  3、給新生兒補充充足的水分

  多給寶寶喝水,多餵母乳,這樣便於寶寶排尿,排尿有利於膽黃素的排洩哦。

  4、給寶寶照照自然光

  寶寶出院回家之後,儘量不要讓家裡太暗,窗簾也不要拉得太嚴實,白天寶寶最好多接近窗戶旁邊的自然光,因為自然光裡任何波長都有,照光對黃疸會有些幫助,但是媽媽要注意不要讓太陽光直接照射寶寶嬌嫩的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