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養生及食療是什麼

  肝病大多由不同病因引起,這些病因大多都是與人們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那麼,呢?小編帶你去了解一下吧。

  肝病養生的方法

  1、休息:肝硬化處於代償期或無症狀時,可做輕工作,以不疲勞為度。在失代償期,以休息為主,可減少肝臟的負荷,使肝細胞有機會修復和再生。

  2、飲食治療:一般每日應攝取熱量2500kcal。宜高蛋白飲食,以促進肝細胞再生和恢復,特別是病人有腹水和低蛋白時。但病人肝昏迷時,蛋白攝入量應降低,甚至暫時不給蛋白質。應給予適量脂肪,過分限制脂肪會影響食慾,並且影響脂溶性維生素吸收。適當地食用糖,可在肝內轉變為肝糖原,促使肝細胞新生,增加肝細胞對毒素的抵抗力。

  3、“保肝”藥物:尚無一種藥物真正具有護肝作用。各種“保肝”藥物,在無可靠證據肯定其療效之前,必須慎用。因為幾乎所有藥物都需經肝臟代謝,過多地應用藥物反而增加肝的負擔。但肝有活動性炎症時,應使用甘力欣,利肝泰,肝泰樂等藥物。

  4、維生素:服用維生素A,B1,B2,B6,C,E等,補充肌體的需要。目前國內外均有多種維生素混合膠囊或丸劑供應。

  5、治療併發症:肝硬化一旦進入失代償期,出現腹水,食管靜脈曲張並破裂出血,脾大,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肝昏迷和功能性腎衰竭***肝腎綜合徵***等併發症,此期治療甚為棘手,甚至危及生命,往往需要住院搶救,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如能正確處理,仍可使病情逆轉,使病人能夠在較長時期內處於穩定狀態。

  適合肝病的食療方

  1、大蒜蒸西瓜

  做法:大蒜100~150克,西瓜1個。將西瓜洗淨,挖一個三角形洞,放入去皮大蒜,再以挖下的瓜皮蓋好,盛盤中,隔水蒸熟,趁熱飲汁。每日3次。有利水消腫、解毒功效。適用於肝硬變腹水以及急慢性腎炎水腫。

  2、泥鰍粉

  做法:活泥鰍2000克。先把活泥鰍放清水中養1天,使其排淨腸內廢物,次日再把它放乾燥箱內烘乾或焙乾研末裝瓶。每日3次,每次10克,溫開水送服。15克為一療程,最多不超過4個療程。溫中益氣,解毒。適用於肝炎。

  3、四花利溼湯

  木棉花15克,雞蛋花9克,蒼朮9克,厚朴花6克,茯苓30克,澤瀉9克, 蕪花9克,甘草6克。運脾利溼,理氣行水。主治水溼內阻型肝硬化。證見腹脹如鼓,按之堅滿,如囊裹水,納呆,脘悶,噁心嘔吐,小便短少,舌質淡紅,苔白,脈細緩。

  4、佛手花疏肝湯

  佛手花9克,素馨花9克,白芍30克,炙甘草6克,黨蔘30克,白朮10克, 茯苓15克。疏肝健脾,行氣止痛。證見神疲乏力,食慾減退,胸腹悶脹,兩脅脹痛,噯氣不舒,急躁易怒,時噁心嘔吐,舌質淡紅,苔白,脈弦。

  5、鯉魚陳皮湯

  做法:鯉魚1條,赤豆120克,陳皮6克,同煲爛。吃魚喝湯,每日2次。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功效。適用於肝硬變腹水和黃疸型肝炎。

  6、白背葉根田螺湯

  做法:白背葉根30克,雞骨草25克,香櫞10克,田螺50個,生薑9克。將田螺用清水靜養半天,以去泥沙,捶碎螺殼,取出螺肉。其餘用料洗淨***生薑拍爛***,備用。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1。5~2小時,加鹽調味,隨量飲用。適合肝區脹痛,食慾不佳,大便溏瀉,或有皖腹脹痛患者。

  7、玉米鬚蚌肉湯

  做法:玉米鬚50克,蚌肉120克。先將蚌肉放入瓦罐文火煮熟,再放玉米鬚一起煮爛。每次吃蚌肉30克,喝湯100毫升。急性黃疸期每日2次,黃疸消退後隔日1次。玉米鬚甘平,利膽利尿;蚌肉甘寒,清熱解毒,共奏清利溼熱、平肝退黃之功。

  8、山藥桂圓燉甲魚

  做法:山藥片30克桂圓肉20克 甲魚1只***約重500克***。先將甲魚宰殺,洗淨去內臟,連甲帶肉加適量水,與山藥片、桂圓肉清燉,至燉熟。滋陰潛陽,散結消,補陰虛,清血熱。適用於肝硬化、慢性肝炎、肝脾腫大。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