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三年級的手抄報內容資料

  開辦手抄報對小學生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實踐活動。從初步接觸到人人蔘與、實踐,辦手抄報,相互學習、評議,使知識、能力都得到提升。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有關於三年級的手抄報的圖片欣賞

  有關於三年級的手抄報圖片1

  有關於三年級的手抄報圖片2

  有關於三年級的手抄報圖片3

  有關於三年級的手抄報圖片4

  有關於三年級的手抄報圖片5

  有關於三年級的手抄報的內容:小故事大道理

  狐狸特別喜歡吃甘蔗,它企圖獨佔甘蔗田,自己吃獨食,不讓別的動物吃。為此,每當別的動物詢問甘蔗的滋味的時候,狐狸總是說,苦啊!苦啊!甘蔗很苦,苦得很,比黃連都苦!

  一天,動物們在甘蔗田頭聚會,老山羊不解地問狐狸:“你總說甘蔗苦,為什麼還要吃它呢?”

  “良藥苦口利於病!甘蔗雖然苦,但它可以清熱解毒利尿。”狐狸顛倒黑白,混淆是非,隨口就來,面不改色心不跳。

  “藥再好,也不能當飯吃,當水果用啊?我看你經常啃甘蔗?!”大黃狗狐疑地問。

  “慢性病就得慢慢治,堅持不懈地治,隨時隨地治。”狐狸繼續修正完善著自己的謊言,企圖欺騙所有動物。

  驢雖然聰明,但沒有狐狸狡猾,驢對狐狸的話永遠只相信一少半。驢說:“我最近跟你一樣,上火,發低燒,眼睛粘糊,還有尿結石症狀,給我一根甘蔗,讓我也治治病吧?”

  狐狸眼珠子三轉,腦筋急轉彎,裝作十分慷慨大方的樣子,送給驢一根黴變的毒甘蔗。驢咬一口毒甘蔗,連吐三口,連連叫苦,涕淚橫流。驢的窘態惹得不明真相的動物們哈哈大笑。

  驢的精明愚蠢成全了狐狸的邪惡奸詐。以後,狐狸總是以驢吃毒甘蔗的孤證為例,大講特講甘蔗之苦,欺騙了許多用耳朵看世界的動物。

  有關於三年級的手抄報的資料:寓言故事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國家各據一方,征戰不休,爭奪霸主的統治地位。其中,劉備管轄割據的地方稱為蜀。

  劉備依靠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一批能幹的文臣武將打下了江山,他死後將王位傳給了兒子劉禪。臨終前,劉備囑咐諸葛亮輔佐劉禪治理蜀國。劉禪是一位非常無能的君主,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將政事都交給諸葛亮去處理。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嘔心瀝血地使蜀國維持著與魏、吳鼎立的地位;諸葛亮去世後,由姜維輔佐劉禪,蜀國的國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一次,魏國大軍侵入蜀國,一路勢如破竹。姜維抵擋不住,終於失敗。劉禪驚慌不已,一點繼續戰鬥的信心和勇氣都沒有,為了保命,他赤著上身、反綁雙臂,叫人捧著玉璽,出宮投降,做了魏國的俘虜。同時跟他一塊兒做了俘虜的,還有一大批蜀國的臣子。

  投降以後,魏王把劉禪他們接到魏國的京都去居住,還是使他和以前一樣養尊處優,為了籠絡人心,還封他為安樂公。

  司馬昭雖然知道劉禪無能,但對他還是有點懷疑,怕他表面上裝成很順從,暗地裡存著東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試一試他。有一次,他請劉禪來喝酒,席間,叫人為劉禪表演蜀地樂舞。跟隨劉禪的蜀國人看了都觸景生情,難過得直掉眼淚。司馬昭看看劉禪,見他正咧著嘴看得高興,就故意問他:“你想不想故鄉呢?”劉禪隨口說:“這裡很快樂,我並不想念蜀國。”

  散席後,劉禪的近臣教他說:“下次司馬昭再這樣問,主公應該痛哭流涕地說:‘蜀地是我的家鄉,我沒有一天不想念那裡。’這樣也許會感動司馬昭,讓他放我們回去呀!”果然不久,司馬昭又問到這個問題,劉禪就裝著悲痛的樣子,照這話說了一遍,但又擠不出眼淚來,只好閉著眼睛。司馬昭忍住笑問他:“這話是人家教你的吧?”劉禪睜開眼睛,吃驚的說:“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麼知道的?”

  司馬昭明白劉禪確實是個胸無大志的人,就不再防備他了。

  劉禪身為一國之主,居然樂不思蜀,甚至連裝著想念故鄉都裝不出來,貪圖享樂而志向淪喪竟到了這種地步,實在可氣可嘆。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放棄自己的理想,而要嚴格要求自己,志存高遠,不懈地奮鬥。